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已写作多年,以小说为主,期间喜欢过许多作家和作品,也尝试过不同的写作风格,始终没有定向。
近两年,算是有了点眉目,似乎是找到了要努力的方向,正如我在《像孩子一样写作》中说的那样,还是要回到原来的样子。
但人各有不同。
我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写作的方向。
你呢?找到自己写作的方向了吗?
如果有,那么就请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没有,不妨看看以下的文字,或许会对你有些启发。
精通类型之所以至关紧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银幕剧作并不是短跑,而是长跑。别听别人怎么吹嘘一个周末就能在游泳池边赶出一个本子,从初始灵感到最后定稿,一部优秀的剧本总要花费半年、九个月、一年甚或更长的时间。
就设计背景、刻画人物和构建故事而言,写一部电影和写一部四百页的小说需要花费同样的创造性劳动。
唯一的重大区别就是,故事讲述时所实际使用的字数不同而已。
所有写作都是一种磨练,而银幕剧作则是一场纪律严明的军事演习。
所以,你必须问自己,什么东西足以使你的欲望一刻不停地燃烧长达数月的时间?
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中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单一主题,一个他可以通过毕生追求而不断翻新的精彩主旨。
例如,海明威便痴迷于如何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在他目睹了父亲的自杀之后,这一问题成为他的中心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贯穿在他的生活里。他在战场上、体育运动中、猎场上,不断地追逐奔跑,直到最后,将猎枪插入自己口中,才终于找到死亡。
查尔斯·狄更斯的父亲因债务诉讼被捕入狱,他在《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和《远大前程》中都反反复复地描写了孤独儿童苦苦找寻失散父亲这一情节。
莫里哀对十七世纪法国的愚蠢和堕落痛恨不已,便诉诸笔头以写作剧本为生,其作品题目读起来就像是一份对人性之恶的清单诉状:《吝啬鬼》、《愤世域俗》、《无病呻吟》。
这些作家都找到了他们的主题,支撑了他们作为作家的漫长旅程。
而你的主题是什么?
你是否像海明威和狄更斯一样,从自己切身的生活中来汲取养分?
抑或像莫里哀那样,描写你对社会和人性的想法?
无论灵感源泉来自哪里,你都必须注意这一点:早在脱稿之前,你对自我的爱就会濒临衰竭,你对思想的爱也会染病而亡。
你会变得心力交瘁,厌倦于描写自己和自己的思想,你也许会完不成这段赛程。
所以,你还必须问白己:我最喜欢的类型是什么?
然后,执笔去写你自已心中最爱。
因为,对观念或经历的激情有可能衰竭,对电影的爱却会是水恒的,类型应该是一个不断给你注入新鲜灵感的源泉。
每当你重读手稿时,它都会令你兴奋,因为这是你自已写出的那种故事,那种就算是冒雨排队你也要买票去看的电影。
不要因为知识界的朋友认为某一题材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你就去写它。
不要因为你认为某一题材会在《电影季刊》中得到评论界的赞赏就去进行写作。
真心实意地选择好你的类型,因为在想要写作的所有原因中,唯一能时时刻刻为我们提供养分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