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象方镜8

19.7.30也就是昨天,姐姐回来了,又有多久我们三姐弟没有聚在一起了?小的时候,我从来不懂得分离意味着什么,或者说长大意味着什么。曾有一句歌词:越长大越孤单。这是因为身边的人开始各有前程,各奔东西。为不同的东西奋斗,就像在红绿灯十字路口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斑马线。从此我们的差异随着我们越走越远,也就越来越大。在成长的道路上谁不是孤单一人?
当我开始真正体会到不同词汇背后的含义,我便可以书写自己的故事。
16.5.1今天放假了,我们都聚集到了父亲的住处。(还聚集了很多亲戚。其中的伯母照顾过我和弟弟很长一段时间。她曾调侃,她的小孩在老家,她照顾的日子都不多,反而帮我父亲照顾了小孩很久。我看来,也是同一回事儿。与她相处的日子也远多于自己的父母。她对我和弟弟很好很尽心。但不是自己的父母,某种情感就是欠缺的。)
我又重下回了qq,进了一个音频群。(这个群里的人都有一副好嗓子,唱歌,主持,配音,朗诵是他们的娱乐。这里我遇到了一位奶爸。他是一个小宝宝刚上任的爸爸。我们做了长达一年的网友。在思想方面,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他引导我找到了一个出口的方向。他经常给我讲一些历史小故事,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孔孟思想。他曾说“当你无助的时候,可以寻找三个出路:宗教,哲学,信仰。”当时我迷迷糊糊的不是很懂。现在我知道,这三样东西是一个归属,一个定心柱,一个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它们是用来点燃生命之火的,让你有勇气去探寻真正的生活。高中三年,我看了无数的哲学篇章、心理学、经济学文刊。尼采,黑塞,叔本华,周国平,弗洛伊德,武志红,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图书馆成了我的心灵避难所。虽然我记不清看过的内容了,但我相信这些名人名著的思想,有潜移默化的改变我。我认可周国平先生关于信仰的理解。现代的人,已不再适合静止而有绝对根据性质的信仰了,例如以前的宗教,皇帝。现在的信仰是动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过程。例如我的信仰,是追求自由。“追求自由”是一个过程。我可能一生都是这个追求,有的时候追的到,有的时候还得追。也可以中途转移追求完美之类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从你的价值观里把信仰提出来,让它成为你灵魂的火炬,成为潜在的内心驱动力。
驱动力是抑郁人群普遍遗失的一样东西。当我们把它捡起,用这样的火炬去驱赶黑狗会轻松很多。而维持它的燃烧,便是与恶狗之争胜利的关键。是黑狗吞灭我们无用的火焰,还是我们的熊熊烈火将黑狗焚烧殆尽?便看后来的自己了)
16.5.8 英语测试112政治91(满分120和100,成绩算优异。我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都是强科,历史在统考时,曾差一分满分。但理科太拖后腿了。但种种原因我高中选了理科,这也许是我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但我不会后悔自己做过的任何决定。)
16.5.16 天空上那条黑色的尾巴扫过大地,带来狂暴的雨水,洗刷千疮百孔的人间。我倒爱极了,这放浪不羁的风,还请顺便带走我的灵魂,去到处游荡吧。
16.5.17 别欺骗自己了,你比其他人都要差劲,逊爆了。(这样的言论可能只是为了发泄,但不排除我当时已经消极至此。这样的言论会给自己带来很强的心理暗示与自我责怪,只会加重抑郁情绪。建议情绪再差,也要用客观中性的字眼评论自己。比如差在哪?可以补救的吧?有方法的吧?否则只会造成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能尽快平复情绪就平复,毕竟我的心理状况伤不起。)
16.5.18 我和下铺舍友,以及隔壁铺的关系很好。下铺就是上文的潇洒女孩D,隔床的阳光女孩叫X吧。D和X对我说:再也遇不到F哥这么奇葩的了(初三认识的女生给了我很多外号,F哥,老F,啊F呀,小F等等。这里的奇葩不是骂人的那种···)
晚上和DX聊得很欢,D还一脸邪笑得意的说“这是我第一次摸到F哥的手耶”她还想把头探进我的蚊帐里,我便突然用头把她一撞,撞回去。把她撞懵了。嗯,我今天好幼稚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