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驩,齐国著名门客。何谓“食客”?我们也称他们为门下食客,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大人物门下都有很多有本领的人才,他们聚集在名士之下,为其出谋划策,但他们的起居生活,这些大人物也要照顾到位。
冯驩呢,是齐国赫赫有名的名士,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门下的一名食客。此人出身平凡,就是齐国的一个平头老百姓,但是,诸位,一定要注意,老话讲,高手在民间,冯驩的智慧绝对超过常人,不信咱们往下看。
冯驩来到孟尝君门下并没有得到重视,门客在孟尝君这里也分三六九等,冯驩属于最低级的一类,吃的穿的非常差。那么冯驩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境遇呢?这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用很奇葩的举动让孟尝君对其引起了注意。古人有毛遂自荐,而冯驩对剑当歌也是历史经典,他通过对长剑唱歌形式,表达自己没有得到重视,吃得差,穿的差,交通形式差,孟尝君也是豁达之人,每次冯驩对着长剑唱一次,他的境遇就随着改变一次。
冯驩对剑当歌
后来冯驩的境遇改变后,他也没再对剑当歌了。这里我们也看到孟尝君的一些珍贵品质,孟尝君很惜才,如果换做别的贵族,早就把冯驩这种看似奇葩或者无理取闹的人赶出去了。但孟尝君却很好脾气的满足了冯驩的要求,而在后来冯驩确实是帮助孟尝君不少忙。
冯驩烧毁债券
首先,第一个忙就是解决了薛地的债务问题。薛地这个地方,孟尝君曾贷款给了很多百姓钱,但是这个区域老百姓还是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按理说这个事儿是个烫手山芋。但是冯驩处理的非常迅速,他并没有收钱,而是当着薛地老百姓的面烧毁了这些债务。这一招看似孟尝君损失了很多钱,但是却赢得了薛地百姓的心。后来孟尝君失宠后,宰相的位置丢了,就是薛地这个地方成为了孟尝君的安身之地。从这儿我们看出冯驩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物,他确实是看的很远,很深层的东西。
还有一个地方冯驩的大智慧体现的非常到位。我们知道孟尝君落魄后,大批孟尝君门客都散去了,等到孟尝君从新权利在握的时候,这些门客就又都回来了。孟尝君很气愤,想唾弃这些曾经走的门客。
冯驩却劝孟尝君不要这么做,冯驩认为这些门客做的并没有错。富贵友多,贫贱友少,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而且这个时期正是用人之际,你赶跑他们谁为你干活,再者说你如果仍像以前对待这些门客,还能捞一个大度的好名声。
自然,孟尝君是听冯驩的,还是很好地对待这些已经走的门客。
冯驩后来的结局怎样呢?史料记载的不多,在一些史料记载,说冯驩最后到了秦国的一个腹地,潜心教书了。总之,冯驩的智慧在那个时代确实非常耀眼,是一个很有远见的谋略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