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干货分享心理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
暗夜星光|《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暗夜星光|《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作者: 立言力行 | 来源:发表于2016-11-27 17:36 被阅读368次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科学荣誉退休教授,也是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的前研究主席。
    主要著作:《这才是心理学》、《超越智商》、《机器人叛乱》、《决策与理性》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把开启理性之门的钥匙,是混沌的暗夜里洒下的一抹星光。在伪科学、伪心理学、各种心灵鸡汤和玄学大行其道的今天,斯坦诺维奇的著作无疑是一阵洪亮而悠长的钟声,让昏昏欲睡、目光呆滞的人们从无意识盲从中清醒。

    本书重点阐述了一些区分科学与「伪科学」,正版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的原则和概念,如「可证伪性」、「操作主义」、「选择性偏差」、「交互作用」、「操纵与控制」、「概率推理」等。这些基本原则和概念分别是射向伪科学与伪心理学的一道道利箭,让那些愚弄大家的「世俗智慧」无所遁形,是不可多得的,能起到正本清源作用的心理学著作。

    导读 你的眼睛欺骗了你

    提到心理学,你想到了谁?除了弗洛伊德,还有谁?
    你所理解的心理学是怎样的?什么?你说读心术、算命、解梦和催眠么?
    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吗?你说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犯罪没有影响?你还说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依据?
    只有确定的才是科学?那些统计数据说明不了问题?
    眼见一定为实吗?如果不是,你该相信什么?
    ......

    带着这些疑问,钻进这本书,你将踏上寻求真理真相的光明大道。

    心理学=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伟大在于,他构建了一套精巧、恢弘的理论,把心理学这门在当时尚且稚嫩的新学科引入普罗大众的视线,得到了广泛关注,开启人们探索自身心灵世界的新领域,也为社会文化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元素。至今他的精神分析法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时代在进步,学科也在不断的完善。心理学从一颗小树苗俨然长成了参天大树,各种分支派系林立,各种新旧思潮交错更迭,如今人们想要说清楚心理学是什么,不是什么,绝非易事。

    弗洛伊德的光环让精神分析法在众多学派中独树一帜,然而,他的理论架构虽然精细,却缺乏实证,他的理论多建立在个案研究和内省,用现代科学方法论来审视他的理论,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光滑金属的表面,沟壑纵横,漏洞百出。

    更致命的是,由于缺乏实证,他的理论为伪心理学开了一道后门,从此各路牛鬼蛇神、江湖术士打着心理学番号,招摇过市,肆无忌惮地狂敛智商税。

    关于精神分析法,有不少现今被证实比较坑爹的案例。

    比如:对于孤独症的解释,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海姆让「冰柜母亲」这个概念广为流传,他认为,「造成孩子婴儿期孤独症的原因是父母不希望孩子存在」。

    同样,对于「抽动性秽语症」,精神分析学派的不同解释是:

    • 不愿放弃抽动,因为这成了她性快感的源泉和潜意识性欲的表达;
    • 等同于手淫……与生殖器快感相关联的力大多转移到了身体其他部位;
    • 肛门施虐的迁移症状;
    • 强迫型人格以及自恋倾向;
    • 代表一种情感症状,对想表达情感的压抑性防御;
    • ……

    精神分析法的理论面面俱到,这种过度自信的「解释」由于其影响广泛,对这种病症的正确认识和诊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事实证明,抽动性秽语症是一种器质性中枢神经紊乱,如今已经成功的被药物治疗所攻克。

    实际上,现代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大量研究主题、数据和理论中,弗洛伊德的工作只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对心理学贡献更多的,如大卫·胡贝尔、丹尼尔·卡尼曼、赫伯特·西蒙、理查德·阿特金森等人对于公众来说却相当陌生。

    无奈我们总是后知后觉,也很难从认知的局限中跳脱,更不用谈超越「知识的诅咒」。

    「世俗智慧」和超验感知≠伪科学?

    大脑喜欢惊奇,茶余饭后,人们除了关心汽车、房子、女人和票子,还会谈论一些血型、星座、风水、手相之类,逢年过节还会烧烧香、拜拜佛、求求福、问问道。寻常百姓为之,那些高学历、高智商、高成就的社会精英也不例外 (比较典型的如:王林的倒台挖出来的一堆名人糗事)。

    大脑又喜欢走捷径,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饱不择食」。市面上充斥着伪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和心灵鸡汤畅销书。除了一些早期的漏洞百出的心理学著作,还有一些「超验心理学」和自助类读物。

    把超自然体验和其他超长能力的研究排除在心理学之外让很多拥趸愤怒不已。王林等江湖骗子的倒台,让公众哗然。事后诸葛般的声讨并不能显示自己的智商有多高。因为,在怀有敬畏之心的同时,大部分人并没有一柄清晰的尺来区分科学与伪科学,你的否定也可能是另一种盲从。

    媒体针对大众喜好所鼓吹的一些「开创性疗法」,「前所未有的发现」等等,往往只是利用公众对热点问题的关切。虽然有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在为肥胖、人际关系和性的问题提供治疗,并不断研究,但这个数量比自助类读物中所说少得多。这不妨碍一些「心理学大师」以此大肆忽悠,借机大发其财。

