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之死说情商

作者: 小小苔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22:07 被阅读577次

文/高放

孔融之死说情商

三国时期,吴蜀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后期,东吴“名将皆死,幼少当任”,蜀中更无大将可用,只有让才能平庸的廖化作先锋。而曹魏却网罗了天下众多名士才俊,这不能不说魏主曹操知人善任,是一个称职的“一把手”。到后来司马氏篡位,建立西晋王朝,灭蜀平吴一统天下,亦皆因此“人和”之力。

曹魏有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子良将”,还有魏八虎旗曹仁、曹洪等,大将如云自不必说,而谋士更是云集一堂,人才济济,最有名的“五谋臣”是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五人,世名不在“五谋臣”之下的孔融、杨修等人亦属曹丞相麾下的鸿儒巨擘。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家世显赫,可谓公子王孙,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孔融少有异才,聪明睿智,勤奋好学,成就了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巨儒地位。战乱纷争中他先后多地多处做官,也颇有建树,后跟随曹操,成为其幕僚。

“孔融让梨”这个妇乳皆知的典故及载有“融三岁,能让梨”的“三字经”是封建社会乃至今天仍然推崇的人性及素质教育启蒙教材。在很多人看来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却让孔融成为“恭、谦、让”的典范,口传笔载、世代传扬的天下名士。

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站在道德巅峰的醒世楷模,竟然被爱才如命的曹操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这让后人唏嘘不已,难得其解。孔融因何被诛,是政治原因,还是因其性格原因,这恐怕只有杀他的曹操最清楚。

孔融奉谒拜贺外戚何进荣升大将军,因接见迟误,孔融摔拜谒于地,何进恼怒,差点早就杀了他。

曹操邺城打败袁绍,把袁绍的儿媳甄氏嫁给了曹丕。孔融就给曹操写了亲笔信,用武王伐纣,将纣王爱妾妲己赐给弟弟周公典故讥讽之,让曹操怀恨于心。

孔融之死说情商

这就是孔融,每每在主子志得意满、大伙忙着歌功颂德之时,他却独树一帜,高唱反调,意欲如何?恐怕连他自已也搞不清楚。

后来,孔融又口无遮拦地发表己见,反对曹操的禁酒令及征乌桓、平刘表之举,曹操决心让他闭嘴。网织“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把他这个望族名人说杀就杀了,就如捻死一只蚂蚁。

今天看来,孔融迂腐性格确实是他的致命伤。与生俱来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温文尔雅,自信自尊,满满的正能量成就了他一世的贤名。出身名门,加之幼能让梨,懂礼数让他誉满清流。但孔融鄙视权贵,不受笼络,不愿攀附,自视清高,疏狂无忌的孤傲;直言不讳,口无遮拦,针砭时弊,抨击朝政,渺视龙颜皇威的张扬,按现在话说就是不给领导面子,以下犯上,不知变通、不识事务、愚妄固陋之人。这无疑犯了为臣之大忌,自然没有好果子吃。智商有余,情商欠缺是孔融之流之通病。

自古至今,因此枉送卿卿性命的比比皆是,“秦之文章于一人”的秦相李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汉大将军韩信,“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还有一代代贤臣名将:商鞅、晁错、白起、袁崇焕⋯⋯以言兴邦飞鸿腾达,因言致祸丢官丧命,孔融如此,杨修、祢衡两个同僚亦如此。这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聪明绝顶的人,多难逃因才而名、因才而丧的窠臼。

大凡领导,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及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朝臣,下至七品芝麻官或无品无阶的刀笔小吏,无不都有做为一个生命个体人的弱性,无不喜欢听阿谀奉承的好话,用卑躬屈膝的奴才。忠言逆耳,不中听的话说的多了,腻了,烦了,就连给曹操这样的知人善任的一代明君打工也招致杀身之祸,何况跟了那些暴虐无能的昏君岂不更是倒霉!

曹操尽管爱才,但他也有“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狡诈多疑,胸积怨毒,心不容人的两面性,对于那些不能亲附自己之才,对于恃才傲物的孔融,他终将会无法容忍的。

联想时下,孔融之辈比比皆是。我有位同学,为人正派,性格耿直,老牌大学生,颇有才学见识,只因不识官场机巧与为官之道,不会人云亦云溜须拍马不说,还常常对顶头上司的做派言行横挑鼻子竖挑眼,直言犯上,为领导不待见,在几次升迁这个人生为数不多的重要十字口,领导作梗,幸运之神每每与之擦肩而过,以致于混迹官场一辈子最终没有混出个一官半职来(说别人,自已亦是此类)。

原来这些都是性格使然,是情商太低惹的祸。情商为何物?通过学习始知,所谓情商(EQ),主要是指表现在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五个方面的能力。说简单点其实就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高的人往往能够把控个人情绪,驾驭自己行为,能体察适应他人的情感变化,适时调整自己心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性格不好,其实就是情商不够的表现。

至此,我终于明白孔融致死原因,一个总是看看不惯、喋喋不休的人,让有着“宁我负人,休人负我”霸气的一代枭雄曹操,总感觉到不舒服,还不是老虎头上拍苍蝇一一找死!

智商(IQ)是人的另一特质,如果说智商是与生俱来的,情商则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学习、认识而提升。人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好自己。如果性格不好,那就应当努力去学习、去修行、去改变、去重塑自己的性格,以适应我们今天这个严酷的却赖以生存的竞争环境!

