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话: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二、解读:
1、含蓄、内敛、自谦是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我们经常连说话方式也很委婉,并常常暗示对方自己的想法、看法等等,因此在沟通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误解,甚至说话者本人还经常气愤的认为我都表露、表达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怎么还不懂呀?
2、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陈述事实)——首先要客观的看待事情本身,用客观的语言陈述所看到、了解的全部事实!
感受(诉说感受)——接着倾诉当时真实的感受、情感状态,并尽量说出导致情感变化的底层原因!
需要(表达诉求)——然后表达需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
请求(请求帮助)——最后给出要获得的这个结果,需要对方具体执行那件事。
3、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批评?表扬?生气?高兴?我们都要倾听出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4、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自己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愤怒?高兴?兴奋?低迷?我们都要倾听和解读出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5、观察是需要的引子,感受是需要的信号,需要是核心,请求是满足需要的方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以了解和满足需要为中心的,其它三个要素都是为需要服务的,和需要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6、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进行非暴力沟通中最需要训练的习惯和功力。
7、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经常进行倾听和表达“四要素”的训练,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
三、反省:
1、错以为沟通就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其实沟通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而已表象而已,倾听到沟通背后的“需要”才是本质才能更有效的组织好沟通过程,所以沟通是有一个中心点去围绕展开的而不是任意发挥的。
2、总想当然的认为在这样的语境下不说对方也应该能明白,殊不知任何客观情况都能有多维度的主观解析,不把双方沟通的核心要素“需要”统一下来势必会带来无效率的沟通结果,甚至会有非常糟糕的结果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