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伍叶是四川乐山市大山深处彝家山寨的彝族人,他的家乡在贫困山区,那里的田地全是旱田,玉米土豆是主食,还要看天吃饭,所以他小时候常常饿肚子。
那个年代,一年到头,偶尔才能吃一次米面。
比如他特别听话,又或者放羊干活很积极,此时父母会去街上买点米面回来奖励他。
甘伍叶说,他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上学的。
我马上表示质疑:你是哪一年的?
他说:79年的。
我问:1979年出生的人,与文化大革命有什么关系?
他答:我们是贫困山区,从文革后到我读书前,村里一直没有建学校。
1987年,甘伍叶光着脚丫开始读书。
学校是生产队里一个废弃的集体仓库改建的,没有老师愿意到这样的地方来教课,村里就选了一个有点文化的村民当老师,教这些孩子们。
教室只有一间,老师只有一个。
所以就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制度:三年招一届学生,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三年级之后学生们要去乡中心校或者遥远的县城去读书,这里腾空教室再收下一批学生。
甘伍叶那个班有14名学生,同学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年龄参差不齐。
山区农民的生活贫穷困苦,他们家也不例外,并且他的母亲常年有病,胃病好了又有肾病,反复地患一些怪病,有一次还差点没医治过来。
母亲经常劝甘伍叶不要读书,她担心自己的男人,一个人的肩膀挑不起太重的担子。
山里的孩子多是赤脚走路,被刺扎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甘伍叶赤脚回家,脚上又扎了刺,母亲用针给他挑刺,一边挑一边又劝儿子不要读书了。她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为生,没有当干部的命。
甘伍叶好几次被母亲拦在家里,不让上学。他很想上学,但除了号啕大哭,也没有别的办法。
老师知道后,来到他们家反复劝说,又把甘伍叶拉回了学校。
母亲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折磨她半辈子的疾病,被儿子给调理好了。
知识改变了儿子的命运,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学校放假后,父亲领着甘伍叶去深山里扛木板赚钱。深山里伐木,树木就地分解成木板,稍加晾干,就用人力扛着搬回来。
扛木板要走一天的山路,他顶不住了,央求父亲,说不想做了。
父亲说,不做,就没有钱交学费,你看着办。
甘伍叶不再央求,咬住牙,继续进深山去扛木板。
假期结束,甘伍叶带着满肩伤痕回到学校。
每次假期结束回到学校,他双肩都是伤痕累累。
(左一:学生时期时的甘伍叶。)
三年级升学考试前,甘伍叶的生产队里发生一种传染病,他们生产队被一条山沟一分为二,山沟这边有人患病,另一侧没有人患病。
甘伍叶的家在患区内,他因此没能参加考试,似乎到了读书尽头。
这次考试,村里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县民族小学,结果这两个孩子都弃读了,老师不想浪费升学名额,就让甘伍叶冒名顶替其中一人去读书。
去了县里的小学报到,老师要“面试”。
一面试,老师就傻眼了,甘伍叶不会说汉语,一句汉语都不会讲,因为村里的老师是用彝语授课的。
老师叫来了懂彝语的校长,由校长来做“面试”。
校长拿着一张秧苗的图片,问:这个东西是什么?
甘伍叶大声回答:这是大米!
