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简称“蜀”,有“天府之国”之称。大约在夏商时期, 蜀人部落从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在商、周时期,四川的川西地区建立了由古蜀族为中心的蜀国;巴族人在四川盆地东缘(川东地区)建立了巴国,所以四川古代合称“巴蜀”。成语“下里巴人”中的“巴人”就是指巴蜀一带(当时已归属楚国)的老百姓。
“四川”的地名是怎么来的?有人依据“川”的字义来推测:川,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所以“川”是河流、河川的意思。之所以叫四川,就是因为境内有岷江、嘉陵江、烏江和沱江四条大河;还有人说四川得名与其境内有汶川,金川,北川,青川或东川、西川、南川、北川四个地名而来。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最早秦国兼并蜀国、巴国,设立蜀郡于成都,其太守就是大名鼎鼎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主持者李冰。汉代叫益州,唐初叫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此为“三川”。
北宋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当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一分四,分别是为益州(今成都)路、 梓州(今绵阳市三台县)路、 利州(今广元)路和 夔州(今重庆奉节县)路,当时这四“路”是接近建国后省辖“行政专区”这一级的行政单位,四“路”合称为“ 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这四“路”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古代四川(含现在的重庆)虽然偏处西南一隅,但巴蜀盆地地势独特,军事上山险坡峻,交通阻隔,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经济上,高达十六万平方公里的盆地中,适合农耕的川西平原(成都平原)就有两万多平方公里,所以四川一向被称为“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具备易守难攻和粮草充足的军事、经济优势。
基于其独特的战略地位,每当上一个王朝行将崩溃之时,这里的起义和割据就闻风而动,纷纷易旗立寨,宣布自治或独立。如西汉王莽新朝时期的蜀郡太守公孙述占据益州并在成都称帝;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割据益州;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期,李特即其子李雄在成都称帝。
而当天下将定、硝烟欲散之时,这里往往依然战乱频仍,尚未统一。一般到大局已定的时候新的统治者才最后举全国之力来收川入囊。所以历史上常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也就是说四川相对于中国其他地方,战乱的频次、规模往往更多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正因为四川战乱频仍且人口众多(益州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我国“九州”中最大的州),所以有“无川不成兵”的说法。仅以“抗战”8年为例,四川(包括西康)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强,居全国之冠。所谓“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尸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但是历史上四川一旦进入和平时期,则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这个地方不光山青水秀,而且吃的、玩的花样百出。很多外地人来到四川,就会喜欢上四川的随意随性的“漫生活”方式:打麻将,坐茶馆,去周边的农家乐嗨上天……四川的景区秀丽,美女满街;川菜小吃百菜百味,各式火锅让人垂涎欲滴,悠哉悠哉,是宜居圣地,是个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正因为四川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并且四川太休闲,太宜居,太安逸了,吃不完的美食,看不完的美景,加之气候温润,美女如云,谁能抵挡如此众多的美食、美景、美女呢?何况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一旦年轻人到了如此绝妙的世外桃源,会逐渐消磨、丧失斗志和冲劲,不思进取,玩物丧志。但是这样的生活对于老人来说却是很适宜的,可以说是王道乐土。所以坊间一直有“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说法。
四川包容性很强,四川人热情勤劳。历史上,四川曾拥有可以媲美中原的发达古代文化,未来四川也是大有潜力的区域之一。今天的四川交通便捷,蜀道不再难,天府之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本人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资深合伙人,官方授权会员推广专员。通过本人专属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a9ab41ba购买简书 铜牌/银牌/金牌/白金 会员,最高获赠1年有效的95000点收益加成卡(相当于免费借95000钻/年),另外返赠1000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2
“山色归读”之历史、山川、地理系列:
6、南方人和北方人
10、风风火火话贵州
11、闲话“江西老俵”
17、“天府之国”话四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