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遇见
文/灯心
早上,孙小红在餐馆里漫不经心的吃着一碗面。漂亮的脸上显着愁容和疲惫,甚至还偶尔发着叹息。
昨天她才从广西回到这里,云南夷县的一条小街――树林街。早上起来,她想走走,就下楼步出旅馆。
昨晚下过雨,街上湿漉漉的。陈旧的建筑物排列在街的两旁,各个店铺的招牌在门前随风飘动。街道上一片狼藉,到处是垃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似乎比从前还要破败。所不同的是街上多了好多小商贩。不时有推车推着货物穿街而过,不停的叫卖着。
孙小红在街上慢慢的走着,看着街上的一切。十年了,她又回到了这条她熟悉的小街。曾经她在这里赶街,买东西、吃面条、以及在这里乞讨。现在物是人非,街上那些曾对她好过和多次帮助过她的人都不记得她了。十年,有的应不在人世了,在的也离开这里了,继续留在这里的,也都变了模样,认不出谁是谁了。比如,那街头开面店的阿婆,常会把客人们吃剩的面条好好的用碗集着,等她和姐姐到店里,阿婆会端到她俩面前:“给,快吃吧。”
“阿婆,我们没钱吃这么大的一碗面。”
阿婆慈祥的笑:“不用你两小鬼的钱,这是别人吃剩的,客人们开过了。”
吃完后她们谢过阿婆回家去。
那时候,她孙小红觉的阿婆就是自己的母亲。
现在她还是任着脚步来到了这里,店还在,已换了名,现在是一家饭店了。现在店里不单只做面和米线了,店里有饭有菜,仍有面条和米线。看来店里的生意还不错,虽然是早上,里面还是坐了好多的人。走进去,阿婆不见了,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她们都不认识。
孙小红走到餐台上看着,该吃点什么呢?
老板娘迎上来,热情的打着招呼:“小姐要吃点什么?要吃饭的话也是有的。”
孙小红知道这里热闹的原因了,一般这么早没人做饭的,也许现在这个时候做饭的就这里一家,吃饭的人都来这里了。
“给我来碗面吧。”也许是对过去的怀念,孙小红忘了还要赶二十多公里的路,点了这不耐饿的面条。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孙小红吃完面,起身付钱。她在身上摸了摸,没摸到钱。才想起来原来她刚才没打算出来吃饭,想先逛一逛这久违的街子,钱留在旅馆里了。她只能到台前说道:“不好意思,板娘,我的钱放在旅馆里了,我去拿来付可以吗?”
店主听了叫起来:“好啊,看着你有模有样的,原来是来白吃的啊,出了这店,你跑了我得上哪找钱去?不行,你得给我开了钱才能出门。真呢是美人心毒啊,竟来吃霸王餐。”
老板娘尖锐的声音像个喇叭响在店里,饭店里的人都抬头看过来,弄的孙小红脸一阵红一阵白。她说:“板娘,我真的不是要来白吃,刚才把钱忘在旅馆里了。板娘若不放心,和我一块到‘客仙居’旅馆里去拿吧,我会给你脚步钱的。”
“像你这样的我见多了,出去还不知道你钻哪里去。”店主没商量的余地。
也怪不得店主,虽说现在战乱已经停息,她开店也不容易。什么人没有?骗吃骗喝的她也见了不少。
在这个时候,一个男子过来结账。她对店主说:“我想这小姐也不是真来白吃,把这小姐的也算进去吧。”
说着向孙小红笑笑,点了点头。
“那怎好意思破费先生,我拿来还给先生就是。”
孙小红看着为自己付钱的这个男人。这男人,大约三十来岁,身穿一套兰灰色的中山服,外加一件大衣,头戴一顶毡帽,面色白净,一副书生的模样。
两人走出饭店,那男的说:“小姐也下栈在‘客仙居’啊,巧了,我也是。”
“真是巧的,怎就没有见到过先生呢?”
“我住二楼,小姐住三楼的吧?”
“是的。那我们回旅馆去。我把钱还给你。”
“那么点钱是不用还的。”
“那可不行,谢谢你帮了我的忙。敢问先生的姓名?看先生是外地的人吧?”
“我叫吴七,刚从昭通那边过来。小姐是这里人?”
“是的,我是这里人。”
“那问下小姐,知道这里有个叫竹山的小寨吗?在哪个方向呢?”
“吴先生到那里做什么呢?”