面试没有通过。
甘伍叶不肯离开学校,父亲无奈,只好每年多交120元费用,让甘伍叶作为编外生在学校读书。
四年级上学期,全班45名学生,他考试成绩是第37名。老师讲的课,他听得直打瞌睡,完全听不懂。
甘伍叶知道,如果成绩不能提升,家里肯定会把他拉回去放羊。
第二学期,他发奋向上。
他不懂汉语,写不了作文,每次只能交白卷。
他去抄同学的作文,死抄硬记,抄完这个抄那个,不休息,玩命地去学、去听、去说、去记。
时间久了,他慢慢地能听懂老师的讲课。
期末考试时,他考试排名第17名。
五年级的期末,他考了第5名。
这时,甘伍叶向学校坦白自己是冒名顶替,学校老师决定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还把他由超编生转为正式学员,姓名也改了回来,以后不用再交额外费用了。
六年级结束时,他考了第一名。
之后读初中、中专,他的成绩一直都是第一名。
必须要考第一名,好拿奖学金啊。
第一名每个月有70元奖学金。初中和中专,他是靠奖学金读下来的。
当时,甘伍叶读书的学校,初中和高中在一起的,高中的校长知道他的成绩好,还获得过很多奖励,就找他谈话,表示愿意提供免费读高中的机会。
甘伍叶的父母反对,他们考虑到家庭困境,其次是读中专国家包分配,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遵照家里的意见,考入四川省民族干部学校,去念中专。这是一家国家公招并包分配的专门培养彝族干部的的学校。
1998年,甘伍叶中专毕业,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回家,等着分配工作。
甘伍叶在读中专时就有了一个理想,就是当律师。
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觉得当律师可以实现他内心的正义价值。
他有一份奢望,希望被分到法律相关的岗位。
很快,其它各市县里的同学都陆续分配了工作,只剩下他一个人没被分配。
他得到一份通知:因为县里财政困难,现有人员还要下岗减负,没有多余的工作岗位安排。
甘伍叶只有苦等。
在他们那个年代的山区,观念很落伍,打工会被视为一件很耻辱的事情,如果没有正式工作,大多数人宁愿在家里呆着受穷,也不出来打工。
这一等就是两年。
他每天从家里步行到县城里去问消息,去要工作。
每天要走三十公里山路,后来实在走累了,就在县城过夜,一周才回家一次。
街道、田野、桥洞,这些地方就是他的宾馆,免费的宾馆。
吃也要自食其力,他在县城开“的士”,花五块钱租个三轮车,白天在县政府等工作,晚上蹬着三轮车拉客赚饭食钱,解决吃饭问题。
就这样过了一年。
后来,甘伍叶有个表叔家的孩子来县里读初中,家境殷实的表叔特地给孩子在县城租了房子,甘伍叶跟着老表一起住,这才结束了在野外桥洞过夜的日子。
说到这里,甘伍叶说:好丢脸啊。
苦等两年,还是没有分配工作。
村里人开始说闲话,也有人冷嘲热讽,当着他父亲的面说:你儿子成绩好读书多又怎样?毕业出来还不是找不到工作?
整个村子就是他一人坚持读书,他是第一个读初中读中专的,有时难免会被视为异类。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一个稳定的生活圈子里如果有一个改变者,都会遭遇这种压力。
而且,往往是老朋友老熟人给予的阻力最多。或许反对者潜意识里是这样想:我都不行,你一定也不行。
父亲很受村里舆论的打击,甘伍叶每次回家,都看到父亲愁苦着脸。
甘伍叶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他决定出去打工,即使那时打工仍然被乡里人所不耻。
2000年3月,甘伍叶和一个表叔一起,去市就业局交了700块钱,谋得一份工作,被送到广东东莞塘厦一家玩具厂做普工。
工厂的环境很糟糕,工作累、工资低、伙食差,一个月只能吃一顿肉,天天吃青菜,工人甚至看见狗在晒在地上的青菜里拉屎。
一起来的人中,彝族人有7人。
他们彼此团结,关系很好。
有一个老乡实在忍受不住了,就跑出去自己找工作,结果不但找不到工作,连饭也没得吃。
那个时候还要查暂住证,老乡晚上要躲在公园树林的草堆里过夜。
甘伍叶他们每天多打一份饭,偷偷地送给老乡吃。
老乡在公园里呆了近一个月,辗转联络到家人,把他接回了家。
同一批进厂的人,陆陆续续都离开了,只剩下甘伍叶和一个表叔,足足熬了三个月。
三个月后,才领到工资,甘伍叶拿着170块钱的工资,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甘伍叶通过职业介绍所,到深圳龙岗坑梓一家工艺品厂打工。
工厂做的是铜和瓷器粘在一起的工艺品,甘伍叶被安排做敲沙,铜水倒入模型里混合冷却后,他把沙子水泥做的模型敲下来,敲出里面的铜工业品。
一天工作下来,甘伍叶与工友对望,除了能看到对方的眼睛,其余的地方都沾满了沙子水泥灰尘。每个人都大汗淋漓,身上沾满灰尘,像水牛一样。
每天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一点半下班,去洗澡的那一刻,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在这里,甘伍叶工资一个月能拿四五百,伙食也改善了。但是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这样下去,能有出路吗?能有前途吗?
