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一个问题,最近几年之内,有没有出过书?未来几年里,有没有出书的想法?
看得出来,例行公事的小伙伴一脸的正儿八经。这叫我也不得不用很走脑子的回答,去回应站在门口扑闪着眼晴,等待我必须得给出一个答案的小伙伴,以表达对人家的足够尊重。
“字儿,到现在都写得里倒歪斜参差不齐的,出书?咱还是免了吧!”我这一句把自己都给说乐了,她站在原地,也咯咯笑了。
虽然,若干年前曾经也有过很多次的小冲动、小愿景,想要把心里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变成铅字。如果运气够好,最好还可以印成书。经济效益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如果那些铅字,可以出现在一些受众人群略微高一点儿的纸制刊物上,那得有多么牛逼。
事实上,也确实有过一些东西,出现在一些不怎么引人关注的小册子上,但毕竟那些东西出现的地点,完全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
一直以来,周围也有些好朋友,一定是出于善意的关心,不断地在鼓励我把目标定得再高一点,做什么事,目的性再强一点。最好把那些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碎儿”归拢归拢。也像模像样地,找家资质齐全的出版社谈谈。出书的事儿,说不定就成了呢。
“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自由散漫惯了,从来都是由着性子,想干啥干啥,想咋干咋干的人,干什么都没啥目的性。出书的事儿,呵呵,以后再说吧。
小伙伴见我说得认真,一抿嘴笑了。但是还没有走的意思。
“您确定吗?”
这句追问,跟得不紧不慢,虽然让我稍微感到说话的语气,跟平时不太一样,但还是没反应过来。
“现在环境保护的要求可是越来越高啊,你看如今烧个秸秆,造成了污染,都得遭到处罚和问责。咱费劲巴拉的整出来的那些玩意儿,都是那些对社会,对他人毫无价值的东西,花了钱,印了书,也没什么人看,有意思吗?将来处理起来这些纸制的废品,得给咱这绿水青山,造成多大的伤害呀。”我说的绝对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应该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事实。
“不瞒你说,现在我车的后备箱里,还堆了几捆老朋友的集子。别说卖,就算白白送给旁人,都得费半碗唾沫星子。”
听我这么一说,小伙伴礼貌地道了一声再见,转身出去了。
有些梦想,偶尔在脑子里折腾折腾,还是挺美好的。一旦把它实现了,会很失望的。
不信?
这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