在看书之余或练字之余,我总是容易生出岁月静好的感触。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光字面就已然让人生出幸福之感,而在重重红尘帐幔的围城之下,这种安稳和静好尤为难得。
每年的寒暑假,于我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休养生息时间,自由,安静而惬意。或在别人起起伏伏的人生里,读着他人的故事,感悟着自己的人生;或在别人智慧恣意的职业生涯里,敬佩着他人的激情和深刻,充实着自己的构想;或在别人优美俊雅的文字里,经历着他人的经历,开阔着自己的眼界。檀香悠悠的白烟缭绕在空气里,盈满一室。手中一杯淡茶,舌尖有茶叶沉淀后,与水融为一体的香甜,鼻尖有茶水在杯子里留下的芬芳,细细嗅来,无论窗外阳光怎样的灿烂或阴霾,我的世界却似乎只有安宁。居于陋室,心却可放之万里,这份自由,让我品出了岁月静好的味道。
练字本非出于特别的爱好,仅仅因为小儿心里的不平衡,不忍直视我下班以后的自由放纵为我安排的任务。一段时间练下来,我却深深地爱上了它。是的,每晚饭后,独坐于灯下,打开音乐,让古筝或长笛的音符漫舞于斗室,铺开一张宣纸,染上一管墨汁,让墨香盈室,在横撇竖捺,纵横交错之中,手渐渐沉稳起来,心也沉静起来。曾有那么一瞬,我,音乐,笔似乎合而为一,内心无欲无忧,那种宁和让人瞬间生出的愉悦快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叫做境界的东西,它是静心的产物,虽只偶尔拥有,可是值得追求。
拙守内心,岁月静好岁月流逝,带走太多的东西,那些年少轻狂,那些争夺追逐,似乎就慢慢遗失在了岁月的角落里,曾经我认为非此不可的东西,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曾经我很不以为然的东西,今天却开始慢慢占据我的生活。原来岁月真的能沉淀一个人的心,让你逐渐更能看清什么更适合你。红尘万丈,烦忧不断,其实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安宁,真正静的不过是我们的心。你不再角逐繁华,你就能安于平淡;你不再执著世俗的名利,少了患得患失,你就多了淡定。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大抵如是。
课堂上,我曾玩笑跟学生们说,你们能感受得出来,一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区别吗?他们愣住了。看到他们促狭的笑意,我立马堵住他们玩笑的路,可别说我瘦了或胖了哈。他们哈哈笑了,可是却真的说不出来。其实我想说的是,站在这里的这个人,身上会不会有一种更安静的力量?可是跟十五六岁的孩子谈这个,他们如何能懂?充其量,这只是我内心的追求而已。
年轻的时候,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争强好胜,在面对问题之时,难免顾及面子和声誉。时至今日,却发觉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当你静下心来单纯做一件事,只是享受过程,去体会做这件事的快乐,才能更快地靠近事情的本质。当眼里剔除了其他杂质,去关注的必然是人本身。
拙守内心,岁月静好一个人坐在眼前,处理问题的时候,遵章处理固然是没错的,毕竟条条框框谁也越不过去。可是现在我却更能去感知一个人的内在情感,此情此景,他是怎么来的?他有多艰难?我能给他什么?这是不是他需要的?能走进彼此的心里是幸运,无能为力的时候真诚道歉,诚意也能抹去隔阂,缩短距离。于是我真的能和那些年轻的心灵靠得更近、更紧。
忆及那天和一位友人相聚,不知不觉竟然畅谈五个多小时而不知疲倦,谈工作,谈教育理念,谈感动,谈生活感悟,我们许多方面很是相似。看着她当日辞职办教育,从无定所到今日学生盈门,她的起落,她的苦难我都看到,但更多的是教育之路上她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践行,她的学习之旅从未停止,因而修得一颗心越来越纯净,愿心越来越无私,她说她就想让孩子们更有能量,变得更好,她能为国家培养些人才。从她身上,我见识到了静的力量。一颗安静的灵魂,心无旁骛地走在探索和实践的路上,无畏艰难险阻,这样的灵魂会散发香气,吸引和惠及越来越多的人。
拙守内心,岁月静好想起《礼记·大学》里的几个句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它的意思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心安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有目标有方向的人才能内心镇静,镇静安宁才能衍生出一系列的智慧和收获。我特别喜欢这几句话,读到很多人静心的故事,也在慢慢摸索体会静的力量,当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我们真的能放下现实中的眼前利益,当我们将眼光放在惠及他人才是真正的价值体现上,我们的人生行囊会不会轻便很多?内心会不会安静很多?
拙守内心做自己,让灵魂在安宁中不断攀升更高的境界,是岁月于我们的期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