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明月可圆

作者: 张启明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16:13 被阅读0次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脍炙人口的句子出自宋朝的苏轼之手,整首词写出了词人在中秋佳节思念亲人的感情,引起了多少在团圆之夜却形单影只的人们的共鸣啊,大抵这也是其能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吧。

古往今来,描写中秋佳节的诗句不胜枚举,有些描绘了赏桂花、饮桂花酒和观潮等习俗,总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可这些诗句对我来说,除了感受到那唯美的意境或哀婉的心情,实在没有更多的感受和共鸣了。毕竟这些习俗和场景是我没有亲身体验过的。

作为一个广东人,从小到大我有所耳闻的中秋习俗就已经不计其数了。广东一带的中秋习俗可谓数不胜数,除了全国范围内最常见、最普遍的吃月饼和赏月等习俗外,还有追月、拜祖先和“树中秋”等特色的习俗和活动。但以上这些也只是存在于我的了解层面,要说真正体验过的中秋,还要回忆起我小时候的经历。

每到中秋,原本在平常夜里人影稀疏、漆黑一片的巷子总会变得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儿时的我总会期待中秋这类大团圆的节日,因为这些节日的到来就意味着同巷的哥哥姐姐会从新家赶回来和他们独守在此的奶奶团圆,我也就有机会在他们吃过团圆饭后与他们一起去放烟花。那种难以言说的兴奋会从中秋的前一晚一直持续到和他们说告别后。我想是机会难得的缘故吧,自从哥哥姐姐两人随他们的父母搬到新家后,我的生活里又少了几位无话不谈的玩伴。

一家人吃过晚饭,我会兴冲冲地跑到小巷的一户人家,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老奶奶:“阿姐回来了吗?”倘若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便会失望地离开,回到家里干干地坐着,等待他们的到来。终于,机会来了。我抓起买了好几天的一袋小烟花,三步并作一步地飞奔出门,简单地问候在场的大人们后,便拉起哥哥或姐姐的手跑上顶楼的露天阳台,痛痛快快地玩上许久。陀螺般高速旋转又飞溅出时红时绿的火花的“滚地沙”,首尾相连、一点点燃烧的“绿电线”,还有震耳欲聋、威力十足的“黑蜘蛛”,都是我们取乐的小炮仗和小型烟花。有时姐姐总会被几响“摔炮”吓到跳起几丈高,她那捂起耳朵、惊慌失措的模样会引得我和哥哥的“嘲笑”和戏弄。而姐姐哪会如此罢休,随后她便会在不知不觉中点燃一支小鞭炮扔到哥哥身旁,“复仇的计划”也就随着哥哥的惨叫得以实现。我的手偶尔会被弹出的火药烫伤,但这点小痛在三个人无尽的欢笑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儿时的我们,总是那么单纯,几个小小的烟花就足以让我们再一次相聚和玩闹。

告别哥哥姐姐后,我又会慢慢地走回家里。倒不是因为家里的中秋活动不够丰富和精彩,只是少了同龄人的陪伴,乐趣也会衰减许多。作为家里唯一的小孩,我总会被父亲叫去扛着一张大大的圆桌,顺着楼梯一点点爬上屋顶。安置好桌子后,我又要下去帮奶奶拿着祭月的工具,帮母亲捧着一叠叠月饼和水果。将这些都安置在屋顶后,父亲临时在门前装上的小灯也就亮起来了。奶奶总是早早地上来等候,工具齐全了,她就会细心地在圆桌上摆好红蜡烛、斟满的酒杯、装着板栗青提的果盘和几块切开的月饼,诚心地念叨几句后拜上三拜,恳请刚刚脱下云面纱的圆月保佑家族中散落于天涯海角的亲人们。随后,全家四口便会找到各自歇脚的地方,吃起刚刚祭完的、还带着点“香火味”的水果或月饼,看着天边皎白圆润的月亮,聊着最近的生活。如此和谐的一幕是平常很难出现的,因而每当这时我都会好好地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咻——嘭——”无数的烟花在夜空中接连绽放,原本还聊着天的人们纷纷抬起头。这时,母亲总是会兴奋地拍拍我的肩膀,提醒我看天边的烟花,她的嘴里会念叨着“好漂亮啊……”,然后痴痴地看着那流光溢彩的一朵朵“牡丹”盛开。孩童眼中的一切仿佛都加上了一层美好的滤镜。儿时的我每每看到精彩的画面时总会驻足观望,内心为之惊叹,更不用说家乡中秋的烟花了——偌大的夜空瞬间开满了铺天盖地的五光十色的“火花”,火光照亮了一座座小房和稀疏的高楼,也照亮了人们脸上的笑颜;接连不断的声响回荡在小城的上方,向月亮宣告着人间的热闹非凡……如此壮观的烟花我当然亲手放过,还记得年龄尚小的我既激动又害怕地举着烟花筒,却只敢看一眼“火龙升天”。烟花筒炽热的温度如同我那时的心情,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当人们还沉浸在烟花的绚烂中,三两个红点便会在夜幕中悄然升起——孔明灯携带人们的祝愿缓缓爬上天空,若不细心观察恐怕难以发现。遥想起我小的时候也放过一次孔明灯,只不过还没放飞就已经“自燃”了。不过放孔明灯的乐趣依然留存在我心底。

