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成长这条路
给我们的思维做点补钙训练

给我们的思维做点补钙训练

作者: 虎儿胡同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20:15 被阅读7次

许多的大学者都曾经指出,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独立思考,能够产生出强大的思维力量。但是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不愿意独立思考。因为我们不愿意独立思考,所以我们的观点软绵无力。为了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有力,我们需要做一些补钙性质的训练。

第一,用文字表达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对于某件事或者某样东西,我们觉得已经非常熟悉了解了,但是如果要我们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却发现非常困难。写出来后,总感觉哪里缺了点什么。其实,文字和思维是具有紧密联系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字是最强大的思维工具。为了训练思维,可以从训练文字表达入手。一件事情,一样事物,如果我们能够用文字清楚表达,那么我们对它的了解,就已经很深入了。反之,如果我们不能清楚表达,那么说明这种了解还不够深入。

文字训练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经常回顾某件事情,尝试把它写下来。我们可以围绕自己对某事某物的观点,写一篇论述性质的文章。我们听到某个故事,我们可以尝试用文字复述出来,或者写成小说。看到某个人,某处风景,我们可以做一些描述。发生时事热点,我们可以发表评论。读了某本书,看了某部电影或电视剧,我们可以写读后感。经常的文字训练,一定会刺激大脑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这是思维训练的好办法。

第二,用图画训练

如果说文字代表某种抽象思维,那么图画就代表形象思维。有些事情,如果脑袋里面不容易理清头绪,那么把它画出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学习地理就是用的这种办法,效果很明显。我会经常性地自己画地图,国界线怎么走向,河流怎么走向,山脉怎么走向,都画一画。城市怎么分布,矿产怎么分布,旅游景点怎么分布,也画一画。

除了画地图,画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方法。思维导图是近些年非常流行的思维工具,其画法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不管何种类型,都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更加全面,更加具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把它们都画在纸上,用各种线条箭头之类连接,我们就能清楚它们之间的脉络。即使是写文章也一样,先画个导图,然后按照导图去写。这样比胡写乱写要好得多。文章的逻辑性也会强得多。

第三,做推导训练

我喜欢做各种推导训练。某个事物出现了,我会穷尽所能地去推敲,它会产生何种影响。比如,某个地方新修了一条铁路,我就会开动思维,去推导,这条铁路会带来哪些影响。铁路对于人们的出行习惯,会有什么影响?铁路对于当地人的穿着和时尚潮流,会有什么影响?铁路对于当地人的商业习惯,会有什么影响?铁路对于当地人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会有什么影响?铁路对于当地人的婚姻习俗,找对象的方式,会有哪些影响?铁路对于当地人的时间观念,会有哪些影响?

理论上,这样的推导可以无穷无尽。在做这种推导的过程中,思维就被充分发动了起来,再也不用担心思想懒惰的情况存在了。在做这样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我们就会变成有自己观点,有自己态度的人。我们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就是言之有物的,是有力度的。

第四,做穷根溯源训练

这个训练和上面所说的推导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的不同在于,推导训练,是思考某事某物,会造成什么影响;而穷根溯源训练,是看看某事某物的出现,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种原因,绝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是会有很多个方面。

比如我们看到深圳这个城市如今很发达,那么它的发达有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发散地,从不同方面去溯源,尽可能找多一些视角。比如地理位置方面,深圳有什么优势?语言文化方面,深圳有什么特点?国家政策方面,深圳获得了哪些优惠?诸如此类。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点,我们还可以继续追根溯源。比如就文化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继续追问,这种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这种文化的变化脉络是什么?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有什么联系?等等。

当我们不断穷根溯源,我们就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这些信息非常庞杂,因此我们还可以辅之以前面提到的思维导图,继续进一步训练。

第五,做精细区分训练

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是过得模模糊糊。对于我们遇到的各种事物,我们并不愿意对它们做精细的区分。但是如果我们着眼于思维训练,精细区分却是很好的办法。