似乎没有。
他想找一份上班时间短、轻松的工作,然后自考念大学,圆自己的梦。
(右一:打工时期时的甘伍叶。)
半年后,甘伍叶辞职,回到四川乐山市,找了一份电器维修的工作,从学徒工做起。
当学徒工时只包吃住,没有工资。三个月转正后,才有工资拿。
甘伍叶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自考。
工资高低他不在乎,他的志向在于考大学,这里六点准时下班,他有时间学习。
他参加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大专自学考试,学习法律,把读书时当律师的理想继续延续。
一科一科地考。一门一门地过。大专25个科目,他花了近四年的时间才考完,在2004年底拿到了毕业证书。
拿到大专毕业证书后,他又开始考本科。
在自考期间,甘伍叶有过一次短暂的创业,他的一位朋友开了家政服务公司,想开设一个维修部拉他一起做。
甘伍叶属于“技术”入股,他当这个“老板”是要亲自去做业务修电器的。
2004年1月1日那天,他骑着摩托车去做维修,与一俩大货车相撞,他的脚骨折,住进了医院。
休养了一年,边休养边学习自考课程。
我问:你不上班,生活有保障吗?
他说:我女朋天照顾我。
甘伍叶的女朋友,是他的一个笔友。
他在东莞打工的时候,当地发行的杂志上会有交友信息,两个人机缘巧合地认识了。
两个人是老乡,同在东莞打工,但是没有见面,只是通过书信、电话交往。
她对甘伍叶的印象很好,觉得他是一个诚实的、有理想的上进青年。
2002年,她来到乐山,和甘伍叶一起打工和生活,正式成为他的女友。
这起车祸,甘伍叶负主要责任,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要自己承担。
甘伍叶没有积蓄,幸亏他人品好,电器维修公司老板借了一万块钱给他,才有钱做手术。
2004年底,休养好身体的甘伍叶又回到电器维修公司上班,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钱还债。同时继续自考本科。
2005年,女友提出了分手。
女友起初对甘伍叶期望很高,觉得他是能成事的人,就把过上品质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她看不到很大的改善,也看不到前景,两人慢慢地为琐事闹不愉快,后来她去了雅安市洪雅县上班,离多聚少。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促使她离开了他。
甘伍叶很痛苦,但是他选择了放手。既然给不到她想要的生活,就不要影响她去寻找幸福。
2006年底,甘伍叶未来的爱人走进了他的生活。
他们是在一个创业QQ群里认识的,她在深圳做财务工作,兼职做直销,思想很前卫,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
两个人成了很好的网友。
她鼓励甘伍叶,深圳是个适合年轻人寻梦的地方,建议他来这里寻发展。
2007年12月,甘伍叶把欠债还完,把本科的课程考完,就来到了深圳。
他是被深圳吸引来的,也是被她吸引来的。
(甘伍叶与爱人的合影。)
来到深圳后,甘伍叶先是在一家物流公司做行政主管,后来又做LED灯具销售,还跑过广告业务、移动公司的短号业务。。。
这些工作,都是只能解决温饱。
再后来,甘伍叶考了营养师,在保健品公司做培训讲师,他的生活才有改善。
顺便说一下,他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营养调理的方法治好了母亲的疑难怪病。
生活稳定后,甘伍叶的心却不稳定。
他想起了读中专时的理想:当律师。
这个理想,坚守了这么多年,从未想过放弃,他想一定要去实现它。
2010年,甘伍叶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向他的理想冲刺。
国家司法考试被称为天下第一考,难度极大,每年的通过率只有7%。
他每天早上五点爬起床学习,白天利用坐公交和地铁的时间复习。
2012年,甘伍叶通过了司法考试,拿到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跟着,他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
考虑到自己是中年转行做律师,也不是全日制大学科班出身,甘伍叶以勤补缺。
律师所里每个律师的案子,他都去跟。
第一年,他跟了三十多个案子。而正常的实习,一年也就是跟七八个案子。
他这个曾经赤脚的山区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第二年,甘伍叶开始独立做案子。
他知道自己的经验不足,所以加倍用心,靠勤奋认真来赢得案件当事人的满意。
甘伍叶说,对于律师而言,案子天天有。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一辈子或许只能碰到一个案件,当事人把案子视如生命般重视,必须对他们负责。他说必须做到极度认真、极度苛刻的地步。
