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没有抵触情绪:该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
身份:现在你认同该行为,而且可以信心十足地说“我常看书”或“我是个作家”。
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需要做出执行的决定就能开始该行为。你不会想:“好吧,我决定去健身。”你会自然地收拾好东西并出发,这是因为到周二了,或者好像到该运动的时间了。
你不再担心了: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担心自己漏掉一天或者早早放弃,可当行为变成习惯后,你知道你会一直做这件事,除非出现紧急情况。
常态化:习惯是非情绪化的。一旦一件事成为习惯,你不会因为“你真的在做这件事”而激动不已。当一个行为变为一种常态,它就是习惯了。
它很无聊:好的习惯并不会让人兴奋,它们只是对你有好处而已。你会因为它们而对生活更有激情,但别指望行为本身也是如此。
I
如果有以上表现,表示你微习惯养成+1
A
一、写下目标
2.每天微信读书5面→笔记3次
3.每天走廊走路两个来回(200米)→1000米
4.每天12点前睡,7:40前醒来→6:30起床
二、内在价值—为什么
1.为什么要读书?为了能写出3次笔记。为什么要写笔记?为了拿回押金。为什么当初要付押金参与这个活动?为了完成任务,有成就感;多读点书让脑子更通透;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2.为什么要走来回?为了形成跑步的习惯。为什么要跑步?为了锻炼身体,而且跑步排名靠前的都是领导,他们可以坚持我也可以,让自己知道自己是能做成事情的。
3.为什么要早睡早起?可以看多一点书+跑步,周末可以回家。而且确实早睡,当晚即使睡了八九个小时,人会很清醒很舒服。
三、明确习惯依据,纳入日程
1.醒来之后看5面书
2.晚上回来在外面走两圈
——一天一次,可随时做
四、回报机制
在过程中体会快乐,累就奖励自己,休息一会。
五、记录(目前下载了“番茄todo list)
六、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七、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八、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