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3-02 06:00 被阅读0次

    《大学章句·传三》: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我认为,朱熹《传三》中的这两句才是真正解释“止于至善”的。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一句,也出于《诗经·大雅·文王》一篇。

    缉,连绵不断;熙,光明;敬,敬畏,遵循;止的内涵则极其丰富,从主观上来讲,它有终点、终极目标、理想之义;从客观上来说,又有界限、准绳、天理、天命之义。

    庄严伟大的周文王,他的人格光辉像阳光一样永远普照万民,他的统治敬畏天道,遵循天理,并孜孜以求,付诸于实践,为所当为,不为所不当为。这就是所谓的“止于至善”。

    曾子借由诗经里这句赞颂周文王的诗句,进一步对治学中的“止于至善”,进行细化发挥,他演绎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仁,君王之至善;敬,大臣之至善;孝,人子之至善;慈,人父之至善;信,交友之至善。这样,曾子就把天理落实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为建立社会秩序提供理论依据,简言之,天理变成了人伦。明人伦,这正是儒家教化的核心,自然就成了治学的现实要求。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至今争论不休。我赞成这样的观点,善恶是一种后天的主观判断,而天理、人性是一种先天的客观存在,无所谓善恶。人性向善,主观与客观达到统一,人生才有了崇高的追求,治学才有了现实的目标。

    到了晚年,王阳明将他的学说重新定义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认为,这就是儒家先圣所说的遵天命的思想在治学上的具体化,将天命落到了实处。

    那“至善”又是什么概念呢?

    从本质上来说,至善就是天理。为了与儒家主张的向善的治学实践与所谓的天命说统一起来,至善是一种抽象的表述,并不是说存在一种绝对的善。

    从现实角度讲,我们不妨把“至善”理解为一种过程,即不断扩充善的过程,就是集义,就是致良知。这样,我们就把终极的目标,演化成了可行的行动与过程,由此,我更加体会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

    ---- 【我读大学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止于至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pf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