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繁荣为何不可持续背后的思考

作者: 平凡女子liz | 来源:发表于2022-04-20 22:34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看完了《大转折》,突然想起了另外一本书《万历十五年》。或许曾经某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里,发生过一件事情,在当时的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但是却从此改变了很多事物的轨迹。

    当初在看《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历史真的很神奇,在那一年之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世界也开始变化。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被推进这条长河里。

    看完了《大转折》发现,原来不仅中国有“万历十五年”,世界也曾有过。只不过,不看这本书之前,我对1973年这一年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当书中看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看到“福利国家”,看到“美元地位下滑”,突然记起,那是高中历史科经济学的内容,只不过在当时那本被自己翻烂的教科书中,其实对于这个内容也只是一语带过。

    不曾想过,原来背后,这件事的发生,居然有很多的前因后果,甚至在这一年之后,战后世界经历的黄金时期就戛然而止了。是繁荣不可持续,还是当初的繁荣才是异常的表现呢?经济史学家马克.莱文森便是以1973年为立足点,写下了这本《大转折》,抽丝剥茧,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复盘了战后经济的50年。

    对于我这个高中选科选了历史,大学并没有朝这个方向继续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或许在我一直的以为中,经济学是很枯燥无味的,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但是在马克.莱文森这位经济学家兼记者的笔下,这样的复盘更像是在复盘一盘大棋。

    只是,谁是下棋的人,谁又是满盘的棋子,这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不得不提的关于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这本书的翻译者也很优秀,在内容的表述上让人可以一气呵成地去阅读。

    你是否想过,我们今天的世界,其实就是那个大转折之后给我们的遗产呢?作为今天的人类,是否有去想过为何战后50年间,前面25年是黄金期,之后却开始直线下滑呢?这场经济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又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段历史的开始,就是从1973年的荷兰的第一个“无车星期天”开始的。无车的原因就是因为阿拉伯国家提高了原油的价格,使得很多国家的石油进口量骤减,民众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加油站外等候着加油,各国都颁布了节约能源的通告......

    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的贬值,是第三国家的崛起,也是世界经济从快速发展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是计划经济的失控,是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都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彻底与原先的走势相反了。

    时隔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这段历史,不禁感慨,有时候,在力所不能及的态势面前,我们所做的努力只能是减缓最坏事情的影响,却依旧没能彻底改变局势。

    这也让我们想起最近油价的提升,当初加满一箱的价格,如今的我们需要付出多一倍的价钱。在这背后,不得不提到的便是最近的俄乌战争,或许多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2022年是不是又是一个转折呢?

    只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我们是局中人,就像中国的老话说的“当局者迷”,目前我们只能默默地看着,关注着,感知着。

    如果结果是好的,对于全人类都是好的。如果结果并不好,我们所有人也得一起承担着时代对我们的考验。“置身事外”对于当下全球来说,太难。

    就像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赎罪日战争”,日本以为他的中立态度,国际油价的提升对他们的提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最大的影响却是让日本的经济一度倒退了很多年,因为日本本身就是能源稀缺国,他们的一切都依靠进口。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事不关己”的态度不能有,毕竟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 快速前进的同时也要求快速适应

    为何说今天的世界是当时那场经济危机的遗物,从这本书讲到的事实来看,在那之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没能恢复到战后25年的状态。

    虽然那不是我们的时代,但是在这种对比之下,不难想象得出来,那25年,确实是世界经济的巅峰。

    为何那个时候经济会有如此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在于二战摧毁了全世界很多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比如金钱,房屋,还有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

    读书的时候,我从书上看到“脱贫攻坚”四个字,最初的时候,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件事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所在。

    看完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为何消除贫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稳定的保障。

    二战后的世界,很多国家都处在社会转型阶段,从数据上看,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贫富差距也在增大,很多工人牺牲自己的劳动力成为资本家的压榨对象。

    从人的觉醒角度来说,当所有人都在努力创造新生活,而有的人却可以坐拥资本,什么都不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付出劳动的人觉得不公平。有不公平就有人追求公平,也就会激发矛盾。

    而那个时代的学者,专家们,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因而在后来寒冬到来之时,我们看到他们也是努力地想要改变,努力地想要挽救局面。

    那些在书本上简单的一两句话的内容,如今来看,他们调动了当时多少的社会资源。

    当社会快速前进的时候,我们只能快速地去适应,并且跟着时代的步伐调整我们的步伐。就好像你在一条大河之中,你得跟着水流的走势,你才能向前走。

    当然,前方有可能会靠岸,也有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河流。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在中国人的视觉里,其实还是会有那种“守一份安宁,得一份自在”的思维,比如我自己曾经就有这样的想法。

    总觉得,你拼了命地向前走,你拼了命去奋斗,你拼了命地去赢得一场比赛,可是,结束之后,路还是路,奋斗依旧不止,还会有新的比赛在等着你。

    所以有时候,就会产生那种鸵鸟的心态。总觉得,我不看不想就不关我的事。说实话,这种状态放在父母那一代,或许真的没什么关系,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估计难以实现了。

    前阵子同事跟我说,哪个地方最近出现一种新的饮食文化,这估计又是一种创新。毕竟疫情之下,对于很多原本开店的人来说,打击是比较大的。而为了继续生存,很多的商家不得不在新形势之下,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不得不说,人类其实生存的主动性很强。就像最近几年开始活络起来的电商,前阵子我们正在说到,这火起来的电商真的解决了目前社会上很大的一波劳动力问题。

    很多孩子,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继续升学,但是他们也没有像他的父辈那般进厂工作,他们是一群被宠大的孩子,也吃不了苦力的苦,所以电商解决了这一波人找不到工作的问题。

    只要你付出劳动,你也可以体验到创业成功的喜悦。

    回看1973年,我们看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社会的变化也不少。当年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预测者,如今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身处时代的洪流,不管你是能人异士,还是普通大众,我们都没能走出时代对我们的影响,但是,在这个大局变化的背景下,其实我们可以相信人的主动能动性。

    用一句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说,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转折:繁荣为何不可持续背后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yb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