    比如,关于孤独症的疗法,很多方法已被证明错误,却在急于救治孩子的家长中十分流行。甚至在Google中搜索的前10个链接中,有3个是指向鼓吹一种化学疗法的网址(2012年)。

    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

    首先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人类和动物的所有行为,并从这一知识衍生出具有科学基础的实际应用。

    也就是说,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其次,心理学是一门分支多而细的科学。美国心理学会(APA)有56个分支机构,要穷尽心理学领域的多样性是非常困难的。

    心理学要过的几道关

    最近炒得比较火的一则新闻是「韩春雨造假风波」,这件事本身尚未有定论。但值得留意的是,大部分同行专家是持质疑态度的,因为他们声明他们无法重复出理想的实验结果。这让韩春雨本人处于相当被动的位置。

    虽然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通常只有通过同行评审的理论和数据才算是进入科学领域。

    如果韩春雨没有造假,那么他还有一段路要走来证明自己。

    这里所提及的「同行评审」便是科学理论需要经过的一道筛子,一道门槛。那么,要成为一门科学,心理学还需要经过那几道关卡呢?斯坦科维奇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概念和术语。

    1. 可证伪性

    科学的本质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在众目睽睽之下犯错,以期他人能够帮助其纠正这些错误。-- 丹尼尔·丹尼特

    可证伪性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和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宣称:一切从经验得来的假说、命题和理论必须逻辑上容许反例的存在,才是科学的。如果一个主张是可证伪的,则至少在理论上存在一种观测方法 (即使实际上没有观察也无妨),来表明这个主张不符合重言式(由于定义的原因它总是真的)的标准。

    如作者所说,假设他发现有一种大脑机制在控制行为。这种机制的理论是这样的: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附近住着两个小精灵,它们能控制大脑各区域中的电化学过程,也就是说它们控制了大脑的整个思考过程。但与此同时,它们有方法可以不让我们发现它们,也就是说当我们试图通过外科手术或者X光探测时,它们就会「自动隐身」。

    这样的理论经过媒体(如果是「权威」媒体)的宣传,很有可能会成为「通识」。这就是「不可证伪性」吊轨的地方,也是各种欺诈、骗术和媒体炒作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原因。逻辑上自说自话,却不允许反例存在。

    2. 操作主义

    本质主义者喜欢探求「终极」问题,然而科学家不负责回答「终极」问题,因为「终极」问题无法回答。

    科学家用理论证明「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不会告诉你「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日常中经常用的一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运行状态,比如「能量」、「粒子」等,但如果你要探求到底什么是「能量」,粒子究竟长什么样……这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领域里,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而非研究之前。一个精确的概念术语来自科学过程中固有的那些数据和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针对语言用法的辩论。本质主义者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文字争论,而科学家坚信这样的文字游戏使我们脱离了事物本质。

    要正确地使用某一个科学概念,必须借助于操作主义,即科学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者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且可观测事件可被测量。

    国际联合出版社有篇文章,标题叫做《动物会思考吗》,文章研究动物的行为,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这个标题看上去像个玩笑。如果没有对「思考」进行操作性定义,这样的标题是没有意义的。

    3. 概率推理

    大脑喜欢确定性,一切带有不确定性的推测都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这势必会造成「可怕的简化」,找一种解释总比没有解释强,或者脑补一个哪怕不靠谱但肯定的结论也比扭扭捏捏,犹豫不决地说一大堆概率分布数据好。

    然而,大多数学科,包括心理学研究所得多的结论都是概率式的--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可以说,概率论是塑造科学观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却常常成为人们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论与人们惯常的思维常常背道而驰,当人们遇到具体的、鲜活的证据时,就把概率信息抛到一边了。他们没有考虑到大样本能够提供相对于整体数值更精确的估计。

    赌徒谬误便是人们靠直觉往往会「上当」的一个典型心智缺陷。

    问题1:想象你在抛一枚普通硬币,已经连续出现5次正面。对于第6次,你认为
    a. 出现反面的概率比正面大
    b. 出现正面的概率比反面大
    c. 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样大

    问题2:玩老虎机的时候,赢钱的概率式1/10。朱莉头3次都赢了,那么,她下次赢得概率是多少?

    人们倾向于把过去的事件和未来联系起来,然而这两个赌局实际上是相互独立的。大部分人跳不出思维的陷阱,自欺欺人而不知。

    4. 聚合证据

    没有实验是被设计得完美无缺的,对任何一个实验的解释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每个实验都有助于纠正其他实验在设计方面的错误,只要大量的实验能够得到相似的结果,那么这些实验证据就实现了「聚合」。

    即使没有一个实验被设计得十全十美,还是可以得出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结论。聚合性的证据原则允许我们将结论建立在大量有些许差异的实验来源之上。

    5. 相关和因果

    使用烤箱是最佳的避孕方法?

