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载福之道”

作者: 辛苦快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22:04 被阅读6次

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三十四岁,在京任职。

这一年,曾国藩仕途有喜。他在给四个弟弟的家书中写道:“初二早,皇上御门办事。余蒙天恩,得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次日具摺谢恩,蒙召见于勤政殿,天语垂问共四十馀句。是日同升官者:李菡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惇衍升通政司副使,及余共三人。”文中意思很清楚,他升官了,职位是“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我从百度上查了一下,这个职位是正五品,大概是在皇帝和皇子身边搞记事和谋略性服务的,很有潜力和后劲的一个职位。

得此职位,曾国藩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了。但高兴之中,他心中是感恩和清醒,而不是忘乎所以。曾国藩继续写道:“余蒙祖、父馀泽,频叨非分之荣,此次升官,尤出意外,日夜恐惧修省,实无德足以当之。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切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诸弟能常进箴规,则弟即吾之良师益友也。”

曾国藩对待得官的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之。对于得官,他的感受是“尤出意外”,不像今天的许多人削尖脑袋而钻之;他还说自己“无德足以当之”,也不像今天的许多人,不想着把事情干得多大,只想着官位能够越做越大;他还期望自己的弟弟们给他能够多多提出批评意见,成为他的良师益友,帮他改过。作为兄长,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身教之范,必然会在弟弟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启示。

当然,他也给弟弟们一个很好的劝告:“而诸弟亦宜常存敬畏,勿谓家有人作官,而遂敢于侮人;勿谓已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三十四岁,官至正五品,有此人生的大彻大悟,读到此处,真觉得曾国藩是官越做越大人也越清醒,不愧千古之“完人”。他特别强调“敬畏”二字,说不要以为家中有人做官而随便侮辱人,也不要因为有点才学而看不起人,并最后总结说,有了这样的心存敬畏、不欺人、不傲人的心境,便是“载福之道”。

这种心境,包含了自谦、自知、自省等等人生修养的意味,也值得我们今人以此为镜鉴,多多照照自己啊!

相关文章

  • 曾国藩的“载福之道”

    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三十四岁,在京任职。 这一年,曾国藩仕途有喜。他在给四个弟弟的家书中写道:“初二早,皇上御门办...

  • 曾国藩笔下的载福之道

    越读《曾国藩家书》,越想称曾国藩为先生或夫子了。 读他写给祖辈、父辈的家书,似乎跟他一样给长辈说话;读他写给几位弟...

  • 高歌嘹亮的卡门No.7

    1. 继续速写一份理想,虽然笨拙,但是努力 中... 2. 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 读《曾国藩家...

  • 天道忌盈,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尚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非常谦虚的人。 他曾说:“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但其...

  • 曾国藩家书感想(五)

    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

  • 品行,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

    人格如金,一个人的品行、品质、品德,就是一生最好的通行证、曾国藩曾有言:“常存敬畏,则是载福之道。”人有敬畏心,有...

  • 曾国藩2

    时时发露,非载福之道 做人要低调一点,凡事要忍耐一点,反而更有利于自己安身立命。 曾国藩善忍,无论多大的事,他都能...

  • Day179|Week26-4曾国藩家书|修己篇-惟谦谨是载福之

    Day179|Week26-4 修己篇-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致澄弟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

  • 《禅心482》

    曾国藩:"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人之所以失败,往往离不开一个“骄”字,骄者易狂,古之失败者...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全书总结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以曾国藩的家书入手,主要来写曾国藩如何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等方面指导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载福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ht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