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篇六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1:24 被阅读1次


《管子•形势》中“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这句话可解释为天不改变它的常规,地不改变它的法则。延伸理解为自然界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则有法则、原则、规则。

法则是指前人通过观察思索并总结出来的方法和规律。其是恒定不变的,掌握和运用好法则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原则是指言行所依据的准则或规范。其是人为抽象出来的,为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领悟和把握好原则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规则是指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其用来规范人的行为模式,细化权利和义务以及行为后果的具体准则。遵守和执行好规则有利于维护秩序的稳定。

规则来源于原则,原则起源于法则。规则不能违反,原则不可突破,法则不会变更。

感悟:则分为法则、原则和规则。法则是根本的,是一种规律;原则是框架的,是一种标准;规则是具体的,是一种条例。则,具有约束作用,也有保护作用。按照则的要求和规定来运行,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犯错的。而违背则的要求和规定,可能会受到惩罚或惩处。


相关文章

  • 法家思想篇六

    则 《管子•形势》中“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这句话可解释为天不改变它的常规,地不改变它的法则。延伸理解为自然界...

  • 法家思想篇一

    廉 《庄子》中“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这句话可解释为别人冒着危难,我却坐享其利,不合乎廉洁。廉有廉正,廉隅...

  • 法家思想篇二

    耻 《礼记•中庸》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句话可解释为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

  • 法家思想篇四

    慎 《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可解释为君子饮食...

  • 法家思想篇五

    明 《史记•商君列传》中“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这句话可理解为能够听从他人的意见叫做聪,能够自我省...

  • 法家思想篇八

    势 《韩非子•八经篇》中“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这句话可理解为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之时,大都凭借其作为王者的威势...

  • 法家思想篇十一

    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两者之间关系是相互矛盾,相互统一。 奖励是指给予财物或荣誉进行鼓励。奖励包括物质的奖赏和精...

  • 法家思想篇十

    法律与权力 法律与权力,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在国家机器的运行过程中,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法律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

  • 法家思想篇九

    契 约 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为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现。简单分类有债权契...

  • 法家思想篇十二

    责任与权利 责任与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统一。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其主要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家思想篇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ae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