“找人。”
“我就是竹山小寨的人,不过离开家十年了。刚回来,不知道寨子里怎么样了。”
“唉呀,那来早了不及碰巧了。现在遇上小姐,麻烦小姐带路了。”
“哪里,有先生一起走,路上不寂寞。”
“还不知道小姐的芳名呢?”
“孙小红。”
那吴七的心咯噔了一下,没说什么。
两人回旅店取了包裹,就上路了。孙小红踏上了阔别十年家乡的路,心情转好起来,脚步也加快了许多。
弯弯转转的小路向着山头延伸上去,两旁是高大的松树。曾经孙小红在这路上不知来回了多少遍,只是那时候这里的松树没有这么高,这么茂盛。现在松树大了,没了杂草,倒显的路更宽了。
走了一段,吴七说道:“小姐真是好脚力,我都快跟不上你了。歇会儿好吗?”
“那就歇会儿吧。”
他们在路旁的石头上坐下来。吴七从包里拿出几个包子放到石头上,拿了一个给孙小红:“饿了吧,吃一个。”
孙小红惊讶的看着他,原来他还备有这半路上吃的啊。
“谢谢,又占你便宜了。”孙小红也不客气,笑着接过包子。
确实她有些饿了。都怪自己早上没吃饭。
其实这些包子吴七就是为她买的。早上他见孙小红只吃了一碗面,怕她在路上饿了,买了包子备着,饿了就可以吃了。这些对于他一个行路人来说,他懂的。
吃了包子,他们继续赶路。快到山顶了,路平缓了些,松树希疏起来,山坡上多是青翠的竹子。在太阳的照耀下,雾气升起来,镶映在翠绿的群山之间,如画的美。
路上杂草丛生,变窄起来。草叶上还留着昨晚雨后的水珠,现在天已放晴,在太阳的照耀下,发着晶莹的光。孙小红边走边欣赏故乡的美景。鞋子早被草叶上的水粘湿了。
“别动。”突然吴七叫道。还没等孙小红反应过来,吴七就把她扯了回来。孙小红毫无防备的跌进他的怀里,不觉有些尴尬,脸也红起来。
吴七看着怀中的娇人儿,心怦然一动,慌了脚手。他拉着孙小红退了一步,才放下她。
孙小红站定后才看到,在她的一步之前,一条绿得透亮的蛇躺在路上,抬头吐着信子。刚才她只顾着看风景,没见到蛇,要是她踩下去,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她吓得有点不敢动了。
吴七捡了一颗石子,用手一弹,石子又狠又准的打到蛇头上,蛇头碎开了花,碎肉四处飞去,留下蛇身在不停的扭动着。
孙小红看着比刚才还要恐怖,忙躲到吴七身后去。随即又吃惊的看着吴七,有这么打蛇的吗?这实在是希奇了,看着这个书生模样的男人,竟然用这种手法杀死一条蛇,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吴七微笑着向她点点头:“小意思。”
“吴先生到底是什么人?能有这么好的身手。”她又想起,刚才说什么走得累,明明就是看她累了才这么说的,哪有习武之人脚力跟不上一个平凡女子的。
“没什么好身手,刚好可以混饭吃。”
“先生肯定拜过师,才能学得好武功,能拜师学武家景一定不错,怎么会到这种荒野来找人呢?”
“我有什么家呀,只不过小时候得师傅收养,传了我一些手脚。”
“原来先生也是个孤儿?”
“是的,当我记事的时候,就在师傅身边了。后来听师傅说,他在我大约三岁的时候在一处荒山上捡到了我。他姓吴,他说那天是初七,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师傅是个游走江湖的人,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我也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的名。”
“那你是来找师傅的?”
吴七的脸微微的红起来:“不是的,我师傅过世了。”
“我知道了,是找情人?”孙小红哈哈笑着问道。
“算不上,第一我们不是情人,第二她根本不爱我。”
“那她嫁到这里来了?不可能吧,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先生认识的人怎么会嫁到这里,先生记错了吧?”
“不是嫁来,是她原生地。”
“喔,哪家女子能让先生这么牵挂。”
“她叫孙小梅。”
“什么?孙小梅。”孙小红惊得跳起来。
“是的,孙小梅。你认识吧。”
“天那,不会的,不会这么巧的。”孙小红站住脚,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他,“那是我姐姐,我姐姐还活着。”
“喔,我可从没听她说过有个妹妹啊。不过你俩真的像。”
“所以你帮我付了面钱?”
