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拆书稿
以心观心,生起慈悲

以心观心,生起慈悲

作者: 暖小柒 | 来源:发表于2022-04-25 23:41 被阅读0次

原文:

选一个就你所知最痛苦的人或最痛苦的家庭,或最痛苦的一个社团的情形,作为你观照的主题。

以个人为观照主题时,尽量看出那个人正在经历的一切痛苦。从色身的痛苦(疾病、贫困、身体的疼痛)开始。最好,开始思维由“受”所造成的痛苦(内在的矛盾冲突、恐惧、仇恨、嫉妒与内疚)。然后,再看看由  “想”所造成的痛苦(悲观、以阴郁狭隘的心态思维所面临的问题)。看看他的行,是否被恐惧、失望、绝望或仇恨所驱使。看看他的识,是否因为他的处境、烦恼、他周遭的人、他所受的教育、宣传或缺乏自制而封闭起来。

禅观这些痛苦,直到你的心生起像一股清泉般的慈悲,直到你能了悟那个人是因为环境与愚痴而在受苦。你决定尽可能用最安静、最谦逊的方式,去帮助那个人脱离当前的困境。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从色、受、想、行、识五蕴去观照他人的经历,真正感同身受地去接纳、理解他人的痛苦,你的内心才能真正拥有了慈悲之心,帮助他人也成就自己。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昨天傍晚,好多年没有联系的两个初中时的伙伴发来了视频聊天,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三个人竟然无停歇地畅谈了七个小时,聊的内容基本围绕原生家庭、个人成长及经历。

成为妈妈后的我们,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只是在多年以后深藏的伤口逐渐显露,我们慢慢开始觉察到。自我疗愈的路上,秋放弃自己的专业学习心理学好多年,芳正走在学习心理学的路上,而我又将遗忘多年的知识重新捡起来开始自救。

我曾经对秋在内心上其实是不接纳的,我觉得她会有些矫情,不接地气,总给人一种够不到摸不着的沉闷的孤傲,虽从小一起长大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始终对她有距离感。

在多年成长觉察之后,昨晚,再次听到她诉说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经历和成长的痛苦时,我终于能感同身受,打心底理解和接纳了她曾经的“样子”。每个不同的个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活在大地上。

我们每个人相互接纳、理解、感恩,与自己的情绪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么多年没有真正深入交流过,又重新走在一个频道上,我们都觉得很不容易,也觉得人生很奇妙。

A2:我的应用(目标+行动)

目标:学会倾听,用心感受,理解他人。

行动:与朋友,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很多要好的朋友渐行渐远,成为地球上各个散落的点,会觉得很失落,时光沉淀下来,如果还能走在一起的,加倍珍惜。

爸妈打电话时,耐心倾听,和他们好好说话,接纳他们的情感需求。

对他人,无了解不评判,需要倾听的时候认真倾听,以心观心,让爱流动起来。

相关文章

  • 以心观心,生起慈悲

    原文: 选一个就你所知最痛苦的人或最痛苦的家庭,或最痛苦的一个社团的情形,作为你观照的主题。 以个人为观照主题时,...

  • 【雲水•禅】如何对治贪嗔痴三毒

    无常观对贪欲心;慈悲心对嗔恨心;以缘起性空观对痴心。贪嗔痴三毒重的人,应多修习无常观;慈悲心:缘起性空观。 慈悲心...

  • 生起慈悲心

    曾几何时,遇到一点小事,都跟人争得面红耳赤。 曾几何时,遇到一个人就在心里掂量,这个人是强过我,还是我强过他? 曾...

  • 《正念的奇迹》45--52页

    用卫士、猴子与他的影子解释以心观心 不论何时,当善念生起,要认知:我心中生起了善念。当恶念生起,也要认知:我心中生...

  • 洛桑陀美上师开示

    大乘佛法的核心是以慈悲心为主,先慢慢地生起慈悲心,然后慈悲心的范围越来越大,就是大悲心和菩提心了。菩提心又分...

  • 在慈悲之前──同理心

    我們經常在嘴上說著慈悲心,心中也想著要有慈悲心,但是卻很少靜下來,好好想一想什麼是慈悲心,要如何生起慈悲心。事實上...

  • 对他们生起慈悲心

    这几日热搜榜霸屏的三个男人,就是蒋凡,罗志祥和李国庆,真是一组当当当。 普罗大众每天里浑浑噩噩的,没有点刺激,没有...

  • 方便善巧施食法

    施食应当以慈悲心去做。如果慈悲心生不起来,将他们观想为历生以来的父母妻儿亲朋等,想想他们曾经对你的关爱,再观想他们...

  • 大乘慈悲菩提心

    原创:观心 圆觉法门 菩提性觉,以无量苍生得渡为愿,以不住诸相为觉,以慈悲无畏为心,以清静无碍为念。 修佛以发大乘...

  • 全息观之“以心观心,以心观物,以物观物,以物观心”之悟

    林汉扬 写于 2017-10-31 全息观之“以心观物,以物观心”之悟! 在《道德经》四十七章中说:“不出户,知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心观心,生起慈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yb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