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这一辈子,总有一人一直陪伴你。在你身后,岿然不动,沉稳如山,让你觉得心安。
这个人不管你美丑,胖瘦,邋遢或利索,高兴或沮丧,总会尽全力一直陪伴你。你过得好,他比谁都开心,你若过得不如意他比谁都难过。这个人就我们的背景与依靠。伟大的字眼:“父亲”。
我生命中的这个人就是老王,他就是那个被我称为父亲的人。彼此父女一场皆是前世未了的缘分,定得倍加珍惜。
老王父亲出生于五十年代末,那是一个相对来讲贫穷与落后、物质异常匮乏、精神文明落后、思想守旧的年代。所以他们这辈人身上永远固有一些标签与印记:勤劳节俭、思想保守、易知足,求安稳。
而我出生于九十年代初这个阶段,国家经济复苏,国有经济占主导地方,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一切走上正轨。我们这代人算是在一个新时代下生长,比较幸运。物质条件也相对好了一些。我们这代人特立独立、自我、敢于冒险。
我们家属于西北地区一个小农村,九十年代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小时侯教育资源也比较匮乏。新学期的教材书本都是新华书店提前一年定制的,人均仅有一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由于我粗心大意把语文课本给弄丢了。当时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当时没有课本肯定会影响学习,毋庸置疑。老王父亲火急火燎地去找人,看不能找新华书店给我重新申请加印一套教材。但被告知只能得期末。这样情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会影响我的学习进度。老王父亲当时就拒绝了加印。
在老王父亲眼里,孩子上学,学知识就是天大的事情。当晚老王父亲果断买了很多稿纸,借了课本帮我手抄了一本书且装订起来。与完全地课本一模一样。小时候对这件事没有多大感触,就觉得是一本软踏踏的稿纸弄得教材,记笔记容易戳烂,不好用。
长大之后,才深切地感受到老王父亲当时的良苦用心。那本手抄书也是世界上最有温度的教材 ,除了有冰凉的知识点外,还有父亲藏在心里最深地爱。
老王父亲对我的爱,如溪水涓涓流淌,滋润一路,陪伴我的成长,让我发自肺腑的感动 。
仍旧记得09年我来天津上大学,老王父亲陪我一起坐地绿皮火车硬座。一路上叮嘱了很多话,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在学校帮我办理完手续安顿好了,他与另一个叔叔就一起去天津站回陕西。在学校门口离别,当时我和同乡舍友头也不转的走了。居然坚强地没有哭,竟然没有因为半年的日子里就要呆在这个异地而难过。竟然会觉得没人管我而开心。
在天津的第一年老王父亲唯独最感动的就是手机发的一条短信:今娃,以后一个人在天津好好学习,与同学和睦相处。吃好点,不要省钱,没钱就说声,家里随时都有钱呢,我和你妈赚钱就是为了你们。另外,天津站旁边有个加州牛肉面,坐车前可以在那吃饭,里面有大块牛肉,味道还可以。也不贵就13元一碗,不要图省钱,不吃饱。顺道路上带点鸡腿,乡巴佬蛋以及方便面,再买一个接开水杯子带着。不要总喝凉水与饮料,伤胃,色素重,没啥好处。我和你妈一切都好,勿挂念,好好学习就行。
当时读到这条短信时,我就泪奔了。父亲从来不当面说这些话,更多地总是用一些细节表示。原来他一直用心去想,自己能想到一些地方去提醒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在我背后默默地托着我们,爱着我们。
而我能给老王父亲做到的,到底有多少?给他去买世界各地,老王父亲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去带他买每个季度的新衣服,新鞋等。
可是我现在却没有陪伴在他身边,而他却在我小时候一直陪伴我的成长。他期待到只是我每个礼拜的一通电话而已。突然觉得自己做地太少。
父女一场终是缘分,愿我珍惜,大家都珍惜。从此刻做起,爱自己父母亲,多一些陪伴与关怀。像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我们一样去做就行。
不要盼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5932773/d0345ac396e0bc30.jpg)
写于父亲节
无戒90天训练营 第四篇,努力更文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