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就不愁写不出文章来!”
这是我作为一名思想的表彰者——“写手”,长期坚持的一个“写作理念”,恰如建筑之有砖瓦,何愁不能盖起房屋高楼。就“文以载道”来讲,这样的观念,是不失为一种“硬道理”的。
然而,以这样的思想做得久了,自己也会不免生疑,特别是再以现实中的城市建筑观之并思之,心中多有纠结:差别很小,近乎千篇一律,挺好的“思想”也会让人乏味的。由是,既要有“建筑材料”,更要讲究“建筑艺术”的思想便压在了心头,且“压强”越来越大。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老路上捡宝,新路上拾金。”这是我作为“写手”总有的一种“幸运”——其实,是心中有问题,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在这21世纪20年代开启的第一年——2021年初始之日,对于我这个“写手”来说,两种带有“建筑艺术”性质的“建筑资源”呈现在了眼前:
《文话七十二讲》——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写给初中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主讲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是为打好“建筑基础”的艺术方法。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21世纪第一个十年,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写给硕士、博士生的“学术文写作”专题课教材,主讲如何表达学术思想。我以为是高楼大厦的“顶级建筑艺术”。
这二者,就其“知识生产的时间”来说,可谓“一旧一新”,但却都是“思想建筑艺术之宝”,亦可以说是“旧中有新,新中有旧”的“艺术构造”。我琢磨其价值并掂量其效用,当是一个“写手”的“看家本领”之所在,必须占有的“建筑资源”。
“熟能生巧。”《文话七十二讲》中的“写作基本功”,“写手”未必都达到了“巧”的境地,我肯定是这样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中,《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胡适述学文体研究》恐怕是大多数“写手”都不“熟”的,我肯定是还没有“贴心”的。所以,对此二者,我决心置于案头,每日“贴心”两三个小时,争取用一年的功夫达到“贴心”的程度,“生巧”则是“慢功细活儿”了。
“思想建筑”是必须要讲究辩证法的,一手持有“建筑材料”,另一手必须把握好“建筑艺术”,两手都硬,才能把活儿干好,干的漂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