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是上个世纪初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经常穿着黑布大马褂和黑布长袍头上也是戴着黑布小棉帽。上学后才知道他跟朱自清的父亲的穿着是何其的相似。也许,那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象征。
在那个年代,爷爷也算是个文化人,是大队的会计,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珠算也很厉害。小时候,他还经常教我用毛笔写字,用算盘计算。
爷爷有三个儿子:我爸,二叔和幺叔。我们家和二叔家住在一个房子里,中间就隔了个堂屋,幺叔家离得远一点。
爷爷本来是和我们家一个户口,我爸和二叔因为工作很少在家,所以两家的很多事务由爷爷掌管着。爷爷不仅仅管着我们两家,就是住得远的幺叔家他也放心不下。
爷爷不光管着他们大人的事,对我们三家的小孩他也一样要管着。
他常常用他的“老一套”给我们几个姐妹叫到一起训话:在道德上,要我们学会自尊自爱,懂得洁身自好,对人要有礼貌,见人要问好,还有孝敬父母之类的;在生活上,他总是要求我们女孩子首先要学会做茶饭,要会收捡打扫屋子。
那个时候,我们姐妹几个做不到他要求的:吃不言,睡不语;行不露足,笑不露齿;坐要有个坐相,站要有个站像。但是在他面前我们也要装着很听从的样子。
在给我们讲这些的时候,他通常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封建礼教的故事,来表明他对我们的管教是多么的开明。特别是对于恋爱问题他对我们的要求就更加苛严了。
我姐退学早,在家呆的日子最多,爷爷对她管得可严了,单独跟心仪的男孩在外说几句话,走几步路,就被爷爷追来追去的责问,不光要说教姐姐半天,还要求我妈对姐管严点。幸好我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管不了。
随着时代发展,爷爷也好像是开明了很多,堂妹读师范的时候,带了个男生回家,那也是我们家族中,女孩第一次明目张胆的带男生回家,算是开了个先例,他没再说什么。从此好像我们也开始变得自由了好多。
爷爷骨子里是重男轻女的。在我们小时候,他特别宠着我弟弟。每一次赶集或是出远门回来,爷爷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好吃的糖果,只是给弟弟的那一份总是比我们姐妹几个的要多。
弟弟是我们这一辈中最大的男孩,在那个时代,他就像是爷爷的一块面子。爷爷出门走亲戚一定是要带着我弟弟一起去的。那个时代,带着孙子出门,其实也是一种炫耀,在亲戚面前也好像很有面子。
可是,常常会事与愿违,他越是宠着我弟,我弟越是不听他的,也越来越不愿跟他一起去走亲戚。
记得有一次,爷爷早早的就给弟弟准备好了全新的衣物,要带他去走一户住得比较远的亲戚,弟弟不想去,早早地跟着放牛的伙伴们跑了。
爷爷也不嫌麻烦地去山上给弟弟找了回来。弟弟先说是太远,不想走路,爷爷说背他去;然后我弟又说就他一个小孩没伴不好耍,爷爷说给他找个伴。总之,弟弟找出各种理由不跟他一起走亲戚,爷爷就有各种办法应对,一定要带他去。
各种劝说无用,弟弟这次死了心就不跟他去。爷爷给弟弟打了一顿,那是他第一次打弟弟,也是打得最厉害的一次,都抽断了三根竹丫子,我们一大家子站在旁边吓得直发抖,也没一个人敢去劝阻,直到他打累了才停下来。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那么偏爱我弟弟了。
在读书的问题上,爷爷一直都比较开明。他总是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肯努力,考起学了,无论是男孩女孩都一样竭尽全力的送读书。
我高考的那一年,因为落榜,我的心情糟糕透顶,爷爷除了安慰我也替我私下惋惜了好久。虽然他不懂得当时的一些情况,但是他打心眼里是希望我还能有书读,老是催着我父亲去问问情况。
现在回想起来,爷爷在我们小时候的教育中充当的就是父亲的角色,虽然他给我们传授的都是“老一套”,让当时的我们无法接受,现在仔细品味起来,对我们的人生也是受益匪浅的。
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他老人家的唱腔很有趣。现在想想那些“老一套”也有着它的时代意义。
还记得他老人家给我们背“三字经”时的样子,头上下左右打着圈,念出来的调子不是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有点带唱腔,每个字都有它应有的调子,随着他脑袋的摆动而变得老长老长。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第四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