“这也不全是。小姐这么漂亮有魅力,是会有人帮忙的,刚好我占了先。”
其实,在她进饭店的时候,吴七就注意到她了。这个红衣女子玉手粘袖生香莲,轻启朱唇画眉声。不让人注意都难,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女子为何锁着眉。
孙小红转过身,“先生好会说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24646/fa8ec04da5323e14.jpg)
两人进了寨子。寨子里没多少人家,房屋七零八落的撒在山坡上。房子多是草舍,一片贫瘠的景象。寨中翠竹掩映,溪流环绕,所谓青山绿水,景色倒是很美。村头有一两家砖瓦红墙的,和寨子里其他人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孙小红的家在寨子中央,她带着吴七进了自己的家。只是现在这家已不像是家了,一间小小的平房,木料都腐旧了,到处挂满了蜘蛛网,灰尘堆积在几个竹制的凳子上,拿起凳子,凳脚已经腐烂,客台上都生了草。右边的厨房,那挂着的墙土已经坍塌了一半,一边木片盖着的屋顶折了下来,房头上长满了草,院子上更是杂草丛生,看着一片荒凉。看得出她出去后再没有人生活过。
孙小红看到这一情景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是她的家啊,她的家。
吴七也有些失望,他本想孙小梅也许是回了老家,来这里看看。现在见到的,证明她没有回家过,他要到哪里去找她呢?
吴七等着孙小红哭完,帮她把客台上的草拔去,拢了个火。
天黑了下来。两人在火塘边烤着火。吴七拿出还没吃完的包子,在火塘上边烤边吃。
孙小红问道:“你怎么遇到我姐姐的?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找她,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我以为……我以为她不在人世了。”
她又问道:“你为什么又要来找她呢?”
“这话说来太长。”
吴七咽下最后一口包子,讲起来:
原来,吴七得师傅收养后,师傅教他武功,教他识字。带他到处行走。干的都是偷、抢、骗的活。不过他们抢的、骗的,偷的都是富人家干的昧心财。又只有两人行动,做的不大,又很难让人发现他们的踪迹,所以那些人丢了钱财也只有自己认倒霉。他们弄到钱,有时也会救济急需用钱的农户,但从不留名,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就成了无名贼。
后来他长大,也做着和师傅一样的事,他们又很少一起做事。那一次他不知不觉就来到树林街这个街上。这地方太穷太小也没做上什么活,他打算住一晚就回昭通和师傅会面。当晚他就住在“客仙居”旅馆。职业的关系,尽管知道这里没什么可做,晚上他还是出来打探一下消息。
他走到一个房门外,听到房间里有人说:“今天我们可发了,看这小妞挺水灵的,卖给淋香院一定有个好价钱。”
他到门窗缝上看进去,见房里亮着灯,一女子坐在床上,嘴里塞着毛巾,手反捆着,脚也捆着,脸上一脸的泪水。姑娘穿着粗布衣服,但长得很美。三个男人站在那里商量着。
听话音那三男是要把那女子卖到妓院去。
他吴七虽然也做的是偷鸡摸狗,坑蒙拐骗的事,但决不做欺男霸女,残害良家人的人,是那种所谓盗中之盗的益盗。他看着那流泪的姑娘,生起怜悯之情,决定帮她一把。
他在那三人出房间后,撬了窗子,把那女子救了出去,连夜离开了小街。
他把她带到昭通落脚的地方。她说,她叫孙小梅,是来街上在路上被三人绑了,打算把她卖到妓院去。
他给了孙小梅一些钱币,让她离开。她没有离去,给他洗衣做饭。慢慢的,他喜欢上了她,这姑娘少言寡语的,但脑子灵活,有种悠柔的美。做他这行,身边带个人也不方便,他把她留在住处,他常在外面行走做活,有时十天半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她都把家里收拾得很好,让他有家的感觉。他希望她能嫁给他。她说,嫁给他可以,只是要他好好生活,不要做那些打打杀杀,偷鸡摸狗的事了。
