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读书建筑圈
小型书单 | 我的古建筑读物

小型书单 | 我的古建筑读物

作者: c74a5232570e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14:59 被阅读66次

    『文 | 拾壹啊』

    一年来陆陆续续地读了一些建筑方面的书,古建筑方面最多,筛选出来八本,从我自己的阅读感觉上判断的适合外行人来了解这个领域的书,与大家分享。

    非常系统的古建筑介绍,分别从神灵的殿堂、帝王的国度、众生的居所三个角度入手,选取的都是非常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实例剖析,每个例子后面还都配有延伸议题,好像课本上的课外延伸阅读一样,帮助理解“这一讲”的内容。

    文字偏简洁,非专业读者读起来并不费力,易理解,对术语也在书尾搭配了术语词解一起食用,可以说十分贴心了。

    最最让人惊艳的是配图,每一页的配图都至少占据了一半的篇幅,照片上看不出书有多大,其实这本书有16开406页,可想里面有多少的配图。

    而且重点不在于黑白还是彩色的照片插图,是作者手绘的鸟瞰图、细节图和剖面图,是每一个例题都会配一幅的手绘图。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的每幅手绘插图都在不起眼的地方写着作者的名字“朗”,这让我想起明代著名的琢玉巨匠陆子冈也喜欢在自己的玉雕作品上落下子冈款,所以在看图的时候就不自主的去寻找作者把名字落在了哪里。配图上放了几幅书中作者手绘的插图,可以感受一下。

    借用豆瓣上一位书友的评价,这是一本“写的比拍的好,画的比写的好”的书,可细读。

    这一本的范围就广了很多。从四合院到紫禁城、从兵马俑到清陵、从皇家园林到院落住宅的方方面面建筑问题都几乎覆盖到了,而且虽然是专业领域书籍,但并不难理解。

    除了文字方面的内容,书中的配图也都非常丰富细致,不光有实景图,还有很多绘图,对理解文字内容都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楼庆西是梁思成的学生,书的最后一讲是“梁思成与中国建筑”,单独介绍了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贡献和意义。

    这本书可以作为对传统建筑初步认知的开始。

    最早看单士元的《故宫营造》一书时了解到宋代《营造法式》,就一直想入手这本小册子,过程可谓费尽周折,但最终买到了作者王南的签名版还是非常满足了。

    本书以梁思成对《营造法式》一书的研究为线索,结合了前人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通过蓟县独乐寺、正定兴隆寺等一批古建筑,详细介绍还原了《营造法式》这一“天书”中的概念。

    作者文笔轻松,思路清晰,虽然知识量很大却很容易读懂,也许是最好的《营造法式》“科普”读本了,小小一本,排版舒服,也便于携带。

    一幅过目难忘的配图是隆兴寺摩尼殿观音,除了其神态坐姿,背景世界与那头迈步小白象也令人印象深刻,难怪鲁迅先生会特意购买此像的照片立于书桌案头了。

    书尾有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古建筑测绘工作现场留下的照片, 以及“爬梁上柱的本事特别大”“一进殿堂两三下就爬上去了”,可以想见当年营造学社一干人等多么刻苦卖力,我们就会明白他们何以在学术上取得如此成就了。

    个人层面最喜欢的一本。

    我个人是排斥读汇编而成的书的,这本书下单前功课没做足,买来才发现也是汇编的,所以开始读的时候期望并不高。但读完感觉却非常不错,汇编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内容有交叉重叠等问题在本书里体现的比较少了。

    书中对建筑专业知识没有涉及很深,多数是梁思成先生对于建筑的理解与思考,对于建筑研究的理论,以及他与林徽因走访各地古建的实践。因为每篇的篇幅都不长,所以没有在大型的宫殿式建筑群上花费太多笔墨,转而对木塔、砖塔、桥等相对小型的建筑的体系、风格、细节有了较多的介绍与描述。

    汇编的时候不光选了建筑物本身的文章,还有建筑师、建筑书籍、北京城的发展、探访古建筑“旅行”等方面的文章,丰富内容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可读性,让非建筑专业的我们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读到这句话时真是湿了眼眶,所以这是一本适合做入门但又不要太早去读的书,要不会因为不能完全理解而错过书中的那些美好。

    书中配图极其精美,可以说是细致与美的化身了。

    这是一本梁思成先生英文文章的汇编,中文部分是后来又翻译而来,特意买了精装的珍藏本,想收藏。

    内容基本是概要性的论述,适合人群很广,梁思成先生用跨越古今的方式试图回答什么是中国建筑,在一片荒芜中整理出一套脉络不是个容易事儿,当年营造学社真的是下了苦功夫。

    相比文字,最让人惊艳和心动的是《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上林徽因女士的签名和一幅幅梁思成先生的手绘图。

    这本书像是一位老人家在故宫中走走看看又谈谈的感觉,琐碎,细致,但也充满了时代特色,不过还是本着对学问和历史负责的精神表达了学术研究。

    不仅包括了故宫的建筑、格局,也介绍了明清时期相关的历史,还介绍了王府、天坛等,内容并不深奥,作为普及读物非常好,既轻松,又有知识。

    也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就是配图,嵌入得很突兀,且质量不高,这是非常影响阅读体验的。

    如果说《穿墙透壁》是从宏观角度切入介绍了中国经典的古建筑,那么这本书就是从微观的视角着手,从建筑装饰的起源与发展、表现手法、民族传统和地域时代特征几个方面详详细细地中国各地古建筑的外饰类别和特点,小到一个门环、门钉都有图片加文字的对比讲解。

    语言、内容都是浅显易懂,非常好读,配图仍然丰富且精彩,选图也多采用了叠排的方式,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其特色。

    也不是没有可以吐槽的地方,书中多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情况描述出来,但却缺少具体的区别阐述,例子多、点题少,容易越读越乱。

    虽说有一个这么大的题目,但主要介绍的点还是长城,介绍长城的发展很详细,另外还有古塔、古桥、古亭相关,是这方面入门了解的非常不错的选择。

    史料丰富,装帧高分,排版略差,配图还是个短板。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型书单 | 我的古建筑读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o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