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文章首发,文责自负
意味着你开始骑车了。哈哈哈,这当然不是!骑行是一种锻炼,骑行是一种爱好,骑行也是一种执拗,当你开始想要骑车了,就停不下来了,不管多大都绕不开了。
我对自行车的执拗早在我幼儿园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那会儿只是看别人家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自行车,出于攀比心、出于好奇心我也想试试这骑上自行车是什么样的感觉,它还是辆三轮自行车,屁股后面有个小兜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新车刚骑回来就摔沟里去了,那是人生第一次摔车。
后来长大一些了,再次接触自行车是我四年级的暑假,有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借的隔壁阿姨家的自行车,天天吃了中饭就出去骑车,整个人晒黢黑。也许腿脚上的力量就是那会儿锻炼出来的,我们一下午少说骑出去20公里,平时想去却去不了的地方,骑车都可以到。
四轮的速度虽快,但两轮能看到的风景更多读高中了以后爸爸买给我的第一辆山地自行车,作为学习的鼓励。其实我成绩不怎么样,我自己知道,而且我还特别的贪玩,上课也容易分心。真正让我开始改变的就是这辆自行车。每个周末放假回来都要去骑车,唯一的目的地就是外婆家,我小时候是外婆带大的,起初只是想回去多陪陪外婆,去陪她一起吃顿饭,我家出发距离外婆家有24公里,很多上坡,我家在镇上,外婆家在山里,结果这一骑就是一年,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外婆家吃顿饭。
骑车累吗?当然累了,况且都是上坡为主,第一次骑的时候因为想给外婆一个惊喜,顺便挑战一下自己,管不上腿有多酸,手都撑麻了,使劲蹬。渐渐的,这种激情开始淡去,满怀期待想见外婆想看看她眉开眼笑的那种期盼,也习以为常。原来人是不能靠感性坚持到最后的,克服这种本性的一定是毅力和理性,或者说的更准确一些是不得不,因为出发是美好的,过程是煎熬的,终点是释怀的。骑行陪伴我的高三,我也从骑行本身这项运动中体会许多、感悟许多,潜移默化我的恒心、我的专注力都得到了锻炼,高考也给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工作后买的自行车吹风解压神器高三毕业后,骑行这项运动就被搁置了,这停就是10年。等到再一次拾起来的时候,上来就骑了三十几公里,中途还停下来调试了一个小时的变速器,彻底累坏了。工作后,这种系统的时间去骑车的机会越来越少,直到最近又迷上了公路自行车,从比较稳定日常都是20公里的骑行量偶然一个机会突破到40公里,自己是比较意外的,原因说出来也非常简单,不想原路返回了,觉得没劲,结果一绕路就绕出了个40公里。心里话,我知道绕路会走更远,心里也犹豫了一小会儿,是理智和感性的斗争,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智。不过不能每一次都凭借着感性去让自己进步,下一次再出发的时候目标定40公里内心还有些许胆怯,所以说一旦开始骑车就意味着我们将变得勇敢,我们拥有一颗恒心,我们有比别人更加强大的心脏。
高三时期骑的自行车承载了我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