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鸣
这本书分了几个章节,每一章我都会挑一些我认为对自己(可能对大家)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进行摘录分析。
第一章 作家的生存
这一节的内容并不多,让我关注的内容是【成为作家的四大要点】,分别是:
- 确保文字的正确性
- 写完重读原稿
- 坚持每日练笔
- 学会勇敢放弃
【确保文字的正确性】
这一点我在小说挑战营中每一期都会提到,在作品点评当中我也会很注重这个问题。正确性反映出一个作家的写作态度,以及专业程度。我关注的正确性包括标点用对,不会出现大量错别字(每一千字不超过5个错别字),不出现明显的语病,“的地得”用对。
关于“的地得”用对这一点,好像现在的作者都不太关注,网络上常见一个“的”字通用三种情况。“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也许以后这种表达方式会被大众接受,从而变成一种新的文法标准。而在目前,我还没有听说这是一种规范的用法。从专业和严谨的角度考虑,我建议大家还是规范使用“的地得”。
【写完重读原稿】
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我曾多次担任各种新人奖的评委,发现不少作品犯有明显的错误,这些错误其实只要把作品重读一遍就能避免。” 看到这段话我是有点不理解,我认为作品发表之前不光要重读,还要尽量修改到最好状态,尤其是参赛的作品,至少要符合第一点“确保文字的正确性”。
【坚持每日练笔】
本书的作者 大泽在昌 是这样说的:“我每到周末都会休息,还会定期给自己放长假,但像我这样的作家很少。许多作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在写作,从不休息,有的人更是一天不写就浑身难受。”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里也说过类似的观点,一个作家要每天都写,这样才会形成规律。我认为这是全职写作者最好的写作状态,写作者尽量向这样的状态去靠近去调整,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见到现象是,作者在哭喊“写不出来怎么办”,俗称“卡文”。我也经历过,深有感触。有些时候状态大好,随随便便就能写几千字,觉得要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指日可待;但是状态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可能写不了一千字,感觉脑袋一片空白,用力挤也挤不出什么东西。身处于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当中,我觉得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写作的感受。状态好,心情是愉悦而满足,哪怕写出了悲伤的情节,还是觉得创作才能得以发挥而快乐感恩。也许,正是这一种喜乐的感受让我们更容易处于好状态当中。而当喜乐的感觉平淡之后,写作就会慢慢变难,不像以前那样得心应手。作者可能会失落会怀疑,这种负面的情绪拉不住状态的下滑,甚至会让人掉进一个无话可说的痛苦境地。
在持续性创作这方面,我非常向往漫画家 蔡志忠 先生的境界。他在创作上似乎从来不会出现低潮,他是一个高产几近“变态”的创作者。他可以长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凌晨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他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常常忘记时间的存在,进入一种忘我境界。而当他沉醉于这种美好的状态中,他并不觉得自己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到目前为主,这是我所知道(也曾亲历过)最佳的创作状态。当我们在享受的心境下写作,必定高质又高产。
这样的写作状态需要自己去摸索,每个人达到的方式都可能不一样。像村上春树是通过长期跑步来维持身体的健壮和精神的充沛;而蔡志忠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他每天只吃一顿饭,一般就是清粥加豆腐乳,喝大量的咖啡(有时十几杯),他说咖啡才是他的主食。他以这样“修仙”的生活方式过了几十年,而且不累不病,真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有的人在深夜写作更容易来灵感,有的人则是习惯在清晨写作。我们都需要试探,然后把自己的作息往最佳的状态上去调。
像我自己,在大三那年过了一段日夜颠倒的生活,那时候我常常在深夜写作,喝绿茶吃饺子。那些日子里我就有过几次体验到最佳状态,只不过那段时间对身体造成的负担也大。后来我把写作的时间调到白天,但效率和状态不如深夜。由此看来,我更适合在夜里创作,如果从生活作息上进行调整,我会尝试结合村上春树和蔡志忠的方式:每天都花一点时间长跑,在日落之后就睡觉,在凌晨两三点之后起来写作。蔡志忠习惯凌晨一点起来,思考发呆到两点开始工作。村上春树四点起来写作,一直写到十点。
在生活方式上可能谈得有点多了,回到日更这个话题上,如果卡文实在很严重,我觉得这个时候勉强日更意义也不大。可以写点别的东西,保持打字或者写文的感觉,但是如果期望要写出高质量的小说,会有挫败感。这个时候休息,看书,运动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有意识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当一个人情绪饱满,他的倾诉欲望会更强。
总的来说,每天都能写出高质量文字是我们要去靠近的写作状态,而当自己的境界尚未达到之际,也不必过度勉强自己。
【学会勇敢放弃】
这一点就见仁见智吧,它可能更适合在网文平台打拼的作者。
第二章 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
本书作者鼓励学员使用第一人称写作,他的理由是第三人称并不为日本人所接受。这种情况在中国问题不大,反而有很多读者不喜欢第一人称视角。一部小说要采用哪种视角,我认为要看作品的规模:故事线是否多而复杂,出场人物数量多不多,他们的关系是否复杂。大规模的作品用第一人称来写并不容易,而且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