他除了这些他能做什么呢?他久久没有放下这种生活。
孙小梅在那里住了两年多。一次他外出回来,她不见了。他想她是不想跟他过那种飘泊的生活,就走了。他原本想来这里看看的,但师傅有事耽搁了。
师傅过世后,社会局势也稳定了好多,他也不想在做这一行了。他又没个去处,就来这里看看,如果能找到孙小梅,他就和她找个地方好好生活。没想到一来就遇到了孙小红。
孙小红眼睛大大的看着他,这是编的吧,一个打家劫食的人,应是个面目狰狞,虎背熊腰、胡子拉碴的大汉吧。看他斯斯文文、面色白净,和个盗徒一点也扯不上关系啊。
“谢谢你救了姐姐,这份恩德我永世不忘。”孙小红说着,给吴七跪下了。他能救走姐姐,一定有他的本事,怎么说也是她家的恩人。
吴七忙扶起她:“这使不得,使不得。对我来说只是个举手之劳。何况现在又把她弄丢了。”
“你不知道,姐姐我俩从小相依为命,是她把我带大的。”孙小红说道:“原本我家也算还过得去,那时候有爸爸妈妈在,他们多在外面帮着富人家做活,生活勉强能过。后来的一天爸爸妈妈说要到山上找点山货,就一去不回了。留下姐姐我俩,那时我才六岁,姐姐八岁,就这么两小儿能做什么呢?有时我们帮人家放放猪,有时也会有好心人给点吃的,但太少,要不就是走这么远的路到树林街上去讨,去捡,那时候我们受了好多的气,吃了好多的苦。等我们大了些,就帮着人家做零活了,有山货的时候,就会到山上弄些去换点东西。那年三月,我和姐姐上山摘了些杨梅,姐姐说卖了买点盐,那天我不舒服,就只有姐姐一人去了。那天姐姐也没有回来。那时候我才十四岁,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开,想死的心都有。还好有苏文哥哥常来看我,有时给我带点儿吃的。他说,不要怕,他会照顾我的。他对我很好。”孙小红苦笑了下,脸上却染上一片红晕,“可他也只是个孩子,能照顾我吗?苏文哥哥是个很漂亮的小孩,小时候我们常一起玩。他家也不富裕,父母还是给他上了学。苏文哥哥的学习很好,连那教书的先生都很喜欢他。后来家里没钱在供他上更好的学校,张家就说,他家可以供苏文哥哥上学,但有个条件,就是以后娶他家小姐为妻。张家是一家商人,在我们寨子算是首富了。苏文哥哥的父母为了他的前途,答应张家的要求。我十六岁那年,苏文哥哥正式和张小姐定了婚,上学去了,我就一个人了。这里我没有什么留恋的了,我就出了门。我走了好多地方,一直没姐姐的消息。为了生活我走走停停,直到现在才回来看看。”
“你不单回来看你姐姐回没回来吧?”吴七看着她说道。
孙小红羞涩的笑。吴七又怎么会看不出她的心思呢。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让她挂念的话,除了姐姐就是苏文了。她的童年,她的青春都有他的存在。
“苏文哥哥现在他定是个有妻儿的幸福之人了,我还能怎么样。只是想知道他现在怎样了。”
天麻麻亮,孙小红从木板上醒过来,吴七坐在火塘边,笑眯眯的拨弄着火炭。他从火塘里扒出几个红薯,捡一个给孙小红:“尝尝味道。”
孙小红不知道他又从哪里变出的戏法,不过对他来说没什么吧。她接过去吃了:“味道不错。”
“谢谢。”
吴七刚进寨子就看到了,寨子头就有一片红薯地。晚上孙小红睡熟后,他到那里偷了几个。
吃了红薯,孙小红想到吴妈家问问。
他们出了家门,绕过两丛竹棚就到了吴妈家了。吴妈见到她们,先是怔怔的,随后叫道:“啊,啊,这是小红吧,小红都这么大了呀。这都到哪里去了啊?”
说完这话她才注意到还有个男人,她从头到脚的看了看吴七,笑道:“小红找了这么英俊的丈夫,比那张家女婿还要俊。”
弄得吴七孙小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吴妈,别乱说,我们不是的。对了,那张家女婿现在做什么官了?过得好吗?”
“做官呀。那苏文说是做了哪里的县官,然后和那张小姐结了婚,生了一子,也叫好人有好报吧。应是过得可以吧,当了官,还有个贤惠太太,怎么不好过呢。纳,寨子东头的高楼就是他家的房子,不过那算是空房,他们不回来住的。”
孙小红漠然的有些失望,不过那又如何呢,他好过就好。她又问道:“那我姐姐有回来过吗?”
