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家人。看卦画:一副面具,或慈眉,或怒目,或冷眼。 古人也有人看到了盾牌。
风火家人,烽火佳人,好记。上风下火,风可助火势,亦可用来灭火,那是因为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氧气和温度。古人未必知道物理原理,但古人将“家人”类比风火,可见家人既可以让“火”越烧越旺,也可以将“火”扑灭。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就是氧气和温度;同样家人的“狎”和“怨”也可以扮演氧气和温度,不同之处就看“火”是什么。 家人可以是每个人的后盾,但也可能是伤害我们最深的群体。
长女居上,中女居下。现在很少多子女家庭,可能你很难想象这是一种什么场景。如果你在一个比较传统的单位,请自行联想你身边的女领导和那些职场中处于上升期的女下属,其实她们何尝不是“家人”。
那周易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呵护这个家庭呢?大致如下:
1、家固则无悔。
2、开开心心,不怕困难;嘻嘻哈哈,总要吃苦。
3、言有物,行有恒,交相爱,勿失正;内明则外逊。
如果真认为周易说得对,那就从身边做起吧。
【说明】
1、《第三次浪潮》在总结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家庭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并根据这种变革的规律对信息时代的家庭形态做出预言。读来颇受启发,建议读者参考。
2、“我们其实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孤儿”,当下中国,很多人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促使我们不得不深思什么是家?
(1)汉字“家”源源流长,外面有房子,里面有肥猪,大篆就是如此。既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带有明显的暗示:有房有猪,就是有家了。
(2)农业文明,提倡安定,鼓励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土地是最大的生产资料。以血缘为纽带,人类普遍采取家族群居的生产生活形态,单独的个体很难生存,对家族的依赖形成了“家国”文化的典型特征。“世外桃源”、“田园牧歌”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乐土。
(3)商人,原本是殷商遗民,自身就有重视商业文化的传统。殷商被周朝替代之后,商人成为亡国之民,受到歧视,绝大多数人颠沛流离,只得以经商为业。传统文化重农轻商,既有客观经济基础,也有来自群体的歧视打压。其中商人没有固定居所,没有土地财物做为依凭,也自然就缺乏雄厚的家族组织做为个人发展的后盾,更谈不上获得统治者的信任和提拔,“商人重利轻别离”,对商人、商业的歧视已经转变为汉民族的群体潜意识。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商人都是以子弟耕读传家、弃商从文、弃商致仕做为改换门庭的重要标志。
(4)工业文明,提倡自由,鼓励公平竞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产消费模式,能源、矿产和科技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商业成为工业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新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农民从土地上被剥离,转变为城市工人和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大的家族失去了地缘的联系,更失去了对家族成员提供庇护的条件资本,走向不可避免的瓦解,一夫一妻两个孩儿的小家庭模式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流。“努力工作,享受生活”成为工业文明下的标准座右铭。
(5)农业文明强调修身,因为在家族内部,个人的品行声誉直接决定了他的地位和角色,一旦被家族所抛弃,个人在社会上几乎无立锥之地。而家族的稳定和效忠也有助于中央政府的安定,“在家为孝、在朝尽忠”的伦理标准也就顺理成章了。修齐治平,在农业文明,就是普世价值观。
(6)工业文明强调实力,个人的品行声誉让位于其对单位或社会的贡献价值,修身让位于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家庭的破裂和重组,无关个人的职业发展,仅是夫妻间的私人感情契约。强调科教兴国、法治立国、契约文化,对外强调扩张,采取多种形式的能源、矿产、资本、人才的掠夺,对内强调民生,推动社会化福利保障政策,成为了工业文明下,各国一致的选择。
(7)问题首先出在“幸福”问题上。工业革命已近四百年,但关于人的“异化”的讨论就有两百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促进精神上的“快乐幸福”,我们每个人不过是社会大生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单位并没有自觉地替代家族的角色,而是变成了相互利用的交易市场,家庭变得冰冷和市侩,个体价值并不能在工作中获得体现,感官上的愉悦实现不了心灵上的慰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投入宗教的怀抱,希望通过宗教找回人的尊严。
(8)问题还反映在“可持续”问题上。核武危机、能源危机、矿产危机、精神危机和恐怖主义频繁地敲响警钟,预示着人类社会似乎并不是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接近崩溃的边缘。到底什么才是理想的未来社会,越来越迫切地要求人类去思考、去回答。
(9)“修齐治平”,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已经不再是今天的普世价值观,但人们想从传统文化中,找回那个越来越远的“家”。
3、一千年前,中国有一位硕儒,给我们留下了四句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先生在写下这四句的时候,是否也和今天的人有共同的忧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