或许是自己出身贫困的缘故,甘伍叶接了很多帮助社会弱者的案子。
有的甚至是免费做。
国家法律援助条例里有规定,经济困难的人有权力获得免费的法律援助。每个市区都有法律援助中心,经济困难人群可以在这些机构寻求帮助。
比如广州有个职业病的案子,官司打了十二年,当事人才拿到赔偿金。如果没有法律援助,丧失收入来源的职业病患者是很难打官司的。
(甘伍叶的志愿律师证书。)
有一次,甘伍叶帮助做一个免费的法律援助案子。
从河源来深圳开电气维修店的老板,被一个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用刀捅死了,他的妻子和四个小孩失去了生活保障。
甘伍叶接了这个案子,免费帮助当事人打官司。
这是一个刑事案件,如果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拿到的赔偿会少很多,他就想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在诉讼之前,甘伍叶先不去考虑官司能否打赢,而是先考虑能不能帮助当事人拿到钱。
对于这个当事人来说,打赢一场拿不到赔偿的官司,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甘伍叶先去做一些调查工作,调查对方的房产等财产。调查结果显示对方并没有房产,他进一步调查对方的父母,这次查到结果,查到有几套房。
甘伍叶向法院提出查封对方房产的请求,因为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致人损害的监护人要负连带责任。
法院查封房产后,甘伍叶才提起诉讼,并把对方父母一起列为被告,主张人身损害赔偿要求。
最后,法院判决对方赔偿117万,并且强制执行,让受害方拿到全额赔偿。
当事人非常感激,送了一面锦旗。
(甘伍叶与当事人的合影。)
官司赢了一百多万,他只得到一面锦旗,从物质上讲,这是没收益的。但从道义上讲,他收获巨大。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这就是他所追求的正义感。
追求正义感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风险。
有一次,甘伍叶接了一个离婚案件。
女方因为不堪忍受家暴,提出离婚,但是法院久拖不决。
甘伍叶接这个案子时,一些朋友提醒他,说此地民风彪悍,经常发生家族成员围攻法院办案人员的情况,建议他规避风险,不要接这个案子。
他还是接了。
他以调解为主,和男方电话沟通。
刚开始,男方很凶猛地辱骂他,恐吓他。
沟通了十几次后,男方才被他说服,同意双方协议离婚。
写好调解协议后,他担心双方在现场发生冲突,就采用了时间差签字,先让男方与法官确认签字,男方走后,他再陪着女方去签字,走完了法律程序,为女方争取到了自由。
(甘伍叶的办公场所。)
还有一次,甘伍叶去贵州山区去做一个案子。
一个农民工在贵州遵义桐梓山区隧道施工中受了伤,但是雇佣他的项目方不愿意支付工伤赔赔偿款。
(当事人受伤的照片。)
甘伍叶去了后也觉得棘手,因为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没有任何能证明伤者与项目承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没法走司法程序。
而且,工程即将完成,工程队也很快要撤离。
甘伍叶呆在工地上,每天与工程队的负责人沟通,对他施压。他先是提出一个18万的赔偿要求,然后与工程队的经理谈判。
对方不肯赔偿,他就继续施压。
受伤工人的老婆带着三个小孩,住在工程队经理的门口,静默抗议。
那时是十一月份,天气寒冷,小孩子睡在工地的空地上,打地铺睡觉,连工人都看不下去了,偷偷地拿被子给孩子御寒。
经理在他们软硬折磨下,开始让步。
甘伍叶也适当让步,双方继续谈判。
经过15天的艰苦谈判,终于让受伤工人拿到13.5万元的赔偿。
甘伍叶说,他终于能让这个受伤的农民工弟兄安心回家过年,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有满足感。
(甘伍叶与当事人的合影。)
我问:当律师这几年,赚钱多吗?
他笑:做律师赚大钱很不容易,但肯定比打工好很多。再说,他当律师也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
甘伍叶说,他再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在都市多历练几年,以后或许会考虑回到老家发展。
在深圳,少他一个律师没什么,但是在家乡,多他这么一个律师就作用很大。他愿意为家乡做贡献,为山区的亲人们做一名“护法者”。
嘉诺赏访谈录:讲述100个草根创业者的真实故事,这是第37个访谈故事。
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每一个平凡的你我,在迷茫时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