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流量增长研究互联网科技@IT·互联网
Growth Hacking|初创公司的助燃剂,却绝非万精油

Growth Hacking|初创公司的助燃剂,却绝非万精油

作者: ddf0d120f72b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20:52 被阅读61次

    这几年不论你一定常听到 Growth hacking,但这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是个 2010 年 就出现的名词,Sean Eills 在博客中发表一篇以「Find a Growth Hacker for Your Startup」为题的文章后,开启了大家对这个新职业的好奇,他在文章里称这群人为「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顾名思义他的目标就是帮助公司找出高速成长的路径。

    Growth hacker 其实是个营销混血儿,他具备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会撰写程序及数据分析,利用撰写程序做出简单的外挂或分析数据找出最能有效提高转换的方法;像是大家所熟悉的 Airbnb 利用在 Craigslist 加载外挂增加曝光及流量的案例。然而在谈最热门的 Growth Hacking 之前,有几个很重要却常被忽略的思考角度与面向,在这里和大家做个分享。

    没产品甭谈成长

    Growth hacking 不只是用来搜集名单,测试点子使用的技巧;在使用者真正看到、摸到、体验到你的产品或服务前,其实很难用任何方法获得实质性的成长。Morgan Brown 在研究了 Uber、Snapchat、Yelp、HubSpot 等十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找到大量用户的成长引擎,并在 Medium 分享他所看到的心得,其中他提到:

    没有产品就不会有成长,因为产品是成长的基础。

    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请先认真把产品雏型打造出来,并且找出它的 Prodect/Market fit(PMF)才能为成长打造良好的火箭发射台。

    A/B Test 不只是调整按钮颜色或大小

    A/B test 是现在许多营销人员朗朗上口的技巧,但决定调整细部的文案或图片来提升转换率前,更重要的是先找出最容易接触到使用者的管道与方法(Macro to Micro),把资源放在最有影响力最关键的地方。每次测试都先从相同属性的变因开始(例如:单地区对多地区、免费对付费等),找出最容易接触新使用者的管道后,再开始考虑 UI/UX 甚至是广告文案及图片的调整;不然只有 100 个使用者还花时间做细部调整,只是让公司更快走向倒闭。



    7 Minute Workout 这款健身 App 在被收购之前达 2 百万下载量,而这却是 AppbotX 创办人 Stuart Hall 拿来做测试的作品。7 Minute Workout 介绍 12 种在家就能健身的运动,以及连续 7 分钟的健身时间,让你在家也可以强健体魄,因为没有设计师,所以 Stuart 直接用色块当作 App 的接口,再加上简单的倒数及语音功能,利用一个晚上将 iPhone 版 App 完成,并设定地区与金额后送审,等待市场验证。

    产品上线后几乎没下载量,所以他开始用一系列的 A/B test 来找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管道与方式。

    最开始想利用社群的力量,所以在 App 内新增了社群分享的功能,而且还寄产品消息给 App 评论论坛,最后社群分享没有用,论坛则石沉大海,推出 iPad 版本下载量也没提升。最后尝试开放了多国与免费下载,让他在三天内得到 21 万下载,在许多国家排名第一还被选入推荐名单,并利用 In App Purchase 测试用户比较喜爱的功能及付费意愿。

    若 Stuart 一开始就找设计师设计 UI 或是做细部功能调整的测试,你觉得 7 Minute Workout 可以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吗?产品的 UI/UX 常被人挂在嘴上,希望产品推出时就有漂亮的使用接口跟吸引人的使用经验或是齐全的功能;但似乎都忘记要先花精神把「人」抓进来,再来才是想办法提高存留率(Retention rate),最后才是设计 UI/UX 或调整广告文案,不然很可能只是在浪费时间。

    内容营销很流行但它不是魔术

    内容营销是现在使用者接受度很高的营销方式之一,但不是将所有信息转贴或整理转述就可以称为内容营销,内容营销主要是透过提供具深度而且有独特见解的内容吸引使用者,比较常见的是文章或是信息图表(Infographic),虽然还是有只转贴文章就得到流量的内容网站(如:Giga Circle)但是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现象,应该没人希望自己的公司跟烟火一样吧。

    ContractIQ 是个帮开发者寻找外包的网站,他们也打算利用内容营销的方式来推广这个服务。除了文章以外他们也想利用信息图表来增加网站流量,他们整理的各地区 App 外包价格得到了相当热烈的回响,在 TechCrunch 得到 2000 多次分享,替 ContractIQ 带来 10 万流量,而且这份报告被下载了 1 万次。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尝试就得到这么好的成绩。



    最开始他们也是提供与 App 开发相关的信息,聘请设计师设计图表,还花了数个月等待时间,可是最后的东西却完全不能用,最后变成自己动手做。他们原本想将作品投稿到 TheNextWeb 跟 TechCrunch 知名网站,结果寄出的信都没响应,有些甚至回复「烂透了」,前面所投入的资源就跟掉到水里一样,完全没有效果。

    第二次要准备信息图表前,他们做足了准备,发现第一次寄信开信率低,所以去上了相关的课程,学习如何写出引人注意的主旨与前言;内容主题从宽且广调整为窄且深,而且不再只是网络搜集数据,改成直接寄信或打电话到各国 App 开发工作室询问价格;最后才将这些努力搜集到的情报整理成信息图表,当然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而且顺利刊登在 TechCrunch 并得到使用者的喜爱。

    不论你想用什么模式来提供内容给用户,请了解好的内容必须认真投入时间,即使这些信息的取得很麻烦,你也要去尝试,套 ContractIQ 创办人 Ashwin 的话

    做这些事可能会很辛苦,但这些努力都会反映在你的成果上,所以千万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因为内容营销不是魔术,而是需要花费汗水与长时间的真功夫。

    Growth Hacking 不是每个阶段都可以用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amli John 在 Medium 写下「Why growth hacking could killing your startup」的文章说明,若新创公司 Growth hacking 使用在错的时候,不但无法帮你带来成长,反而会加快失败。

    对新创公司来说每个阶段的目标、关键指针(Metrics)及该专注的目标都不一样,刚创办最重要的是找出 PMF,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测试、修正,找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产品价值。找到产品 PMF 后才是追求成长的时候,这时重要的是找出成长渠道。前面都做好了才是追求高速成长的时刻。若任何阶段都一昧追求成长,公司只会更靠近地狱。

    这与硅谷知名投资人 Marc Andreessen 认为公司失败的两大主因不谋而合:

    不该冲的时候乱冲;
    需要冲的时候不敢冲。

    综合以上的结论,成长就像是火箭喷发的引擎,而 Growth hacking 就是助燃剂,但是在讨论用哪个牌子的助燃剂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火箭盖好,不然你站在地球上狂点火永远都无法飞上外层空间,等到火箭打造完成就是考虑 Growth hacking 的时机了。

    许多文章都说增长黑客需要营销、程序及数据分析的能力,但这不代表需要这些技能才能做 Growth hacking。其实增长黑客就是要解决公司成长的问题,想办法突破目前的困境,找到新的方法、管道及使用者;不论你想学 Airbnb 写程序外挂在其他网站或是 Uber 利用推荐获得免费乘车金的方式,甚至是到马路上发传单或扮小丑,只要能帮助公司冲出惊人的成长曲线,都是 Growth hacking。

    最后记住 Growth hacking 只是火箭的助燃剂,帮助你飞的得更高更快,但不会因为一次的成长就帮助你获得最后成功,对公司而言必须想办法维持成长,而不是需要时才想到成长黑客,因为 Growth is never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Growth Hacking|初创公司的助燃剂,却绝非万精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wt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