作者也说到了第一人称常见问题,明明以“我”的口吻叙事,却出现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这是一种“违规”的做法,会让读者感到突兀。
关于第一人称,还有一种处理手法,以“我”的口吻来写作品,但里面的“我”并不是主人公,而是主人公身边的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主人公的故事。这种手法在西方小说里比较常见,国内当代的小说作品中不太常见这样的处理。我个人也不太喜欢这种叙事方式。
这一章也谈到写作的输出和吸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以回应上一章里关于卡文的问题。写作输出的过程中除了消耗我们的想象力,也会消耗新鲜感。我们的脑袋也需要不时来点新鲜东西的刺激,以维持它的敏感和倾诉欲望。吸收这个环节可以通过阅读和随时记录点子来实现。
第三章 角色支撑情节
角色,我们可以理解为小说的人物,人物和情节并没有说哪个更重要,它们都是小说的一部分,都重要。
在谈及怎样塑造人物形象这个问题上,作者建议营造“氛围”。作者给出的例子有点抽象,我理解为“写出人物的特征和神韵”。在具体实现上,作者建议以现实中的人物作为原型,这也是我们常会用到的手段。
【角色登场要有理由】
其实我不太理解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或者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角色出场没理由,难道让他“打酱油”?基于小说逻辑合理性这一点,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规则。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必要去讨论(又或者,作者要表达的也是合理性这一点)。
接下来,在具体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说得有点零散,而且也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比如写出人物的变化,以观察的视角描写人物。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常用的“人物简历”的方法操作性更强。设定人物的各项背景社会关系,他有什么重要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当前他的性格如何,他之后会遇到什么事,那些事情又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这部分提到两个小方法以我觉得不错。第一个,在交待某人过去经历,不必用叙事方式长篇大论写出来,而是通过两个人对话,把关键内容点出来,然后又适当“留白”,这样读者就能心领神会。比如:
“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今天……是她的忌日。”
“那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你总不能被它困住一辈子吧……”
第二个,【拥有自己的小剧团】具体是这样处理的:把七八个富有个性的角色分配给每个演员,再根据需要决定男女老幼。没有必要事先确定演员的年龄和性别,只要角色的价值观、立场、思想、个性等是确定的。然后只根据角色类型、登场的场景来安排年龄、性别、职业。
我在之前的写作中也用过类似这样的方式,不过实现上没有这么清晰。我的作品里常常会出现一个性格刁蛮的小姑娘角色,一个爱吐槽的男性角色,还有一个沉默寡言的高手。小剧团可以理解为角色原型库,我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或者有特色的角色放进这个原型库里,需要用到的时候就从库里选出来,加上性别,设定形象,设定背景,然后他就成为小说中的新角色。在小说甲里面,他是一个冷漠无情的杀手;在小说乙里面,它是一个冷漠的公司主管。他们都有相似的处事手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都喜欢猫,讨厌下雨天。如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将原型进行组合,以诞生出更丰富有趣的新角色。
第四章 对话部分的秘密
小说里面的对话跟现实中的对话并不一样,现实中的对话如果记录成文字会有各种语病,也常常会显得啰嗦,条理不清。但小说中的对话如非必要,会写得顺通而清楚。这样处理是为了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是小说写作约定俗成的规则之一。
如果是现代小说,对话要突出口语化,同时避免模仿西方小说的翻译腔。不了解什么是翻译腔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来自知乎的截图。
关于对话这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在于人物的对话不要违和,要符合人物的年龄阶段,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当时的情绪状态。
当两个人进行对话的时候,将身份信息融入到对话内容中,可以避免交代“某某说”这样的字眼,让行文更简洁。比如一男一女进行对话,男方第一句话叫出女方的名字之后,以 “A” “B” “A” “B” 的形式进行纯对话,读者也能明白说话的人是谁。或者语气偏硬朗的是男方,语气明显温柔的一方是女方。当人物超过两个人的时候,就很难用这样的方式来对话,这时候对话方式一般是这样:
“A” 甲说。
“B” 乙说。
“C” 丙说。
“B” 乙说。
我不太喜欢写多人对话,以上面的对话方式写常觉得呆板,常常会改成下面的方式:
“A” 甲说。
“B” 乙做出某个动作。
“C” 丙做出某个表情。
“B” 乙做出某个表情。
而这样处理,有时候也会觉得太刻意。事实上,一段对话要交代各种细节也不见得每个读者会喜欢,而且也耗费心神。关于这方面的取舍,我的做法就是看心情,心情好了,就写写细节;没什么心情了,就一切从简。
这本书里面谈到一个有意思的小技巧“隐藏对话”。简单理解就是对话过程中某一方故意避而不答(沉默,或者岔开话题),这样可以制造成悬念。
网友评论
前几天看到感悟仔细阅读后,发现是本好书,马上下单。
现在到手阅读了几章感觉真是值,随便一章放到网上都是一堂价值99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