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敦煌简友好文互动专题庄子文汇辑录简友广场
《庄子•大宗师》之二十,宗师和圣人的不同道路!

《庄子•大宗师》之二十,宗师和圣人的不同道路!

作者: 读史明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22-11-30 20:31 被阅读0次

【读经典】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

简单翻译下:子贡问到“那先生将遵循什么准则呢?”孔子回答“我孔丘,乃是苍天惩罚的罪人。但即使这样,我仍将跟你一起去追求至高无尚的道。”

子贡曰:“敢问其方?”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简单翻译下:子贡继续问“请问用什么方法追求道呢?”孔子回答“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争相投水的鱼,掘地成池便给养充裕;争相求道的人,漠然无所为便心性平定。所以说,鱼相忘于江湖里,人相忘于道术中”。

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简单翻译下:子贡说“冒昧问下畸’的问题”。孔子回答“所谓畸人,就是不同于世俗而又等同于天然的人。所以说,自然的小人是人间的君子;人间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

【谈心得】

子贡听后就问:“哪老师你是在方内还是方外呢?”孔子就说:“丘,天之戮民”,就是说我是受到上天惩罚的人,意思就是说我是被困在方内的人。

但是孔子堪称方内的大宗师,他接着说“虽然,吾与汝共之”,就是说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愿意和你一起去追求那个大道。

孔子的回答和明确,也很坚决,充分展示了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知道身处俗世之间难免困顿,但是也要尽力追求世间大道,这也成为历朝历代、仁人志士修身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们看庄子其实是不反对儒家学说的,甚至还赞扬儒家的很多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奋斗精神,和道家恬淡自然的情怀也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了中华五千年的熠熠生辉!

子贡接着问:“那用什么方法去追求大道呢”?孔子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这是个浅显明了的道理,鱼在水里头才能逍遥,人在道里面才能逍遥,“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孔子在这里阐明了修行大道的总原则,“无事而生定”永远没有事才能有道的定力,当然没有事不是说什么事也不做了,而是说心里没有这些生死贵贱、善恶对错、大小方圆等种种表象,这和佛教里修行禅定的功夫是一样的。

心里没有俗世的种种景象,久而久之面对任何事都能平定对待了,这是道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简单了,一代儒臣曾国藩就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逐步抛弃心中的念想,在大厦将倒的晚清彰显出卓越的定力。

所以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是在江河湖泊中才能逍遥,人只有在自然大道里才能真正的逍遥!

子贡最后又问:“那些奇怪的人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像孟子反、子琴张这样的方外之人“畸于人而侔于天”,就是说他们和普通的凡夫不同,他们和和道站在一起,与天是平齐的。

“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那些在天看来推崇仁义道德、伦理教条的人都是小人,在俗世的人看来却都是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相反那些没有德礼、义法境界的人,俗世的人都把他们当做君子,但在天看来却都是小人。

我们知道君子是儒家一生的追求,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为了成为君子,而做的一些列引导和约束,庄子在这里再次说明,只有离开这些东西,达到无所牵挂的无为状态,才能觅的大道。

所以在真正的大宗师看来,孰为君子,孰为小人已经不是道体要思考的问题,反倒成为迈向逍遥境界的羁绊,宗师和圣人终究走的是两个方向的路!

相关文章

  • 《庄子•大宗师》之二十,宗师和圣人的不同道路!

    【读经典】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 简单翻译下:子贡问到“那...

  • #每日阅读#《禅说庄子—大宗师》

    《禅说庄子—大宗师》 今日行动:《禅说庄子—大宗师》读完1h 1min输出 今日分享:“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

  • 同读《庄子》第十五天/“道”之化身——“真人”也

    庄子“大宗师”其实就是讲的一代宗师,也就是得道高人。所以,我以为庄子所说的“真人”也就是得“道”之人,也就是大宗师...

  • 豨韦氏

    传说中的古帝王名,称为“狶韦氏”。初见于《庄子》的《大宗师》、《知北游》、《外物》等篇。《大宗师》篇历数古今得道之...

  • 2019-05-09

    《大宗师》5.9 忘却,才会拥有 今天读到《大宗师》的第四天,慢慢的庄子在这些文章中...

  • 《庄子•大宗师》之九,大宗师的道行和踪迹!

    【读经典】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简单翻译下:道是...

  • 读书笔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 内篇 大宗师》

  • 庄子不装(安读《庄子》第六篇)

    内篇之六《大宗师》 《大宗师》共分十章,主旨是提出要以大道为师的思想主张。 在本篇第一章的开篇,庄子马上就说只有认...

  • 《庄子•大宗师》

    《庄子•大宗师》云: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之能登...

  • 庄子,大宗师

    疑始, 参寥, 玄冥, 於讴, 需役, 聂许, 瞻明, 洛诵之孙, 副墨之子。 如何解此几词, 非一朝一夕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大宗师》之二十,宗师和圣人的不同道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tj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