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道学真情诗文实修理法精选
[生命哲学初探]感悟[中]之德性(转载)

[生命哲学初探]感悟[中]之德性(转载)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05:40 被阅读4次

    作者:明空如月

    2017-09-29 12:11 · 字数 4131 · 阅读 224 ·  生命哲学

    感悟[中]之德性【原文链接】

    因一位简友以[中]为修行切入点,今天早上在静坐中特意体会了一下[中]所具有的德性,现大致整理如下。

    《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由此可见,在儒家修行中,[中]至为重要。

    喜怒哀乐,皆由心而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说的其实正是心的本体。

    那么,当我们的心处在[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时,即是[中],这个[中]是生命的根本,是修行的根本,是成圣成贤的根本,是内圣外王的根本,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为什么[中]是所有这一切的根本呢?

    言语不如行动,练嘴不如练心,我们不如直接将自己的心调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态,然后去观照和体悟这个[中]态,就会发现[中]态之心所蕴含的美好品质。

    1、[中]之[静]德;

    [中]是静的,如果你不能静下来,是无法体会[中]这个状态的。当你静下来,将全部的注意力从外面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不起任何情绪,也不思考任何问题,而只是专注于体会自己的内心,那么就可以进入[中]的状态。

    当你能够安住于[中]的状态中时,就可以去更加深入地体会这种状态。你会发现,[中]的状态,的确是静的,静,是[中]本有的品质。

    2、[中]之[净]德;

    当心处于[中]的状态,是没有杂念的。如果还有杂念,那么就说明[中]的状态还不够深,还不够稳定。当你能够深稳地安住于[中]的状态,那么你会发现,[中]是一种无杂念的状态,“守中”也是一种念,但这是精进修行的正念,除了“守中”这一念外,没有其它妄念。这即是[中]之净德。净,同样也是[中]本有的品质。如果起了妄念怎么办?不要理它,继续“守中”即可。你总是不理,妄念也就越来越少,乃至绝迹。妄念绝迹之后,[中]之净,即可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3、[中]之[清]德;

    当心深稳地安住于[中]的状态时,对[中]所本具的静与净,是可以清清楚楚地体会到的。如果不能清楚地体会,说明心要么被妄念带跑了,要么昏昏欲睡了,那么这就已经不再是[中]的状态了。

    当你能够清清楚楚地体会[中]的状态时,才是[中]的状态。清,是[中]本有的品质。当你仔细地去体会这种清清楚楚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的确如此。

    4、[中]之[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最高的智慧,在于使[明]这种德性在自己的生命里真实地显现出来。前一个明字,不仅仅是明白的意思,明白而做不到,等于不明白。真正的明白,既要理上明白,也要在实修实证以及日常行为中如实展现出来。后一个明字,即是指生命本有的智慧,不是指后天学习的经验知识,而是指能够学习知识的那个智慧的根本。

    当心深稳地安住于[中]的状态时,心,不仅可以反观自己,还可以观照身心内外的一切。身心内外所发生的一切,在心中明明白白地显现,但心却处在[中]态中并未动摇,一切显现自生自灭自来自去,心可以明明白白地知道,这种明明白白的知道,即是[中]之明德。明,是[中]本自具足的品质。

    将心之明德,作用于心自身,即反观自心之明德,能够真实地体证自身的明德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即是明[明]德。

    阳明先生言:此心光明。其中亦有此义。

    5、[中]之[安]德;

    修行人常说,万事无求,只求心安。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求的亦是安心之法。

    当心真实无伪地体证到静、净、清、明之美好品德本自具足的时候,心即可自安。

    其实,当心处在[中]态时,必定是[安]的,心不安的时候就会上下忐忑,如何能安住于[中]态呢?

    处于[中]态心自安。这是自发之安。当明白了静、净、清、明本自具足时,即可彻底安心,这时的安,是自觉之安。

    其实之前以及之后说的每一个[中]的德性皆是如此,皆有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自发尚属“无明”,自觉即为“智慧”,观察体会的过程即是觉的过程,确认本自具足明白无误即是悟。逐渐明白即是渐悟,突然明白即是顿悟。

    6、[中]之[宁]德;

    宁,是安之深化后的表现,深久不动之安,即是宁。

    宁德,亦是[中]本有之德。

    7、[中]之[祥]德;

    心安宁了之后,大道的能量就会自然地向我们的心里汇聚,当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大道的能量后,这种能量就会自发地洋溢散发出来。

    这种能量是清净的,是光明的,是吉祥的。

    [祥],是[中]在能量显现方面的美好品德。

    当我们的心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不离[中]态时,清净、光明、安祥的能量即会自然地充满身心并散发到我们的周围,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自然状态。

    雪漠老师说,禅,是安祥的爱。

    这样的生命,即是禅的展现。

    8、[中]之[和]德;

    安祥的生命,已经获得了内外的圆满,所以不会去侵略他人,体现在与人交往方面,即是和。和,是[中]态之心在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关系互动中所体现出的美好品德。

    《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内中外和,即可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天地清明,风调雨顺,万物欣欣向荣,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看似与自己无关,但这一切其实正是外感内应的结果。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儒家以[中]为修心之根本,以[和]为行为之尺度,真的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或有朋友说,既然[和]为[中]本有之德,为何《中庸》中却将中、和分开定义呢?(《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其实并无矛盾。

    儒家学问并非只有圆满达到[中]的人才能学习应用,对于百姓日常生活而言,喜怒哀乐发而有节,符合法度,不过分,即已是和的精神表现。不专注于修[中]之人,以和的态度对待一切,即已经开始向[中]走近。这正是儒家的智慧妙用之所在。而对于专注于以[中]修行的人来说,和,自然已经涵盖在其中,守[中]之时和即自在。

    9、[中]之[平]德;

    当我们的心能够自然地安住于[中]态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中]态正是心灵最真实自然的状态,而每一个人的心最真实自然的状态皆是这种无二无别的[中]态。也不仅仅是人类,只要是有心灵的生命,其心灵最真实自然的状态皆是[中]态。这[中]态之心为所有生命本自具足,这即是所有生命的大平等。

    佛陀觉悟时说:一切众生皆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当我们安住于[中]态之心,就可以体悟到佛陀所说真实不虚。

    10、[中]之[常]德;

    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难道[中]会有[常]德吗?

