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二十三分,我第三天被冻醒之后,发誓今天一定要把秋裤找出来,把裙子塞到柜子深处,带着这个决定,又蜷缩着身子把头埋在被子里补了一个回笼觉。
再醒来的鼻子尖发凉,瑟缩着伸出手摸到手机,打开墨迹天气,七点一刻的时候,气温是11度,我天呐,怪不得我这全身的鸡皮疙瘩硌的我身上疼。
早饭过后,我自感觉,我要做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没错,是整理衣橱,而且是换季的衣橱。
我以前很喜欢一句话,女人的衣橱当中永远都缺一件衣服,那是男朋友的白衬衣,这句话乍听下去很浪漫,但是一点都禁不起想,因为,一件白衬衣哪够啊。
每次整理换季衣橱这种大工作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当初是为什么要买这样的衣服?”
逛街的时候,眼里就是有它,感觉这件衣服和自己那简直就是天作之合,这件衣服偏偏在那个时候入了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上天所安排的莫大缘分啊。
缘分这种事情,错过了,可就只能是追悔莫及了啊,啥也不说了:“买!”
只是这个买的动作,就在那一瞬间,既有拥有新衣服的满足感,又有觉得自己美了一个度的时尚感,还有付钱的时候认为自己是个有钱人的幸福错觉。
即使那件衣服和自己的缘分不过是蜻蜓点水似的两次三番,但,买了就是自己的,买了就得在自己的衣橱里呆着。
下次再重见天日的时候是换季整理,拿出来怎么看都觉得缘分已尽,老想着现在老娘气质这么好,怎么可以穿这样的衣服。
就像秋天到了,我这衣橱里都是裙子可怎么办,去年的衬衣明明就在面前放着,可还是很自觉的选择了视而不见。
很多女生都有这种病,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倒也不是多有钱,只不过是大多数的女孩子都会根据自觉的经济能力来选择合适价位的衣服,只要能买新的就行,便宜点没什么,反正也没指望着这件衣服传给自己的儿媳妇。
只要换季的时候,可以买!
我把裙子收拾好,拿出那些裤子衬衣外套的时候,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不是发黄了,就是起皱了,有的已经配不上今年的气质,有的配不上今年的身材,就像是去年那个还蛮喜欢的破洞裤,今年穿着,怎么腿上的肉都给勒出来了呢。
没有了新鲜感,没有了期待感,所以也就没有了继续收拾下去的热情。
往后几步,后仰躺到床上,拿出了手机,依次打开了各大网购软件,果然,女装的选项下,都是秋季上新,新鲜感和期待感,一下子都回来了。
衣服都蛮时尚的,或许是模特身材太好,摄影师修图技术太赞,我很想下单,因为太方便了,不过是做一个付款的动作就好了。
但我知道,现在买衣服,还缺了一种感觉,叫悸动感。
因为现在买的衣服太多了,也有钱去买了,所以,在得到新衣服的时候,没有那么小心翼翼悸动窃喜了。
拆快递的动作愈发的娴熟,逛街的时候也没有了小时候那么多的拘谨,但面对新衣服,没有那么多的稀罕了。
我把手机放到床头的桌子上,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微闭眼睛,试图找寻从前的那份悸动。
一直都觉得,我现在对于买衣服和包的欲望,是小时候太缺了。
现在所能够想起的小时候,是一身粉红色的套装,除了夏天都穿,搭配着我的卡尺平头,想想总觉得有很大的违和感。
刚上学的时候我也没有书包,多亏那个时候书少,我每天都会换一个买菜的塑料袋,红的白的黑的蓝的绿的粉的,不仅风吹过来了沙沙作响的好听,连不小心碰到下雨天的时候都会防水。
时间走向幼儿园照毕业照的那天,我穿了一个拉脚裤,一个印着米老鼠图案的秋衣,和一个夏天裙子的外套,脚上自然是红边的环球鞋,虽然拉脚裤和环球鞋是那个时候最时兴的衣服,但我还是觉得,我穿的很寒酸,因为我没有新衣服。
好多女孩子都被妈妈打扮的很漂亮,我很羡慕。
小学的时候穿的衣服都是赶集的时候买的,还得是大集,价位不会超过25块钱,挂在铁架子上,要质量没质量,要款式没款式,但还是很期待。
衣服都有一种劣质的化工制剂的味道,穿在身上都会感觉剌的肉疼,一洗,不是掉色,就是缩水。
每年最期待四个时候,因为这四个时候,可以去县城里买衣服。
过年是必须的,过年是买冬装的时候,不过过完年天气就会暖和一些,这件衣服一般是要留给第二年的冬天。
从寒假开始,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不管谁买了新衣服,那都得炫耀个二三十次吧。
“衣服买了吗?”
