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菜根谭(七)

作者: 都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3-01-04 06:34 被阅读0次

真廉无廉名,大巧无巧术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一个真正廉洁的人没有廉洁的名声,为自己树立廉洁名声的人,正是贪图廉洁的名声才这样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卖弄小聪明,那些玩弄小伎俩、耍小聪明的人,其实是为了掩饰他们的笨拙无知。

【理解】《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

天理路上宽,人欲路上窄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5]。

【译文】真理大道十分宽广,只要人们能在这上面稍微用些心思,就会觉得心胸开阔、光明敞亮。欲望之路十分狭窄,人刚踏出一步,就会觉得面前都是荆棘与泥泞,简直是寸步难行。

【理解】《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曰:食色性也。存天理,去人欲。即心中纯乎天理,廓然大公,无一丝一毫人欲之私。去人欲,去除的是人心中的私欲,如好色、好名、好利。而不是消灭人的一切欲望。人正常的欲望是无法去除的。只要做到王阳明所言“須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比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必须把平日里好色、好利、好名等事一一扫除干净,丝毫不留,而心理纯然是天理,才可以称之为喜怒哀乐未发出时之中正,这才是天地间中道之根本)便是做到“存天理,去人欲”。

一起欲便觉,一觉便转念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错过。

【译文】当心中念头产生时,只要一察觉这念头是走向欲望之路的,就立刻把这念头拉回正道上来。欲念刚一产生就立刻发觉,一发觉就立刻把念头转到正路上来,这是把祸害变为福气、起死回生的关键时刻,万万不可轻易错过。

【理解】王阳明认为,把心上的灰尘去掉,回到本来面目,天理在心中。但由于人受到世俗浸染,使原来存在于内心的天理受到蒙蔽,灭人欲要做到知行合一,心如明镜,拿这面镜子映照世间万物,以此采取行动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本文收录于《菜根谭》学习专集

相关文章

  • 读书|菜根谭(七)

    真廉无廉名,大巧无巧术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译文】一个真正廉洁的人没有廉洁...

  • 《菜根谭》这本书

    最近通过微信读书,我开始听《菜根谭》。感觉这本书实用性强,很喜欢,《菜根谭》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 ...

  • 放空心思,细读好书

    《菜根谭》的智慧(十三) 《菜根谭》有语,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为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

  • 《菜根谭》(七)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

  • 读书——《菜根谭》

    今日始读《菜根谭》。 摘录百度对《菜根谭》的介绍: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

  • 改变,一刻都不曾晚

    《菜根谭》的智慧(七) 《菜根谭》有语,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彩于夏日。因知洁常自污出...

  •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42日 日阅读:菜根谭 日锻炼:跑步 日总结反思: 真的要经常读书 思考和说话。不读书,脑袋空空,贫乏的自...

  • 深夜雨思

    夜已深,打开《菜根谭》看了一会,顿时睡意绵绵,有时我在想,当初买书的目的是是什么?是为读书而读书,还是读的书...

  • 菜根谭七则

    明代万历时期,民间出现一本绿色菜根集,“人生咬出菜根香,修身养性谭悠长”,将入世、出世和来世都语录了一番。 我国台...

  • 菜根谭(七)分享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辗转为欲根。 过去的错误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菜根谭(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kk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