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老友陈宏在微信里发来一组故乡的原风景,那是老家一墙之隔的明德小学,曾经也叫黄龙小学,后来又叫弥陀寺小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叫东风中学。追溯到百年前这里叫新寺庙,庙里供着弥陀佛。儿时的记忆仿佛倒带一般开始了,那时许多地方的学校都是由寺庙改建的。解放后,这里曾经建起了一所完全中学,占地大约六十亩左右,有三进的院落。从大门进去,土筑的院墙四周全是两人才能合抱的古柳,孩子们捉迷藏的时候喜欢躲在柳树躯干的空壳中;操场很开阔,举办运动会的时候,初高中分编成男女甲乙组,加油助威的声浪传遍四面八方。径直穿过宽阔平坦的操场,便是二门,门楼两边各有一尊大石狮,但见雕梁画栋,气宇轩昂,四围都种植着有百年历史的榆树,沿着正南北方向走,脚下铺着年代久远的青石条台阶,拾级而上,靠近朱漆木门的左右,分列光滑的青石方墩。进门后,东西两面都是厢房,改作了十二间教室,南北面分别是耳房和诵经堂,改作了老师的办公室。第三进门原本是正殿和藏经阁,被改作校长及主任办公室、图书室和会议室。我曾经在这里念过几年书,从家里到学校仅一墙之隔,伴着校园熟悉的钟声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这里曾经是我的乐土,也是梦开始的地方。
海滨:故园之思1最令人难忘的便是中心的正殿和藏经阁,这个神圣庄严的地方,像一所学校的神经中枢,校长和主任在办公室发布命令,在会议室讨论安排日常工作,在图书室交流学习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红头文件。镂刻精致的雕花门窗,红白青灰相间的色彩搭配,宁静幽谧的居住环境,让人心生敬畏和好奇。正殿的后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园,小园的四角种着百年桂树和松柏,东北和西北这一条对角线上分别是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松柏,东南和西南这一条对角线上分别是蓊蓊郁郁、枝柯交错的桂树,每棵树的主干要两个大人张开双臂紧贴树干才能合抱。每年秋天,丹桂初绽,方圆十里都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有人在树下铺上席子收取落蕊,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之后,做糯米桂花糕、桂花茶或做一对桂花枕头,清心明目,疗效显著。据说这座寺庙经历过明、清和民国时代的风雨沧桑,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如今,这里变成了一所小学,有塑胶跑道和绿茵场,有教学楼和食堂,但早已没了古柳和老榆树的身影,年代久远的桂树和松柏,也不知被弄到哪里去了。对于这群出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而言,他们根本不晓得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过一群笃信佛教、诵经清修的僧侣,无数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涌来,百里迢迢,一路走来赶庙会,庙前有庙场,庙场有戏台,戏台上有教化。孩子们也不晓得这里曾经住过插队的知识青年和右派分子,他们有见识有文化,他们来自北京、天津和上海,他们在这里教书育人,他们说一口纯正标准的普通话,他们会拉手风琴唱歌跳舞,他们讲古今中外的奇闻逸事,他们深深地影响过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淳朴善良的人们。
看着照片里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多少人踩过走过跑过。就在不远处,弥陀寺庙又恢复重建了,只是没有当年的规模和气象了。据老人讲,原来的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是以正殿为坐标原点的,以东西南北四方诸神为纵轴和横轴的,现如今的老人们还会说去东门的茶馆和理发店,去南门的修理铺和租赁店,但是年轻人的心早已不在这里,他们喜欢在城里闲逛,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他们南下去广东东莞或深圳,他们北上去北京天津打工,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故园曾经的繁华已被寂静覆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