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工作室共读书这本书的名字很有意思,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竟然以为它是一本童话书或者绘本,这源于我的固定思维。
插图《月亮与六便士》这个名字中,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或者说欲望,六便士大概相当于人民币六毛钱,就是深陷在泥里,基本上掉在地上,你都不会弯腰去捡的那么一点钱,但它象征世俗的生活。
作者把世俗生活用六便士比喻,也用一种隐喻内涵了与自己伟大的理想相比,世俗生活完全可以弃之不顾,而事实上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本书,因为他给了每个人看见另一种人生的机会,在读完之后你一定会有所获得。
银行家查尔斯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幸福,但突然有一天他离家出走,说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绘画梦想,这个行为震惊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追求月亮的人
这就是久负盛名的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故事就是这样,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中年男人,抛妻弃子,一定要画画,为了画画几乎丧失人性,身边所有人都因他而不幸,他自己也悲惨死去,不过最后他的画竟然成功了。
对于查尔斯这个人有人崇拜他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勇敢追求,说他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但更多的人会大骂他是一个十足的渣男,为了自己的欲望,竟然干出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人不值得被原谅。
其实,我们要学会辩证看问题,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查尔斯这个人,阅读文学作品原本就是各花入各眼,我们总要从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共鸣。
毛姆被认为厌女,因为他笔下的查尔斯发表过这番宏论:我不想要爱情,我没时间谈情说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我想要一个女人。我无法克服欲望,但我憎恨它。欲望禁锢了我的精神,我期待有一天能从全部欲望中挣脱出来。我懂得情欲,那是正常和健康的。而爱情则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才没有耐心成为她们所要求的伴侣。
这段话会让人对查尔斯恨的咬牙切齿,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作者时代背景下的男人们的观点呢?在欧洲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理想的出现就是对现实的挑战,人们厌倦了这个社会,厌倦了虚荣甚至虚伪,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桃花源,所以他们对查尔斯是有爱也有恨的。
当崇高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是妥协还是坚持?
这个问题很难有唯一的答案,我相信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会选择与现实妥协,毕竟诗与远方相比,我们还是要立足现在。但我们国家有很多为了理想而坚持走下去的英雄,比如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等等,他们是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人。但是和小说中的查尔斯不同,查尔斯追求理想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失去道德底线的追求却是让人不耻,我们不能以伤害别人为自己的欲望做牺牲品。
一个英国的小职员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决定会带领他走向什么样的命运?
我们必须承认艺术家是疯狂的,就像梵高。在人们看来查尔斯的决定是疯狂的,疯狂可以给他带来成功,但成功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命运也是悲惨的。
他像一个流浪汉一样,过得并不好,做经纪人时,他穿着整洁体面,可是现在,红色的胡须没有修理,变得乱糟糟的,头发也像鸡窝一样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他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但他并不在乎吃穿,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心画画,他甚至不在乎自己的画能不能卖出去,不在乎自己能成为几流画家,他只想画出他看到的东西。他要做的,就是画画,就是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色彩跟画面,他没有联系过家人,一次也没有,他也不在乎过去一起经历了什么,只在乎永恒的现在。他想去一个茫茫大海中的荒岛上,生活在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各种奇异的植物,寂静到无声。
有朋友欣赏他的画,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将他接回家里,把自己的画室分享给他,可是他鸠占鹊巢,将主人赶出画室,自己占了那画室。不仅占了画室,他还占了朋友的老婆,最后这个女人因他而自杀,他也丝毫没有愧疚。
而且他脾气粗暴,哪怕是对关心他的人,也没什么好脾气,他成了一个怪人。之后,他又开始四处流浪,四处游览,最终去了塔希提岛,住在了他梦中的小岛上。
一个人所做的所有选择,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人这种存在,最可贵的地方也恰恰在于,他能为自己的全部选择负责。
如果是你,你会抬头望月,还是会低头捡拾那六便士呢?
六便士和月亮,都是圆的,都是闪闪发光,一个代表卑微,一个代表崇高。年轻人终日仰望月亮,不会看到脚下的六便士;年老者看到脚下的六便士,但忘了仰望星空中的月亮。
世间很多事都很难用对错点评,只不过站的立场不同罢了。虽然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还是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再让自己的生活多出一点诗意,我觉得那便是我追求的理想的状态。
做自己虽然不易,但是我们总要学会断舍离,总要去试一试,为自己的生活加点“料”。
追随内心,但也要关乎其他。
感恩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