性格,决定命运!记住这句话很重要!

孔融之死说情商

       

相关文章

  • 孔融之死说情商

    文/高放 三国时期,吴蜀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后期,东吴“名将皆死,幼少当任”,蜀中更无大将可用,只有让才能平庸的廖...

  • 孔融之死

    作者:山色归读 授权转载见文尾。 在中国好多学龄幼童都会在《三字经》里念到“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国...

  • 孔融之死

  • 孔融之死

    东汉末年,孔融为北海相(北海国相。相当于郡守)。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袁绍意在统一中国的攻击之下,孔融...

  • 孔融之死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吧。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

  • 孔融之死

    作者:周云闲

  • 孔融之死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1]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

  • 孔融之死

    孔融,生于,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1]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

  • 孔融之死。

    曹操准备进兵伐刘备,在刘备的势力还没有大起来的时候,把刘备给捕杀掉,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曹操起兵50万,准备在秋天...

  • 曹操蒙冤两千年

    说起“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儿童道德教育典范。但是,如果谈及“孔融之死”,历史归罪于曹操,并细书了曹操种...

网友评论

  • 浮白斋主人:读完了,写的很好,感谢作者,这里比只会吹逼的知乎氛围好多了
  • 週漢森:作者见解独到,鄙人不才小小想法一二:全文写得篇幅引经据典较多,后面升华和点题内容较少;引用那些人,我觉得最合适者应是“杨修之死”。那些“情商低的人”也不乏好一点归宿,比如魏征。这就需要君主察纳雅言,虚心接受,当然谏言者为人臣需要给领导台阶,这样才是高情商。历史发展需要一些“沙子”,当然对心胸狭隘的君主直接谏言无异自寻死路,但是有的人高风亮节万古流芳了。一点理解,见笑了。
    小小苔花:@我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君之见解精辟,分析透彻,不无道理,人遇事,事对人,同样的事,遇到不同的人,处理方法及结果会迥然有异的,这就看所谓的运气了,魏征情商低,经常直言犯上,作死不迭,只是他遇到的是明君李世民,比之孔融、杨修遇上曹操,运气好点罢了!我胡想胡写,最后提升不够,乃水平有限,我会努力的,望君多赐教!
  • 阿十木:一句成语,一个典故,牵出一串大大小小的道理,一般人做不到。😊😊😊😊😊😊
    小小苔花:@阿十木 有感而发,水平有限,难以尽然。:pray:
  • 律墨:分析得有道理!👍
    小小苔花:@竹月文林 一己之见,见笑: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沈二am:情商高就是为人圆滑通透。
    性格并不完全是后天形成,与遗传有很大关系,所以这就叫命,是命里带来的性格。
    命是天生注定的,不是性格决定的,但性格能影响命运。
    别学许多人的人云亦云,学会逻辑思维与哲学。
    小小苔花:@沈二_2802 有道理,性格与生俱来,或许后天也能养成与改变!
  • 泰山寒梅:孔融不会做人。
  • f52ca06927b4: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不知是真是假,倘若是真,则孔融实在让人不齿
    小小苔花:@汉之卫青 不孝即是曹操杀他的主要借口。谢谢点评!
  • 0edbdea0811b:文章写的不错,我觉得可以可以添加的部分有两点:1-指出错误很容易,指出方向比较难,所以我觉得在文章后面可以适当添加一点提高情商的好处和平常怎么去做到提高情商方面的建议,会更加能提高文章的可观性;2-我觉得通篇比较单调,可以适当举一些当代的例子,文章会更加有说服力。加油加油加油
    小小苔花:@飞雷神斩 :fist:努力!
    0edbdea0811b:@小小苔花 加油,点赞,支持😜😜
    小小苔花:@飞雷神斩 君的评论很忠肯,有见地,我基本功较差,请多多指教,君的支持,我的动力!谢谢:pray:
  • 疏林红叶:由孔融之死延伸到为人之道,不错!
    小小苔花:@疏林红叶 谢谢点评!
  • 黄河歌者:写的棒极了,我正要写孔融🤗🤗🤗
    小小苔花:@黄河歌者 君历史知识渊博,学习了!
  • 老查查:性格决定命运千真万确。
    小小苔花: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吧!与认知、修养、习惯有关,应该可以改变。谢谢:pray:
  • 云中荷风:的确如此!
    小小苔花:@云中荷风 胡想胡写哩:blush:
  • 述而不作:孔融之死实质是阶级矛盾,和情商没什么关系,荀彧无论情商智商都很高,最终也难免一死。
    踏雪寻梅_2006:@述而不作 孔融之死 是庶族对士族的镇压 魏蜀吴都有
    述而不作:@小小苔花 个人着眼点不同而已
    小小苔花:@述而不作 个人随意而作,纯属无稽之谈,让君见笑:blush:
  • 悠悠妞:古人讲究的是以死相谏,现在的人都是溜须拍马之辈,古人宁可死,也要保全气节,那种风格才值得人敬佩,看看现代人,呵呵
    小小苔花:@大脸猫的胡子长了 说得是:+1:
    大脸猫的胡子长了:@悠悠222 还是价值取向不同啊
    小小苔花:@悠悠222 现代人情商高啊!:smile:
  • 心青梅:越来越精,评论历史名人头头是道,人字难做,名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人
    小小苔花:@心青梅 做人大有学问!

本文标题:孔融之死说情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kx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