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人由于都忙于事业,照看孩子的事务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来承担的。尽管看孩子这活并不轻松,老人们也心甘情愿不辞辛苦为我们帮忙,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如何带好孩子上时常发生摩擦,尤其在孩子的教育等诸多问题上更是矛盾不断,甚至引发婆媳不和的也时有发生,我们不能不认真时待,否则会影响到家庭和睦。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这里给出一些建议,也许对你有些帮助。
首先“爱”是出发点。毕竟我们和父母之间,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可避会有不同的理念。不仅如此,在如何带孩子,如何操持家务,甚至如何使用资金等许多方面都可能出现分歧。比如,老人总是想给孩子多穿点怕冻着,妈妈总是要给孩子少穿点怕热着。年轻父母总是给孩子买零食,爷爷奶奶认为吃这些不健康。在孩子的培养上老人总是出于溺爱,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怕吃不饱去喂孩子,父母更注重让孩子自己动手,认为这样会把孩子惯坏了。父母总想让孩子多学习知识,让孩子上了好几个特长班辅导班,而老人怕累着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都深有感触。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管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都是企望对孩子好。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和我说起过她是如何做的,我认为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她是这样说的:我妈妈知道我怀孕后,就给未出生的宝宝做了几套小衣服寄了过来,婆婆仔细看了半天,说“这衣服做的不好,棉花絮的也不均匀,裁剪的也不合适。”我当时心里就很下高兴,虽然没有当面顶撞,但脸色很不好看。第二天,我看到婆婆戴着老花镜正在一针一线的重新做。婆婆这是怕孩子穿着不舒服,是为了孩子好,可能并没有看不起我妈妈的意思,边样想就不觉得委曲了。由此看来,只要认同了基于“爱”这个出发点,就会找到正确处理办法。
尊重老人是基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个都应该努力去做到。虽然老人的做法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我们尽管不同意老人的做法,也不要当面顶撞争吵,我们做为儿女要给老人留面子。在老人一时转不过弯时要有耐心,另找合适的机会好好解释,老人也是能接受的,这样就不会引发更进一步矛盾升级。其实,老人带孩子还是很辛苦的,一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有的可能还不只带孩子,还要买菜做饭操持家务,我们做儿女的也该体量。同时,老人也要尊重儿女的意见,毕竟不如年轻人知识丰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同。这里就需要有个分工的问题,我们和老人之间各司其职。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老人不要干涉。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比如锻炼锻炼身体,出去旅旅游,要有自己的事情做。儿女们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替老人安排好,我们也就有自己的小天地了,何乐而不为呢。
沟通方式很重要。常言说的好,家和万事兴。我们和老人之间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之后,不能听之认之,要找个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方式进们沟通,及时化矛盾消除误会。保证家庭和睦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能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这里就需要有一些技巧,如果老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就由儿子出面去沟通。要是孩子的姥爷姥姥,就要由闺女出面去沟通。这样在沟通的过程中,万一发生了不快也好处理,毕竟母子或者是母女,即便发生一些争执也有回旋的余地,不会在心里结疙瘩。尤其是婆媳之间,在沟通上要多动点脑子。
我这里有个绝招,保准一用就灵百发百中,就怕你不用。这个办法就是用一些小恩小惠收卖婆婆,平时买一些物美价廉小物品,出门回来时带点小礼品,婆婆生日时送一些小礼物,过年过节买件衣服什么的。其实老人很容易满足的,甚至于一分钱都不用花,只有一句暖心的话就足够了。还有更经济实惠的,你只须多叫几声“妈”就让婆婆高兴。一旦婆婆高兴了,万一你和老公闹点意见时,婆婆还会向着你说话呢。你也许会认为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废心思。我要说的是,儿媳和婆婆毕竟设有血缘关系,不同于母女关系。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白,有时还是需要采用一些委婉的方式,这也算是曲线救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