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教导寡人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李克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李克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有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有这五条就足能决定谁当宰相了,何需等我李克呢!"文侯说:"先生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经决定了。"李克快步走出去,到翟璜家中拜访。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去选择宰相,结果是谁当宰相呢?"李克说:"魏成子当宰相了。"翟璜气得变了脸色,他说:"就凭耳目的所见所闻,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将是我推荐的。君主对内地最忧虑的是邺郡,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计划要攻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灭以后,派不出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李克说:"您向您的君主推荐我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来谋求做大官吗?君主询问安排宰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两个人怎么样?'我回答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有这五条就足能决定了,何需我李克呢?'因此就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在外边,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聘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都奉为老师。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主都任他们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翟璜迟疑徘徊后再拜说:"我翟璜是个浅薄的人,说话很不得当,我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我今天想说的就是李克识人五法:居而视其所亲,平时看一个人常和谁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如何,看他平时交些什么朋友就可知道个大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喜欢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的人好不到哪去。如与品德好的人交往,则可以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了;富而视其所与,一个人富裕之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发生变化,就要看他是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私欲,大肆挥霍贪图享乐,就不堪重用,反之如更加注重提升自己或接济贫穷人或培养有为之士则可以重用;达而视其所举,一个人显赫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如果任人唯贤,量才适用则是有作为者,若任人唯亲亲近阿谀逢迎之辈,大行贪婪之事,则是不可重用之人;窘而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之时,就要看他的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紧守底线不越池一步,这样的人可以重用。反之则不可用,因为越过一点和越过很多没什么区别,如五十步笑百步;贫而视其所不取,一个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始终坚守道德底线,奉行取财有道,不取不义之财,则品性高洁可以重用,因为贫穷是最能考验他人性的时候,贫穷不可怕,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知反思,不求上进才是真的可怕。若见钱眼开如蝇逐臭,则万万不可重用。我在刘邦“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当上皇帝,才能举重若轻一文中还谈过庄子的识人九观: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大家可以看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