“你姐啊,你去后的第一年回来过。唉,她可是比以前更漂亮了。她来问起你,我也不知道你到哪里去了呀。她还给了我一件衣服,走后再没回来过了。怎么?你们没在一起?”
“是的,谢谢吴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24646/ca8f8ccb92fbdb64.jpg)
两人找遍了寨子,才找到一家早餐店,吃了碗米线,又买了几个包子,没办法,这里卖的就这两样。吃了就得上路。这里虽说是孙小红的家,现在什么也没有,她还得找姐姐,不能住下的。
两人又回到街上的旅馆。他们都没了去处,吴七问:“小姐有什么打算?”
孙小红说:“姐姐回来过,去的一定不怎么远,我想再找找她。”
“对,我们再找找。”
两人找遍了整个县的村村寨寨,也没找到孙小梅。
最后没法,两人想还是画张像张贴着找一找。
这树林街也找不到好的画师,不过附了名,写道:有知竹山寨的孙小梅,告知她妹妹小红在“客仙居”旅馆等她。
半月后,一个女人找了上来。她见到孙小红,抱着她痛哭起来。原来她就是孙小梅。
吴七看着拥抱在一起的俩姐妹,一个纤若杨柳,一个红袖飘香,好一对漂亮的岀水芙蓉,他说:“你们终于又在一起了。”
孙小梅跪到吴七面前,给他磕了个头:“谢谢恩人救了我的命,我一生无以为报。给您磕头了。”
吴七拉起她:“不要这样,只是你这么多年,不知又受了多少苦。”
“现在我很好。谢谢您照顾那么久,我知道您对我的情意。我只想过安稳的生活,请您原谅我的自私和不辞而别。”
“你过得好就好。”
“姐,听吴妈说你回去过?”孙小红问道。
“是的,我从恩人那里出来,又不敢回家,我怕啊,怕再次被绑了。可我又放心不下你,半年后我回去了,没想到我回去你又没在,就又出来到处找你。我受了风寒,病了,幸得被一农户家好心医治,才好了。”
“姐,我们回去吧,吴先生专门来找你的,我们回去好好生活吧。”
“谢谢恩人这么记挂我,我回不去了,现在我有家了。”
“是吗?姐姐,你家在哪里?”孙小红高兴的叫起来。
“我家在龙泉乡,也就是曾经医治我的那郎中家。现在家里开了个草药铺,还过得去。”
“恭喜姐姐了。”
孙小红同情的看着吴七,姐姐都有家了,吴七怎么办,这不是让他失望吗?大老远来找姐姐,一定是对姐姐有了较深的感情的。
她看着吴七。吴七笑看着她们,脸上没有悲伤和失望,倒像是有一种释然的喜悦。
“看来孙小姐很幸福吧。我也不用挂念了。”
“谢谢恩人搭救,才有了今天。”孙小梅又给吴七鞠了一躬:“我得回去了,家夫还在外面等着我。妹妹、恩人,和我一起去见见家人吧,我有两个宝宝呢,他们都很可爱,你们见到会喜欢的。”
“那就不打扰你们了。”吴七说。
“我也以后在去看姐姐吧。”
孙小梅走后,孙小红说:“吴先生到哪里去啊?”
“听师傅说,是在大理那里捡到我的,我也许是那里的人,我想回那里去。”
“嗯,好的。”
“小姐找到姐姐,现在也该安心了,能不能和我一起走?”
“这,不太合适吧?”
“如果小姐能够跟我走,那是我最幸福的事了。也不虚我此行。不知道小姐能否成全我这冒昧的请求?”
其实在吴七和孙小红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爱。他对孙小梅是同情的爱,或者说自小缺失的母爱,让他能在孙小梅身上得到家的感觉。而孙小红才是那个让他真正心动的人,她才是适合他的人。
“那就不要把我再带丢了。”
“再不会丢了。”
在这短短的几天相处中,孙小红也觉得吴七是个重情重意的人,把终身托付给他,她放心。最主要的是她觉得两人很投缘。
“我有个请求。”
“什么事?”
“就是我得去看看姐姐。”
“那当然,以后她也是我姐姐了。”
两人到姐姐家住了几日。然后拜别了姐姐去大理。
吴七带着孙小红来到大理的古城,在那里开了一家餐馆。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亲人的找寻,让吴七和孙小红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中注定?也许是缘份天注定,孙小梅才是他们相遇的一个渡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