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散文
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1

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1

作者: d393e240ff76 | 来源:发表于2020-10-15 16:30 被阅读0次

In the following night,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many voices. A loud voice called, "I am falling." Others cried out confused and excited during this: "Where to? What do you want?" Should I entrust myself to this confusion? I shuddered. It is a dreadful deep. Do you want me to leave myself to chance, to the madness of my own darkness? Wither? Wither? You fall, and I want to fall with you, whoever you are.

The spirit of the depths opened my eyes and I caught a glimpse of the inner things, the world of my soul, the many-formed and changing.

1913年12月12日,第二天夜里,空气中充满各种声音。有个声音在大吼:“我正在坠落”。还有其他声音同时困惑又激动地大叫:“掉到哪里去?你想怎么样?”我要把自己托付给这一片混乱吗?我感到浑身颤栗。那是可怕的深渊。你想让我听凭运气,听凭我自己黑暗的疯狂吗?枯萎?枯萎?你坠落了,不论你是谁,我要和你一起坠落。深度精神打开了我的双眼,我得以瞥见内在的事物、我灵魂的世界,很多事物已经成形并在不断变化。

(这就是一种习气,亦是对于未知的恐惧,对于变化的恐惧,对于新世界的恐惧。真正的希望和转机,就在这种恐惧中孕育、发展、成熟。契入深度,非但不是坠落,而是上升,尽管可能遇到重重的黑暗,天空不是常常充满乌云吗?黎明前不是浓浓的夜色吗?但我们知道,乌云之上,一定是灿烂的蓝色。太阳便是在那惊人的一跃,仿佛突然金光万道!谁曾经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蒙住了我们的耳朵,不正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吗?谁让我们迷惑颠倒,幻觉纷纷,不正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妄想吗?)

(梦、主动想象,都会遭遇大量的象征,梦中种种意象,以至于每一个物件,每一个细节,乃至颜色,都可以发掘象征的深意。其代表的意义具有一种共性,类似于荣格所谓之原型,但同时具有更多的个性,绝不是僵化的一一对应(这也是荣格和弗洛伊德对于梦中意象认识的不同,即所谓“象征”与“符号”的区别,而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和个性化)。但对于意象的理解,必要结合切近的文化、历史和个人因素,如这里的“巨大的黑色圣甲虫”,即便有注解,我们也很难明白,是什么东西,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本没有类似的东西。此类不可理解的元素,如果出现在你的梦里,必要从你这个主体出发,去探索意义,所以,象征的共性,往往以个性化的元素体现,所谓对应符号,具有不可避免的巨大局限,只可参考。荣格曾经说过,他给自己定下规则,每一个个体,都是全新而陌生的,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细细探索,更是可以在意识层面,从今生记忆的各个角落,挖出大量相关的线索和信息,很多内容是重重叠加交错,共性的,因为梦是极高效的,通过象征、压缩等种种功能,把大量的信息集中在一起,时间在梦中也是变形扭曲的,这些在《梦的研究》中有详细的说明。但作为梦者,我们的策略当暂时放下“思考”(思考就是意识的介入,对于梦境,是一种污染),静静地观照,不要用意识去破坏那种意境,不要干涉,是最最重要的,从一个意象,顺下去,意象之后,还是意象,重重无尽,一直可以追溯到往生往劫,直至太初一刻。那种直接关于象征物的感受,具有疗愈和启示的功能,而任何生硬地对号入座,乃至介入,都是错误的,都是对于“神性”和“原型”的亵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ro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