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杨爱”这个名字,多数会比较茫然。
是了,一直要到她因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词,改名“柳如是”,才会令后人听到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她。
“杨”和“柳”是一对常用的互相寄寓的姓,金庸在《神雕侠侣》里,让小龙女在绝情谷因为杨过而改姓“柳”,不知有没有受到柳如是的启发。
晚明的时局,一种浓浓的末日感弥漫在江南。
名士儒生结党奔走,在青楼女子的妆阁里大谈国事和节义,而年轻貌美、书画诗赋样样精通的柳如是,自然成了追捧的对象。
但在柳如是眼里,这些江南士子,只不过是些做做帖扩文章的乡巴佬。自视甚高的她心中的人物,必须是“博学好古,旷代逸才”。
恰好,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就是。
1641年,二十四岁的柳如是决定男装打扮,拜访已经花甲之年的钱谦益。尽管自己品貌无双,她仍然打算用诗、用才情来打动这个人称“当今李杜”的才子。
门人把柳如是的名帖传给钱谦益,钱微皱眉头,挥挥手,让门人以自己不在家中为由拒绝。像他名望之高,平日来拜访的士人不计其数,他以为柳如是也不过是普通的俗士一名。
第二日,柳如是又以诗投递,钱谦益认真一读,觉得文风有异,疑心顿起,连忙坐轿出门,访得柳如是于小舟之中,赫然是一名绝色惊艳的女子。
钱谦益决定不顾众人眼光,迎娶柳如是。为她起“绛云楼”、“我闻室”,“如是我闻”,相得益彰。两人很是过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快乐时光,柳的才情,对钱的文字著作起了极大的辅助。柳如是常常一边画眉描妆,一边和钱讨论文史。有时甚至代他出门见客答礼。钱谦益也对她十分宠溺,殊无芥蒂。
钱谦益曾说:我甚爱卿发黑如云,肤白如雪。
柳如是也笑着和他调侃:我亦甚爱君发如我肤之白,肤如我发之黑。
这样的神仙日子本来可以维持终生,毕竟钱谦益已经垂垂老矣。可惜混乱的时局不遂人愿,清兵入关、崇祯自尽,钱谦益在人生的末年忽然遭遇了人性的考验,而他的表现,没有符合东林党人的期望,也没有实现读书人被认为应该有的节气,而更重要的是,也令自己的夫人柳如是大失所望。
当清军进逼金陵时,柳如是劝他一同跳池:是时候舍身取义,成全大节了。
钱谦益面露难色,下水试了试立刻又上来说:水冷。
柳如是沉默地看了他一眼,这一眼让钱谦益心里愧疚到了极点。柳如是独自往水里走去,他赶紧死死把她拉住。
清军兵临城下,钱谦益青衣小帽、俯伏路边,主动投降。
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右侍郎,但很快就罢官,又因事被关押牢中。子女急得一筹莫展,这时,却又是柳如是整饬行装,带了金银,北上京城重贿权要,百般斡旋拯救,钱终于得以生还。
“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对于这一位有才情、有节气、有恩义的夫人,钱谦益既敬畏、又感激。
回到家中后,钱柳二人暗中不断资助反清活动,同时柳如是有些灰心意冷,自女儿出嫁后,自己也开始落发修道。
1664年,八十三岁的钱谦益一去世,族人纷纷前来想要分割财产占便宜,钱的长子为人胆小,吓得不敢出声。柳如是见状,以自己的私产千金分增。然而族人并不满足,仍聚集在家中吵闹。
柳如是问道:今将何为?
族人道:之前所赠,是夫人的私人财物,不足以赡养全族。长子馆宇成群,良田众多,难道就不可以割让一半给我们这些穷困者吗?
柳如是料这些人贪不可厌,于是秘密召集一些钱谦益生前的亲信门人,吩咐安排,然后亲自对族人承诺:明日妾身置酒宴犒劳诸君,其间有任何要求,尽管吩咐,先夫的产业全在这里,我孤儿寡母,必不怜惜。
族人这才作鸟兽散。
第二日,杀猪宰羊摆宴,待族人全部到齐,柳如是假装登楼取财物,但良久不出,族人疑心,进房去看,柳如是赫然已经吊死在其中,临死前用笔在墙上大书:齐心协力绑住饮酒者,而后报官。于是亲信门人纷纷紧闭大门,将族人全数拿下送官。钱氏宅业才得以保全。
这一年,柳如是四十七岁,以资产保国保夫、以命保子保家,坚韧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