“买了啊。”
“快,拿出来我看看。”
大家互相串门,互相看彼此的新衣服,看完之后都得板正的叠起来,装到袋子里,然后再放到橱子里,过年的新衣服是必须要大年初一的那天穿的,大年三十晚上都不行。
初一之前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一遍遍的拿出来看,然后晚上躺在床上想象着自己穿上新衣服之后的美的样子。
第二次是清明,这是买春装的时候,或许再买个薄毛衣。
小时候清明之前都得穿棉袄,我奶奶给我做的小夹袄,都是用旧衣服改的,到清明的时候,已经脏到和抹布似的。
一个很经典的打扮就是,中午热的受不了了,就把夹袄的扣子解开,里面总是会穿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秋衣,后背热的都是汗,前面被风吹的发凉,但就是不能把袄脱了。
所以,每天都在期盼着,清明到底什么时候来。
现在还能想起来的清明衣服,是黑色的喇叭裤,十几块钱的会起球,三十块的不会,而且料子都是那种很柔软的,还有的喇叭裤会在裤脚印上很多小花。
县城开始有了戴帽子的秋衣,不是那种很幼稚的带卡通图案的,款式比较像现在的原宿风,我第一个那样的秋衣是一个绿色的,胸前是一个很大的米老鼠。
毛衣得讲究一个色彩鲜艳,后面是纯色的毛线,前面却仿佛能织出一个小花园。唯一不一样的毛衣是有一年时兴的蓝色的毛茸茸的,穿在身上的感觉就和现在的浴袍那样。
鞋子也不都是白色环球了,我拥有了第一双四季鞋,黄色的,前面的不规则的几何小孔,盘带的,扣子那里是一朵黄色的小花。
第三次是暑假,这是买夏装的时候,考的好能买两套,一个连衣裙算一套,一个短袖加一个七分裤是一套。
裙子我记得有好几条纱裙,以为是芭比同款 ,其实,也不过是染了颜色的蚊帐。记得最高档的是一个土色的棉麻,用别针别了一个洋娃娃,在我那一众土到俗的裙子当中,它别具一格,但没穿几天,就被钉子划烂了。
我伤心了好久,因为那年夏天,我不会再有第二条新裙子了。
第四次是升级开学,这是买秋装的时候。
一般是买一个长裤,然后买一个衬衣或者秋衣。
中规中矩的格子衬衣最多,款式就跟现在优衣库那样,颜色和穿的感觉看起来,和宿舍铺的床单那样。刚开学的时候还蛮热,不管再热,长裤长袖都得穿着。
哦,对,五年级这一年我终于有了一个正儿八经的书包,紫色的,单肩包,放不了几本书,很好看,爱不释手就是来形容这种感觉的。
我在床对面的墙上敲了一个钉子,就把包挂在那儿,每天起床第一眼,就是我的紫色单肩书包。
那一年火了一部剧,叫《红苹果乐园》,大家都不用书包,下课之后女生都喜欢把书抱在胸前,一时间,大家纷纷效仿,我第一次有了书包,但却没有了用武之地。
整个童年时期,衣服实在太少,可我偏偏从小就对衣服有种偏执的可怕的占有和喜爱,小时候的几件衣服,我现在都能想的起来。
看《家有儿女》,小雪冬天穿了裙子,我就把夏季校服的裙子套在了棉裤外边,大人眼中不伦不类的样子,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可美了。
六年级的时候我姐姐结婚,也就是那一年,扎腰带的牛仔裤传入了我的眼中,我暗示我爸爸我姐姐结婚我是不是应该买件新衣服穿上啊,也不用太新,就买个牛仔裤就好。
预料之中,没能如愿。
那时候我衣服很少,但每件衣服,我都很稀罕。
我和衣服的缘分,是从七年级那年出现变化的。
或许是我爸爸那一年赚钱开始多了起来吧,他对我忽然之间就大方了起来,时不时的就给我钱,还都是十块起。
所以,每当周末,我都和我发小,骑着自行车,去县城!每去一次,那必须得买一件衣服。
那个时候有一个连锁店,叫十元包店,顾名思义,就是里面的包都是十块钱一个,最多的时候,我有二十八个。
各个款式,应有尽有,不过这种包质量不达标,加上书也沉,一个包的寿命,都太短。
我的包来来去去的,更新换代极快,不过,那个紫色的单肩包,我一直留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实在是太破了。
关于初中,有这么几件衣服,我印象极深。
三条杠的运动裤,算是低配版的高仿阿迪吧,刚开始的是二十五一条,发展到后来,卖的多了之后,一条也就十块到十五不等。
