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侠客

每个中国男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士梦,就像欧洲男人心中的骑士。
虽然侠以武乱禁,但是历代的文人墨客,除了那些帝王将相以外,所最喜欢的就是侠士了。
太史公在史记中有侠客列传和刺客列传。李白有脍炙人口的侠客行。至于到了近代,自平江不肖生往后,武侠小说也成为了中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分类。
也许中国男人心里所向往的就是李白诗中所说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因为中国男人在生活与社会中,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与重担,而这个世界上,不平与阴暗又时常会存在,所以人们的脑子里都会幻想自己是一个侠士,除恶扬善,为弱者发声。
这也就是金庸小说中的精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过中国的文人,自古就不是弱不禁风之辈,《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礼,二曰乐,三曰射,四曰驭,五曰书,六曰数。”
因此合格的孔孟弟子,应该是文武全才才是,只不过八股取士之后,读书人慢慢的功利起来,为了自己的功名前程,只去死记硬背,断章取义。却不愿意学任何与科举无关的内容。
我所喜欢的侠客
我与武侠小说结缘,是始于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梁羽生的这篇小说现在已是印象不深了,只感觉比较脸谱化,不过通过这本书,却激发了我对武侠小说的兴趣。
然后,便是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从同学手中借到了《神雕侠侣》,虽然当时还小,对于书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以及书中后半段,郭襄对于杨过的爱情,并不能明白,但是书中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也成为了金庸先生的粉丝。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又陆续的读了很多武侠小说,最喜欢的便是金庸和古龙的作品,但是对于引领我进入武侠小说殿堂的梁羽生的作品,自己却不怎么喜欢,也许因为梁羽生的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太过脸谱化,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好坏。
人物缺少变化的作品,总让我提不起太多兴趣。
金庸和古龙的作品我却是大多数都读过,一些经典作品甚至反复读过好几遍。
书中的人物,也有许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列出的在金庸和古龙的作品中所最喜欢的四个人物的品评。
令狐冲,虽是浪子,却是光明磊落的真性情之人。
最让人佩服的就是恒山三定遇难之后,一路上护送恒山派弟子回恒山。与百十个尼姑、姑娘共行,却守之以礼,用莫大先生的话来说,“我再年轻几十岁,却没有这般定力。”
欧阳锋,一代枭雄。
欧阳锋虽是反派角色,却担当的起枭雄的评价,也有武学宗师的气度。最后与洪七公比武,一起长眠于雪山之上,也让人读来唏嘘不已。
乔峰,真英雄,真豪杰。
乔峰就像古希腊的悲剧英雄,始终被命运所捉弄,却又始终与命运抗争,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当最后乔峰,教单于折箭,化解辽宋两国的战争之时,才让我明白,所谓侠之大者的意思。
李寻欢,小李飞刀,用情至深。
李寻欢,对朋友好,对喜爱的人好,却唯独对自己不好。有时我想,小李飞刀之所以这么准,会不会就是因为李寻欢长年累月的用手中的那把刀雕刻自己心中的爱人呢。
刀拿在手上,却是刻在心中。
对于侠义精神的感想
时至今日,武侠文学中我所最喜欢的两位作者都已仙去,但是他们作品中所留下的侠义精神却始终在影响着我。
那么何为侠义精神呢?
绝不是在法外行使正义,以暴制暴。
虽然中国的侠士,跟西方的超级英雄,所代表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太阳所照射不到的地方去代替太阳,这样的人物塑造也会让人觉得很爽。
但是在法治社会,我们并不提倡这种行为。
我们更应该提倡的是侠士所代表的那种惩强扶弱,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
如果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能够心存这种精神,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太阳所照射不到的地方吗?
这里是我的杂货铺,我在这里写我之所思,我之所想,也许文采不够斐然,但是绝对真实,如果你也喜欢金庸古龙,喜欢武侠,请扫描关注我,我们可以一起把酒论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