    多年前,台湾曾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主要调查哪些因素和人们使用避孕工具有关。有趣的结论是:家庭中家用电器的数量与人们使用避孕工具的相关性最强。

    这个例子深刻说明了:相关不等于因果。实际上将两者关联起来的变量可能是社会经济地位。

    大量研究显示,中度饮酒者比频繁饮酒者更健康。但我们没有必要去劝那些不饮酒或者戒酒的人,对他们说适当喝点酒能改善健康状况。实际上,那些自主选择喝酒且能很好控制饮酒量的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适度的,他们适度锻炼、适度饮食,适度睡眠,他们倾向于做正确的事情,由于选择效应,我们不能说适度饮酒本身就是原因。

    在虚假相关的情境下,选择性偏差很容易产生。当选择效应存在的时候,妄下结论可能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6. 个案与见证

    见证叙述毫无价值,因为存在安慰剂效应。

    几乎每种产生于医学和心理学的疗法都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并且总能催生出一些发自内心认可其疗效的人。

    安慰剂效应在抑郁症治疗中占29% (即29%的病人服用安慰剂后报告症状缓解),在十二指肠溃疡中是36%,在偏头痛中是29%,食道炎是27%。

    在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境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与当前情境相关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

    例1:汽车和飞机哪个更安全?

    例2:父母最担心孩子遭遇哪种风险:车祸、意外、儿童期肥胖、自杀、鲨鱼袭击还是绑架?

    例3:下面两个救灾捐款,你会选择捐给谁?

    1. 马拉维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三分之二人口(四百万人)被迫原理家园;
    2. 七岁女孩诺奇亚,她生活在马里,家境贫寒,时常挨饿,你的钱能让她生活更好一点,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卫生条件。

    例1中人们明明知道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概率远高于飞机,却因为飞机发生灾难时带给人更鲜活的景象,从而产生更深的恐惧,觉得飞机更危险。

    例2 中由于媒体的渲染,父母更担心孩子被绑架,然而这一概率远低于儿童在泳池中溺亡的概率。

    例3 中,受试者愿意给第二版募捐信捐的钱高于第一版。

    由于鲜活性效应,人们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易提取的证据会赋予过高的权重。

    7. 控制、比较与操纵

    世界是盘根错节的,一个现象的背后,可能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同样,不同场景中可能出现的虚假相关,会误导人们做出错误决策,让人觉得相关就是因果。

    鲜活性效应也会让人们不自觉地产生一些错觉和误判。

    要避免以上偏误的产生,在实验中,研究者要对被假设为原因的变量进行操纵,通过实验控制和随机分配来保持其它所有变量不变,然后再来看这个假设变量是否会产生影响。

    关于变量控制,有一个著名的典故--聪明的汉斯。

    100多年前,一位德国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匹马,它的名字叫聪明汉斯,因为它会算算术。训练员无论给汉斯出加法、减法还是乘法,汉斯都能用蹄子敲出答案。

    人们对汉斯的表现深感惊讶,同时又很迷惑,难道这匹马真的证明人们低估这个物种的实际能力了吗?

    谜团很快被一个叫奥斯卡·芬斯特的心理学家解开了。

    芬斯特对汉斯的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动物表演的环境进行操纵。最后发现汉斯更像是一位行为科学家而不是数学家。汉斯会细心地观察人类的行为,当它敲出正确答案时,训练员会下意识地稍微歪一下头,然后汉斯就会停下来。实际上,汉斯对视觉线索非常灵敏。于是芬斯特想出另一种方法来测试汉斯的能力:让不知道答案的提问者像这匹马提问,或者让提问者在马的视线范围外呈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汉斯就失去了它的「数学能力」。

    小结

    心理学的研究应当有一些普遍原则:

    1. 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
    2. 提出可证伪性的理论来解释研究发现;
    3. 理论中的概念需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积累而逐渐演变;
    4. 理论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并经过同行评审;
    5. 实验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
    6. 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聚合性证据;
    7. 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遵循概率理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eonYan:科学的前沿,总有各种谬误。例如弗洛伊德的理论,站在当时时代的前列,然后在现在看来有些是不合理的。在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头,面对大量鲜活的证据,怎样才能去伪存真?或者,真与假在这个情境下是否真的重要。
        LeonYan:@木瓜行者 关于真和假,就跟科研一样:不断的创造新的理论,不断完善现有的理论。虽然每个阶段都有局限性,但整体上却是在向前推进的。好比如我们去追寻时间源头,知识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下来的能力。
        立言力行:@LeonYan 去伪存真需要的就是不断更迭的科学方法和工具,比如小结中归纳的七个原则。当然这也就要求如老阳苦口婆心的叮嘱:回到源头,获得一手信息,深度学习。于理性而言,就是尽可能多地识别偏误,了解认知的局限。当然,最终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说的真与假是否重要,要看当事人的态度了。我觉得「真」很难企及,但不可不求。选择做笛卡尔的信徒,还是会讲故事的人,抑或是适应者,在于每个人自己。我也期望能像老阳一样能够拥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目前看来还是笛卡尔离我更近一些,就以此作为出发点吧。 :smile:

      本文标题:暗夜星光|《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dn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