黑色白杠,大红白杠,大绿白杠,墨蓝黑杠,橙色白杠,白色黑杠,粉色白杠,应该还有,我一下子还列不出来,反正我那个时候差点就集齐所有色号召唤神龙了。十年之后,我不买这种裤子了,我开始试图集齐贝雷帽的色号。
拉裆裤,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那是葬爱家族的周边,穿上就讲一颓废的个性。
料子就是普通的牛仔,一般是黑色,特点是裤裆特别深,有的直接看起来像小沈阳的苏格兰裙裤一样,一走道才发现,哎呀妈呀,这是有裆的啊。
裤子上都是夸张的图案,还有的是用别针别上布做的玩偶。穿这种裤子一般得搭配帆布鞋,就是低配版的匡威,少了那个五角星的logo,最好是高筒的,大红色的最个性。
上身是高领紧身的褶皱秋衣,或者是那种白色的,上面都是褶的白色衬衣,很宽大,走起来像是带风,那种带黑领带的款,要贵个五块钱,特帅气。
磨砂低腰牛仔裤,这绝对是属于当年的高档服装,因为一条裤子总能卖到五十块钱以上,三十多的不行,要不就是掉色,要不就是烂裤裆。
磨砂就是牛仔裤的两条大腿那里,得和牛仔裤的整体色调不一样,发白,最好还能有几条杠,低腰就是裤裆浅,和拉裆裤正好给反着。
女生穿上低腰裤,得搭配紧身大领的秋衣,既露出了锁骨,又露出了腰,外面套个薄外套,艾玛,自己都觉得自己时尚。
哦,对,鞋,黑色的长舌鞋可是流行了好几年,我当然也买了一双,脚后跟那里会凹下一块去,两边很高,前面的舌头得拉出来,鞋带要系在舌头底下。
那年夏天,波西米亚风忽然吹到了我那个小县城,上到五十岁大妈,下到十几岁初中生,一人一个半身长裙,花花绿绿的,走在街上,真的是多姿多彩的夏季啊。
拖鞋得穿那种夹大拇指的,就跟日本的木屐那样,不过就是料子是塑料的,有跟的更洋气,没跟的一般会便宜。
我一个夏天买一双,然后那个夏天,不管去哪里,都穿着这双拖鞋。
冬天的衣服也有一种极难忘的搭配,里大外小和打底裤皮靴。
就跟那股子波西米亚风一样,上到五十岁大妈,下到十几岁初中生,又一次出现了一个统一的装扮,里面是很长的毛衣,外面是很短的外套或棉袄,黑色的打底裤,鞋是长筒靴。
真的是,风靡一时啊。
森马,美邦,以纯,潮流前线,唐狮,该怎么说呢,当时这种店都不怎么敢进去,一件衣服一百多块钱都感觉太奢侈,去这种店里从来不敢问价,老觉得自己买不起。
谁要是从这店里买件衣服,这个袋子比自己的书包都稀罕,装啥都得拿出这个袋子,还得把有logo的那面放在前面。
现在这种店的衣服是有钱也不怎么去买,但当时对于这几个店的向往,现在可以在zara或者拉夏贝尔,小CK之类的找回来。
运动牌子也不过是鸿星尔克,361,李宁和安踏,安踏好像是最贵的来着。
我感觉,初中的时候,是我个人的第一个时尚巅峰。
上了高中之后,学校明文规定的穿校服,我一直觉得学校有病,但我没有治好这个病的药,就我那点小聪明,老师都知道。
所以在多接受了几次不穿校服的惩罚之后,我便彻底的放弃了抗争。
但我可以不穿,我不能不买,买了就跟自觉的放在橱子深处。
大一开学的时候,学校分的橱子,愣是装不开我的衣服,所以四年下来,我的东西一直很乱。没什么值钱的,也不想扔,不过看着就很开心。
大学衣服更多,并且开始看牌子,开始讲质量,开始挑款式。
我喜欢自己穿着新衣服出门的样子,和朋友开玩笑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可以不吃饭,但我真的不可以不买衣服。
说出来我也觉得蛮好笑的,我大一学习网购的时候,真的是为了省钱的。
谁知道,节日一个接着一个啊。
衣服越来越多了,但我却不记得我买过什么衣服了,我对这些衣服,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依赖,我不会买一件衣服放在那里看着非等到某一个时刻再穿,也不会把衣服脱下来悉心的叠好,我觉得,十年之后,我不会像现在这般记得我十年之前曾经买过什么衣服。
悸动这件事情,可习惯总是会有点冲突。
但即便如此,换季了,怎么能不缺衣服,现在,我真的很想买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