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岛主必赞
读《经典常谈》收获

读《经典常谈》收获

作者: 洱总妈 | 来源:发表于2024-05-03 16:15 被阅读0次

这部书作者是朱自清,写于1942年,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十三篇。全书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重要经典,简洁精辟,通俗易解,是一本难得的系统认识中国古典传统核心文化和文学的基础读物。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第十二篇诗的发展历程: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这种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北宋太原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合乐的和不合乐的歌谣,以及模拟之作,成为《乐府诗集》;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

直到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练一路,试验这五言体的便多起来;而最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旧传最早的五言诗就是《古诗十九首》。到唐为止,这是五言诗的标准。

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氏父子三人是文坛的主持人,他们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词,尤其在五言诗上下功夫。但真正奠定五言诗的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陶渊明、谢灵运应时而出。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这种形式与题材的新变,一直影响到唐初的诗。这时候七言的乐歌渐渐发展。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南北朝民歌中,五言四句的谐调最多,影响了唐人。李白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但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杜甫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晚唐诗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王禹偁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散文化到苏轼便发展到了极致。南宋的三大诗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是从苏轼的江西诗派变化出来的。

向来论诗推尊唐以前的五言古诗是诗的正宗,唐以后的五言古诗,虽有变化可还是诗。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只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一味刻画,多用俗语,拗折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但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诗歌发展各朝各代均有优点和缺点,只要求新、求变,便都是进步。

相关文章

  • 读《经典常谈》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10月份读完的第一本书。 自9月份开始翻这本书,前后翻了两遍,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是一本古代文...

  • 读《经典常谈》

    我了解朱自清先生是他的散文,除了教科书,我还买过他的散文集。买这本书我以为又是散文集,但不是的。 本书是十三篇文章...

  • 读《经典常谈》

    八上开始新的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因为好奇,先买了本电子书,和《红楼梦十五讲》混着看。所谓混着看就是一会看看《经典...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二)

    诗经第四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誌)”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原来如此呀?那诗也可写作“誌”...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有感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 就在教人见识经...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三)

    三礼第五 礼之三本: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一)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子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

  • 师生共读《经典常谈》

    经典润泽生命,阅读点亮人生。新的一年,我们要努力做一只勤快上进的读书兔!图片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丰富大家的...

  • 经典常谈

    佩弦的《经典常谈》共十五章,前面十三章分别介绍《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四书,《战...

  • 经典常谈

    朱自清 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仓颉造字 2,周易 讲究阴阳五行八卦 易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解释周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经典常谈》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xf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