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056cae96a485aeb0.jpg)
近来为一部《平安经》,网上网下,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以致把作者都闹得下了台,估计斯人还会麻烦不断、无法平安。
一部本愿天下无灾、平安吉祥的著作,何以没能给世间带来祥和,还给本来闷热不堪的苦夏带来躁动,最终给作者带来不平不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d77e1ef7565a065a.jpg)
首先是作者心态不平。博士、博导、教授、高干,应该知道这样的书可以写,可以家庭、朋友间内部交流,跟大家结缘相送,让大家每日诵念、祈祷平安,但绝不可出版、更不可非正常出版;出版了,也不可高价出售,更不可搞什么诵读会甚至让媒体、学着竞相吹捧来助销。作者有学问又有官位,应该属于当下社会不缺名不缺利之人。何以会蠢到搞这么一部去空前绝后的奇葩著作,去赚取名利?只能理解为其心态不平,想锦上添花,多赚点合法的银子花花,弄个高一点的官位玩玩。所以,一部《平安经》横空出世,淹没了本有的祈愿平安的初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bd3457c51e326b01.jpg)
其次是友朋其心不安。大伙儿看着作者有才有学,但还是正厅,家庭也不是非常的殷实,有些不安,想用特殊的方式帮帮他、助助威。说不定还能从中得些好处、分些提成,也算是利人利己、两全其美。于是乎赤膊上阵,办朗诵会,读的情真意切、动人心扉,听的热泪盈眶、掌声如雷;写书评,写的绞尽脑汁、天花乱坠,读的醍醐灌顶、如梦初醒;销宝书,买的倾囊相够、可惜钱少,卖的兴高采烈、数钱数得手抽筋。各取所需,看似心安了,但不过吃了救心丸,暂时缓解。这不,利人利己不到,反而害己害人,心更加安不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0687ac1ca0182e16.jpg)
再就是著作内容不经。经,本指织布上的纵线,与“纬”相对。有经才有纬,引申为主要的、恒常不变的东西,故可奉为真理的经典亦称为经。孔子的论语都不敢称为经,只有万经之首的《易经》和万经之王《道德经》才敢称经。《平安经》以经名之,应是妄称。一不明心,二不见性,作者何敢称经?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妄自尊大,以××平安即称为经,只能说是荒诞不经,故而徒取其辱。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9855b81a6bd63135.jpg)
平安经不平安,究其根本是不识道德。疏离大道这生命之源,心灵被名利深度污染,离道悖德,岂能平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a3b5c3eeb46c0ad3.jpg)
怎样才能平安?
不是写写念念诵诵《平安经》,而是好好读读《道德经》。厚德载物,名也好利也好,必须有厚德承载。而要有厚德,当识道德。而要识道德,必读《道德经》。
读了《道德经》,心会渐渐平,超越二元对立,少些虚妄分别。彼此同为大道之子,同根同源,同体同身,岂有二身?如此心自平等,岂有你我之别、对立之为?财富再少、官位再低,淡然以对,夫复他求?心平自然安。安于当下,不贪不占,不争不夺,吉祥如意,无祸无灾。此时写与不写平安、读与不读平安,决定平安,0到100岁平安,中国及世界各国平安,地球同全宇宙平安。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专讲平安,其实《道德经》全经就讲的平安二字,大家不妨好好读读,或许可得岁岁平安、处处平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46994/a49b1e4915864be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