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解决矛盾的好方法。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
——要把犯错误看成是学习的机会。
——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大人们找到一条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中间路线。
正面管教倡导的是和善而坚定,尊重与合作,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给孩子。
——当你既和善又坚定时,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所有问题(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而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所有问题(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淘气鬼、对自尊的挫伤)。
——健康的自尊,是孩子培养出“我能行”的信念的基础。
——知道别人和自己面临同样的难题,会使我们舒服一点。
——在你努力改变旧的习惯时,对你自己和孩子要有耐心。
——我们需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体验与其享受到的特权直接相关的责任。
让孩子体验他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严厉型”管教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娇纵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而不是依靠自己和相互合作。
那些被娇纵大的孩子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的。
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当大人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 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
——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订的规则。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生气时,不适合解决问题。
——当孩子有机会自己选择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