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


阅读这个专栏应持一种什么态度?
当我完成这个专栏的架构时,我的心情是无比欣喜的,因为我能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这是一个进步,也是一个开始。所以对于这个专栏,他就相当于是我培养出来的孩子,他是我知识的结晶。我承认他还不够成熟,但相信他的底子打的特别牢。他让我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让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
写这个专栏是为了友好交流,表达一些我自己的个人观点,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不否认任何的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所以我尊重所有的节奏和方式,但不代表接受任何不文明不礼貌或者没逻辑的回复以及挑刺的杠精。
李善友教授讲课前的一句话让我十分有感触:我讲的都是错的。他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完全的接收,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
所以,所以我要告诉各位的是,阅读这个专栏一定要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进行阅读,欢迎各位指点出错误,一起进步!

对批判性思维的误区?

批判性思维是质疑别人?(对别人的言语或思想保持质疑态度,并想办法推翻他)
这应该是很多人理解的批判性思维,包括我自己、我同学以及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并因此成为了杠精,总想着反驳别人并推翻别人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最高境界就是反省外显化。
用批判性思维的三大境界来理解这五个字:
第一境界:无反思。
就是无论什么事他都不进行反思,他总是跟着别人的思路,别人说什么都对,别人一煽动就认同。
第二个境界:选择性反思。
就是对自己和外面是两套思维,对别人很想逻辑,比如有个明星有了八卦,他不会跟着瞎起哄,还是符合逻辑的客观分析,但对自己时他往往会欺骗,比如大家做买卖这件事,别人要是占了他的便宜就很生气,说奸商!奸商!如果你会问他你做生意不占别人便宜吗?他说我的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对别人是一套思维,对自己又是一套思维而对自己往往不能客观理性。
第三个境界:反省外显化。
就是我错了要说出来让外界知道,对外界和自己是一贯的公平合理。
那么,假的批判性思维和真的批判性思维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的思想,不怎么接受外界思想,而后者是接受思想,但会与自己的思想进行比较,辩证,从而判断自己的思维的正确与否。前者像一堵墙,你扔了一个小球,他给你弹回来,而后者就像一张网,你到扔进去,但有一部分会过滤掉,同时留下一部分。

读纯干货文章有用吗?

收效甚微!在前一篇文章中,你应该已经明白,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压缩信息的过程,你通过压缩信息得到一个知识,同时你对这个知识进行命名。
比如前面文章中说到的什么是狗?你对其进行描述,同时进行压缩信息,得到狗这个知识,之后你对这个知识进行命名,可以是狗,也可以是dog,这个名词就相当于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它是引起你学习过程的记忆的一个开关。
所以如果你只看干货就相当于省去了中间压缩信息以及进行描述的这一个阶段,你不知道这个知识这个名词是怎么来的。这个名词如何唤起起你学习时的记忆?
所以说,进行纯干货式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他虽然会让你感到学的非常有效率,但其实没什么作用,他解决的只是你对知识的焦虑。
以此类推,你知道为什么你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了吧。


纯干货的用途是什么?
我认为他能够让你最快的速度意识到某一个东西的存在,他在学习中不应该起主导作用,而起引导作用。
什么意思?比如说那你学习区块链的时候,你通过阅读各种干货,发现去中心化这个名词反复出现,你应该立马提起注意,因为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经过学习这一概念,你发现了这是区块链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此类推,不断的去完善你的区块链的知识架构。
同时纯干货也可以作为丰富某一知识架构的一个途径,总之,纯干货的东西他要在学习中占引导地位,然而并不能代替你的思考过程,占主导地位的永远是你的思考的过程。
这篇专栏并不是纯干货的,因为在在介绍某一知识的过程中,会举各种例子来进行论证,来帮助理解学习,Damn, 这并不是一本书,我对他的定位只能是说干货与思考过程参半。


正确的学习姿态是什么?
学习与实践结合!别管你学的多好,多精通,但是你不会用,那是没用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去验证实践这个知识的准确性,让那个知识更加的趋近于完善,同时让你的知识系统更加的牢固。
因为当你形成一个系统的时候,如果一个点发生错乱,那么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这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来检验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我是个实用主义+好奇心探索者。反正对于我来说,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生活中的困惑,来源于不满足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通过学习来更好的去解生活、享受生活。从而不断的与生活和解,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当你的生活节奏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其实就意味着你基本上已经可以掌控生活了。
生而为人,我们很累。一边我们要应对生活,一边我要不断成长。生活已使我们疲惫不堪,但我们不能放弃学习与成长,因为他是连接自己与美好生活的一条光明大道。
成长不易,路上我们一起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