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前一篇,继续写。附上前一篇链接:“内圣外王”的目标追逐者——《曾国藩传》读书笔记-1 - 简书
第二部分,说一下书中给自己带来的一些感悟或者见识。7、如何带好团队;8、妒忌李鸿章有伯乐;9、窥见无能领导的样子;10、侧面了解古代中国的士绅体制;11、侧面了解到清朝“上国”思维的可怕;12如何与同好碰撞交流提升自己;13关于判断能力。
第七,如何带好团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6、成员构成:如果可以自己组建团队,一定要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成员,特别是价值观方面要符合要求。而且在价值观之外,要各方面考虑,类似于因材施教,要找有长处的人--不怕有短处。同时团队的各类人员构成要合理,不能都是同类技能的人。这些是从湘军的组建和其幕府的构成中得出的。
17、团队文化/思想建设:一定要有团队文化,哪怕是最简单的奶茶奖赏文化都要有。这样子的团队才是有凝聚力的,有凝聚力才能打仗。这个是从他或者军官给湘军讲理学知识中得出的。
18、个人理念:带团队,除了业务能力之外,要有一个理念,就是带团队的目标除了拿到业务结果,还要为了让团队里的人都变得更好。这个是书中提到的类似观点,个人觉得很恰当。
第八,妒忌李鸿章有伯乐。
“经过多年培训历练,曾国藩认为李鸿章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19、李鸿章其人不用多说,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其实曾国藩对他早期的精心栽培和提点可谓是至关重要啊。可以说曾国藩就是李鸿章的伯乐。李本身就天资聪颖,他小20岁,但跟曾国藩同期考中进士,天资可见一斑。曾国藩对李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塑造,比如改正了李鸿章的一些缺点——傲慢、好吹牛说谎、遇事情容易动摇等;也提到养成了他早起的起居习惯。这对他精气神的塑造可谓不小。
另一方面,就是对李鸿章人生的提点。比如在幕府期间带着他去接触各类一流人物、带着他分析战局等等,可谓是亲自栽培。当然李鸿章也是有能力的,经过曾国藩这一番用心点拨,早已可以独当一面。而后又保举李鸿章前往上海,亲自督导建淮军,开启李鸿章自己的主线任务,再到后面共剿捻军,天津教案力荐,亲授外交之道等,全方面地指授点拨。
第九、窥见无能领导的样子;
“曾国藩发现,在慈禧的心中,王朝的前途远没有个人权力重要”
20、当时的上位者:慈禧——有权术无见识,不具备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专项的知识与能力。她精通传统的统治术,但没有形成眼光成型的治国理念,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他不是应该合格的领导者。奕析——缺乏魄力、技巧和耐性,性格不够坚忍厚重;其他亲王,也是如此,除了性格或者能力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触发点大多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
从这来看,作为团队或者企业的领导者,起码应该具备战略眼光,有自己的业务思路和理念,而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上级的利益思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在这里也还是适用呢。
第十、侧面了解古代中国的士绅体制。
“外国传教士的到来,不但挑战了清政府控制下的政治文化秩序,更动摇了乡绅社会的传统权威”
21、第一次知道士绅体制,是看《万历十五年》的时候。那其实,古代中国或者最起码清代,士绅体制,是中国社会主要的构成机制之一,而且这个是非官方的一个机制,对民间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有文化,有时间,有财力”,在当时应该就是KOL,而且是可以跟政府对话和抗衡的。(这个我感觉怎么有点像外国古代的元老会)。就客观来说,这个体制对当时社会应该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后续看下怎么了解一下这个。
十一、侧面了解到清朝“上国”思维的可怕。
“然而当时的大清臣民并不这么想,因为中国人历来处理外交,并不以‘诚信’,而以‘羁縻’。”
22、第一次从书中了解到,清朝当年对外国人,还是一副天朝上国思维,认为外国人是蛮夷,与牲畜无异。而且统治者还认为可以割地赔款,但绝对不能让外国人进城。
在清朝臣民看来,外国人进城就是没有面子了。咸丰甚至天真地想用“免关税”来换取洋人不进京城,这可谓是儿戏,只顾颜面。所以清朝统治者签订条约,其实他们内心可能觉得割地赔款没问题,只要不影响我的“统治者”颜面就好,完全不去想怎么提升国力。更可怕的是,不仅仅统治者是这么想的,连当时大部分的臣民都是这样的思维......
23、还有一点就是,就是清朝外交的原则,竟然是“羁縻“,也就是”糊弄”。换言之就是没有信用。因为他们的上国思维,觉得对待外国人就是对待牲畜,不需要讲信用,签各种约只是一张纸,对天朝构不成束缚。——这现在看来就是没有诚信,没有契约精神。
十二、如何与同好碰撞交流提升自己
“每个人的意志力是有极限的,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一次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
24、从前期京官阶段,就喜欢跟优秀的人交流沟通,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且极力去改正;到后期跟幕府中的幕僚,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发现亮点,自省。所谓“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子论长短”。
十三、关于判断能力:
“他的教育方式,一是如前所述,进行定期考试,以批答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文字水平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25、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我感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增强的。特别是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量爆炸,如果没有对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就很容易成为一个信息收容框,看似获得了很多信息,但其实可能都是信息垃圾。而且更大的影响,就是容易在特殊时期造谣传言,影响社会秩序,造成恐慌。
文笔有限,主要是记了以上这些笔记内容,请多多指教,也欢迎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