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三十四岁,在京任职。
这一年,曾国藩仕途有喜。他在给四个弟弟的家书中写道:“初二早,皇上御门办事。余蒙天恩,得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次日具摺谢恩,蒙召见于勤政殿,天语垂问共四十馀句。是日同升官者:李菡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惇衍升通政司副使,及余共三人。”文中意思很清楚,他升官了,职位是“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我从百度上查了一下,这个职位是正五品,大概是在皇帝和皇子身边搞记事和谋略性服务的,很有潜力和后劲的一个职位。
得此职位,曾国藩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了。但高兴之中,他心中是感恩和清醒,而不是忘乎所以。曾国藩继续写道:“余蒙祖、父馀泽,频叨非分之荣,此次升官,尤出意外,日夜恐惧修省,实无德足以当之。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切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诸弟能常进箴规,则弟即吾之良师益友也。”
曾国藩对待得官的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之。对于得官,他的感受是“尤出意外”,不像今天的许多人削尖脑袋而钻之;他还说自己“无德足以当之”,也不像今天的许多人,不想着把事情干得多大,只想着官位能够越做越大;他还期望自己的弟弟们给他能够多多提出批评意见,成为他的良师益友,帮他改过。作为兄长,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身教之范,必然会在弟弟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启示。
当然,他也给弟弟们一个很好的劝告:“而诸弟亦宜常存敬畏,勿谓家有人作官,而遂敢于侮人;勿谓已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三十四岁,官至正五品,有此人生的大彻大悟,读到此处,真觉得曾国藩是官越做越大人也越清醒,不愧千古之“完人”。他特别强调“敬畏”二字,说不要以为家中有人做官而随便侮辱人,也不要因为有点才学而看不起人,并最后总结说,有了这样的心存敬畏、不欺人、不傲人的心境,便是“载福之道”。
这种心境,包含了自谦、自知、自省等等人生修养的意味,也值得我们今人以此为镜鉴,多多照照自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