    其实,佛亦说过,涅槃寂静,有常、乐、我、净四德。

    您不妨在[中]态之心中体会验证一下,[中]态之心是否具备这四德。

    先说常德。

    当我们处于[中]态之心时,可以去深入、专注地体会一下这个[中]态之心,是有生有灭呢还是无生无灭?是有来有去呢还是无来无去?

    如果您真实地体会到了原来[中]态之心真的是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的,那么就可以确定无疑地验证,常,的确是[中]本有之德。

    有朋友说,那平时我们不在[中]态时,[中]不是灭了吗,不是去了吗?

    那好,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哪种才是真相。

    当我们起了念头、情绪,可以有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跟着念头情绪跑了,一种是继续守中。

    如果您跟着念头情绪跑了,那么只能说你的注意力离开了[中],就像你看电影时,荧幕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你根本看不见荧幕的静止不动,你只看见了电影里鲜活的人事物。可是不动的荧幕何曾离开过呢?

    如果你继续守中,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了。

    这时你会发现,念头、情绪犹如电影一般,虽然形象鲜活,却没有真实的本性,如梦幻泡影一般。

    只要你愿意下大决心去实修体悟,一定可以亲自验证[中]之[常]德真实不虚。

    乐,其实我们在之前已经说过了。佛陀所言涅槃之乐,为清净之乐,为清明之乐,为安宁之乐,为安祥之乐,为祥和之乐,为和平之乐。这些乐,皆为[中]所本自具足。

    我,即真我之意。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的[中],即是儒家之[真我],即是儒家之[如来],名虽不同,所指相同,皆是指我们心灵的本体——真心。

    净,在前面也已经说过,这里再补充一句。

    净,是本净,并非是有分别的垢净之净,而是超越这些分别后的本净之性德,即《心经》所言“不垢不净”。

    11、[中]之[朴]德;

    按说,对于修行而言,[中]之十德(净、静、清、明、安、宁、祥、和、平、常)已经基本足够,何需多言[朴]、[素]二字?

    呵呵,既然您已经读到此处了,不妨再多看几行,或许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朴,本指未加工的木材。素,本指没有染色的丝绸。

    老子在《道德经》中十分重视“朴”、“素”,有多处论及,此处不赘。

    朴,于修身而言,即[无为]之意。

    当我们的心合于[中]时,即可自然扫除各种机心造作,归于朴素无为。

    同时却也可以自然应对各种事务,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雪漠老师常言,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精进做事,同时对结果随缘。即是此意。

    出世之心,即[中]态之心。对结果随缘之心,亦[中]态之心。

    无为之朴,亦为[中]之本自具足的品德。

    在这里,即可见到儒家与道家的相通之处。

    前面,已经说到了佛家与儒家的相通之处。

    圣人之心皆同而随众生根机施教,各做方便耳。

    12、[中]之[素]德;

    素与朴有何不同?

    朴是不减。加工木材必去掉不适合使用的部分。

    素是不增。丝绸染色必增加新的颜色。

    朴素皆是无为,而强调的重点不同。

    朴,是指我们的本心不需要减去什么,也无法减去什么。

    素,是指我们的本心不需要增加什么,也无法增加什么。

    修行,只是守住朴素之本心即可,也即守住[中]态之心即可。

    但是,如果还有[守]的想法,还需要去[守]的话,那就还不是至境。

    不守而自守,不守也无法分开,心已经彻底转化,[中]已经成了主宰,念头、情绪这时已经化为了[中]之妙用,这时的心,才真正复归于朴素之心。

    朴素之心,至为平常,至为清明,不张扬,不显耀,和光同尘,与万物同化。

    朴素之德,为[中]之至德,圣人之言,不虚哉。

    写到这里,深为自己生于[中国]而庆幸,深为自己得遇儒释道三教圣人之言教而庆幸。中国,这个[中]字竟然蕴含了如此深厚的文化精神,以[中]为国号,不正是圣人们希望我们不要忘记[中]为身国天下之大本吗?

    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皆以[中]为根,从[中]而来。当今之时,中华文化已开始在世界上显现出广博而深远的影响力,吾辈更当牢牢把握[中]之根本,从自身做起,从自心做起,归于[中],守于[中],融于[中],化于[中],用于[中],以[中]的德性芬芳滋养身心和家庭,并随缘传播给世界,这样方不负生于中国之因缘。

    2017.09.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明空如月_QD:这篇文章,当时其实就是写给您的😄
        石竹:@明空如月 嗯 ❤❤❤
        明空如月_QD:@明空如月 加油🌹🌹🌹😄
        石竹:@明空如月 嗯 能明白 所以我得倍加珍惜 🙏🙏🙏 从这您这篇论述里,不仅得了真言,明确了方向,更知自己所在的初级阶段,以后修行路还长。
      • 薇言大义:何为世界,吾心即是!
        石竹:@薇言大义 是呀, 所以古人说,致中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石竹:这是如月老师一年前的文章,现在读来,还是意味深长...

      本文标题:[生命哲学初探]感悟[中]之德性(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zc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