比如我们最近在网上看到的江歌案,各种人会有各种分析。我们常常想,为什么这些人会有那么多角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独特的观点。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学会做精细区分,也会自己形成很多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以江歌案中的责任归属为例,我们就可以做很多精细区分。

首先,我们可以把整个案件中的责任区分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于是我们就可以分析,案件中的各方当事人,谁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谁需要承担道德责任。明白了责任的归属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每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其程度是怎么样的。谁要承担多一点,谁要承担少一点,谁根本没有责任。

其次,针对其中的法律责任,我们进一步区分为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谁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谁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谁需要两者都要承担。

再次,对于其中的法律责任,我们还可以根据中国的法律确定其责任,或者根据日本的法律确定其责任。看看,根据两个国家的不同法律,其责任有什么不同。责任的性质有何不同?责任的程度有何不同?如果不能依据日本法律追究某些当事人的责任,可不可以考虑依据中国法律来追究责任?中国法律在这里有哪些可以适用的可能?

最后,对于其中的道德责任,也可以进行区分。一个视角是从中日两国的不同道德观出发,中国人认为这其中有哪些道德责任,日本人认为有哪些道德责任,两国视角有何差异。另一个视角是从不同当事人的立场出发,看看道德责任的归属是否有差异,看看道德责任的程度是否有差异。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勤于做精细区分,针对一个事件,就可以产生非常非常多的素材,可以产生非常非常多的视角。可以写很多很多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言之有物,都是具有深度和力度的。

第六,大开脑洞训练

人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训练我们思维的丰富性。我们可以以某个事物为出发点,然后开动脑筋,去天马行空地想象任何可能与它有关系的东西。我们暂且可以抛开逻辑,抛开因果链条,抛开论证。只要我们脑海里闪现了,就算是有关联。而且这种关联越是荒诞,有时候反而越是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出来。

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一点东西。然后展开想象,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不断地想,不断地写,再不断地想,再不断地写。直到写满一页纸或两页纸。然后,我们可以分析,我们刚才为什么会把这些可能关联性不强的东西写在一起。这些东西,会不会有什么内在联系?用它们进行组合,可不可以创造点什么东西出来?

脑洞训练的核心,在于不怕脑洞大,就怕脑洞不大。各种离奇的东西,荒诞的东西,不合逻辑、不合事实的东西,都可以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思维游戏而已。

第七,做配对训练

这是我很喜欢做的一种训练,完全具有游戏性质。我认为,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零零地存在着。如果我们细心,一定可以找到和它类似的东西。这种寻找类似物的训练,我称之为配对训练。

我喜欢地理,我经常对地理事物做配对训练。比如说,某个地方的气候类型是A,我就会想,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会不会也存在类似的类型A。然后我就去寻找,每个大洲都去看看,如果找到了,我会很高兴。然后我会继续寻找,在此地的A气候下有某种植物,那么在别的地方的A气候下,是否也有类似的植物?诸如此类。再比如,我们中国有某个地理事物,我会想,外国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事物?或者反过来,外国有某个事物,那么中国会不会有呢?多做这些配对训练,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我在做配对训练时,发现中学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可能不那么正确。教材中宣称中国没有的东西,其实中国是有的。

对于历史事件,我也喜欢做这种配对训练。某件历史事件,在中国发生过,那么在外国有没有类似的呢?比如中国有个女皇武则天,外国又有哪些女皇和武则天类似呢?中国有个岳飞,那么外国人心中自己民族的岳飞又是怎样的呢?外国有个犹太人群体,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和犹太人群体类似的人群呢?只要细心,往往都能找到类似的对照物。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历史知识大大丰富了,也对很多东西有了新的理解。甚至还有可能发现不少规律性的东西。

结语:

我们的思维是可以训练的,经过训练之后,深度和广度都会与原来不同。勤奋地做各种思维训练,会使自己的脑子越来越好用,会使自己越来越远离偏执和顽固。而且更让人欣喜的是,几乎所有的思维训练,都有游戏的性质,不是干巴巴的做作业。既然是游戏,那就不用受太多拘束,也不会太抗拒。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训练。我希望自己成为勤于思考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我们的思维做点补钙训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cy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