尽管流泪最多的是儿时的时光,但长大后的我们每每回想起那些天真无邪的日子,心中还是像嚼了一块大白兔奶糖一样甜。

上大学后,我便离开家乡来到了广州。难得今年的中秋和国庆连在一起,这难遇的长假也就自然成了我回家的机会。不同于其他留校的同学,我选择不远千里回家过节,不是因为我想念家乡的一切,而是在我看来,没有了一家人团圆的中秋便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地铁站挤满了归家的人,平日里至少有几处空隙的车厢瞬间就被堵得密不透风。我便在这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踏上了返乡的路。

中秋之夜很快就来临了,我依然像小时候那样主动扛起大小物品,好让家人们能一起安静地祭月和赏月。看着屋顶的地面上散落的“仙女棒”,我想起了同巷的哥哥姐姐,今年他们会回来吗?我拿起了手机,给姐姐发了一条信息。过了许久,她告诉我他们今年就不回老家过节了,我也表示祝他们玩得开心。言语是若无其事的,心里却空落落的。奶奶今年快九十高龄了,却依然忙活着祭月的仪式。因为她的头发总是乌黑亮丽的,在家族聚会时常常被亲戚们夸赞长寿,我也经常被这些言语左右,总觉得奶奶依然会陪着我走过许多个日夜。红蜡烛的火光映着她的头发,一片乌黑之中夹杂着几根不太显眼银丝,我的心从未这么酸楚过,忽然感慨岁月的白马早已飞驰了千万里,而我还留在幻梦般的回忆中。“今夕是何年”,大概和我那时的心境是十分类似的吧。

月亮此时也不领情,躲到灰云之后不肯见人。

隔壁的大哥哥已经成婚许久,夫妻俩带着三岁多的孩子玩弄着手中的“仙女棒”,火花划过眼前,留下白色的轨迹,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好像看到了当年的我。只不过现在的我,早已对烟花不感兴趣了。

不知附近哪一户人家来了兴致,一个个巨大的烟花在我的头顶炸开。烟花‘咻’地就窜上了夜空,在黑夜中‘轰’地一声炸开,绽放出夺目的炫彩,像一朵转瞬即逝的巨大的五彩花。地上的人们纷纷鼓掌和欢呼起来,或是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或是独自欣赏和感慨这一年中不过寥寥几次的震撼。可这美好终究是短暂的,如同那些炽热的火花最后会被夜风吹成冷硬的火药,我的心也随着烟花升起、绽放、散落和冷却……烟花在无垠的夜空中孤零零地绽放,离我那么近,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可我却觉得那么远,没有儿时那般炽热和绚烂。如今的我依然会为美好的事物停留,但心中的感受却远不如以前那么繁复和波动。

正当我感慨之时,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递过来一个月饼。“你最爱吃水果馅的,特意给你留了一个。”这张沟壑纵横的脸庞,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我接过月饼,切开后拿叉子送到母亲嘴边。“我都不爱吃这个。”她摇摇头,我却依然坚持要喂给她吃。“吃吧,就这一小块。”母亲不情愿地嚼着,脸上却露出了酒窝。

“想和哥哥玩烟花是吗?”隔壁的大哥哥递给孩子几根“仙女棒”,抱着他送到我面前。我蹲下来,小心翼翼地点燃他手中的烟花。或红或绿的火光随着小孩的手在空中划过一个又一个圈,照得那张稚嫩的小脸忍不住咧开了嘴。我拿过一根“仙女棒”,试图在空中写下“花好月圆”几个字,虽然火光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化了,但铁制的手柄在这一刻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快看!好大的月亮!”父亲欢快地喊着,全家人和邻居一家都纷纷抬起头,一轮皎洁的白玉盘犹牵飘云半遮面,害羞地露出了脸蛋。这阖家温馨的一幕,多久没有看到过了啊。“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人间的温暖,岂是身处寒宫的嫦娥能感受到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是长大后的中秋,一切都变了,一切好像又没有变。喜悦涌上了我的心头,笑容浮出了我的脸庞。

曾经身边的玩伴总会变成手机上的几句留言,曾经再好的时光也会变成泛黄的记忆。但这又如何呢?虽物是人非,但中秋依旧,团圆依旧,情怀依旧。

我抬起头看着被云儿捧起的白月,儿时的月亮一定没有现在这么圆吧……

相关文章

  • 2018-05-18

    烟花易冷,感情易分。--周杰伦《烟花易冷》

  •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青春无己,已知烟花易冷; 离合天定,信哉人事易分

  • 从烟花到樱花

    烟花易冷,樱花易逝

  • 黑白随拍挑战#4

    烟花易冷

  • 报非非戏作--并题而立三十

    明月曾经少年前, 佳人似梦情似烟。 春梦常遗青春后, 烟花易冷心难暖。

  • 烟花易冷

    (1) 风凌几度玉逍遥,百尺方笑一枝花。 院里红梅嫣然,清风几许,花瓣倾洒如烟,...

  • 烟花易冷

    夜微凉 思绪如雪 在风中飘摇 浮尘半世 居无定所 倚窗倾听万般愁 才下眉头又上心上 柳如烟 在雨中暗自神伤 惊闻窗...

  • 烟花易冷

    繁华声,遁入空门,你自此远离人间烟火,入空门,等一人。 你站在山顶眺望,从晴空万里到小雨淅沥,期盼他的身影出现在你...

  •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我们 只是烟花燃尽后的灰烬 纵然一起出发 终究孤独坠下 浮沉于半空 看尽夜的繁华 听着欢呼的落幕 激情退...

  • 烟花易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烟花易冷,明月可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uq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