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雑言 | 从“拈花一笑”谈“玩索而有得”

雑言 | 从“拈花一笑”谈“玩索而有得”

作者: 吟游的羊Shawn | 来源:发表于2021-02-13 18:58 被阅读0次

    迦叶“拈花一笑”的故事出自《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祖庭钳锤录》的记叙更详细:“...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

    历来关于佛祖拈花和迦叶微笑的说法琳琅满目,莫衷一是。我对佛学谈不上认识,不过尝试化繁为简,体会这个故事的本意。

    梵王,即梵天,印度婆罗门教三大主神(另两个是毗湿奴、湿婆)之一的创世神。佛教兴起后,认为天神和其他众生一样,都有生老病死,都要经历五蕴之苦。更进一步,佛教将天神吸收入自己的教义中(更精确地说,佛教源自婆罗门教),成为六道轮回中的天道,和天龙八部之首的天部。梵天也成为佛教护法二十诸天第一位。

    金色波罗夷花,或金色婆罗花,优昙婆罗花。这种花广泛出现于佛教经典中,象征着佛陀的诞生和得道。(《五灯会元》记载过去七佛之中的拘那含佛便在优昙婆罗树下成佛。)其实,优昙婆罗即是亚热带常见的无花果树。无花果树是隐花植物,花朵隐藏于花托内部,一开即敛,不易看到。因此,古印度人以为它三千年才开一次花,寓意吉祥,并以无花果开花形容佛祖得到之珍贵难得。

    摩诃迦叶,又称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传说,摩诃迦叶拜入佛陀门下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因此被誉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第一人。

    “拈花一笑”的故事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有一天优昙婆罗树难得开花,梵天大神带着花来到灵山(佛陀的道场)献给佛陀。诸天神和佛陀的弟子们举办法会,等待佛陀讲道。可是佛陀出场后只是用手拈花,看着大家默然不语。场下神人纷纷对望,不知所措。只有摩诃迦叶展颜微笑。佛陀于是说:“我有精深的佛法,能看透一切虚相,无法用文字表达,不依托宗教传授,已经交给了摩诃迦叶。”

    其实,佛陀讲道就像现在的老师教授给学生上课。我们想象这样一组画面:一位化学老师在上课前为学生演示了一场声光俱全的化学反应,一位地质老师特地带了一组矿物宝石向学生们展示,又或者一位中文老师在介绍某篇古文时先讲了一个关于作者的典故。

    看似很玄乎的“佛陀拈花”其实就是正式讲道之前的暖场和破冰,无非是在表示:“同学们,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了梵天和诸天神来参加法会。大家看看,这就是传说中三千年才开一次花的优昙婆罗,是不是很难得呀?”可是台下没有一个人鼓掌,甚至没有一个人接茬,弄得佛陀有些尴尬。只有佛陀最机灵的弟子摩诃迦叶轻轻一笑,给以回应。由此,佛陀才半是调侃半是称赞地说:“真正的大道,不在于学习的形式,也不是用文字就能表达。看来今天只有迦叶学懂了。”

    说到这里,我又要重提《论语》和《新约》里我经常引用的那两个故事。

    有一天,弟子们在听孔子讲课。孔子突然问:“今天大家说说真心话,谈谈自己的愿望吧!”弟子们大谈建功立业,文化教育,国防国力,生产建设。只有曾皙一边抚琴,一边说:“我的愿望是春天的时候,穿着轻快的衣服,约上十来个好友,在河里游游泳,在岸边吹吹风,然后大家一路唱着歌回家。”孔子满意地说:“我还是欣赏曾点的话啊。”

    耶稣有一次也趁着天气好,带着一众弟子上山。大家爬爬山,谈谈道。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又围在一起,吃着鱼干和无酵饼。

    我特别喜欢这三个故事。我认为三位圣人之所以伟大,除却参天法地的智慧和救世济民的宏愿,他们也一定有着深入人心的亲切和普照世人的温暖。

    《中庸章句》里说:“...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朱熹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是滋味无穷的。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是把学问像游戏一样把玩而求索,这样学到的知识才可以终身受用,取之无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雑言 | 从“拈花一笑”谈“玩索而有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ws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