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悦读成长
2021-04-02-《番茄工作法》-T2-预估失败怎么办

2021-04-02-《番茄工作法》-T2-预估失败怎么办

作者: 慢一点 | 来源:发表于2021-04-02 10:29 被阅读0次

【R:原文片段】

① 不要在番茄钟进行中切换到另一项活动。如果番茄钟进行一半,你当前的工作已经完成,就用剩下的时间进行“过度学习”。例如我提前做完这件事,就会再回顾一下所做的或重复一下所学的,看看刚才的工作是否可以改进,或透过字里行间发现新结论……直到番茄钟响铃。(选自《番茄工作法图解》第三章第十八节 -已完成的活动)

② 如果活动完成之前,小方格都填满了,即本来预估这项活动需要若干个番茄钟,但这些番茄钟用完了,活动还没完成。接下来怎么办?

这时要做二次预估。猜测要完成这项活动还需要多少个番茄钟。然后,在之前的小方框旁边,按照二次预估的数目画上相应个数的圆圈。现在,每个番茄钟结束响铃时,你可以继续在圆圈里画×。

如果圆圈也用光了,你可以做三次预估,也是最终预估,用三角形表示。按照预估的数目在圆圈右方补充相应数量的三角形。

如果三次预估的数目还不够完成活动,那真是有点失败了。你得分析一下,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反复地低估这件事?也许应当将活动拆开,降低复杂度。按照常理,活动越复杂,预估越不准。(选自《番茄工作法图解》第五章第七节 -定量预估误差)

【I:重述原文】

      前两天男神老师在群里说番茄工作法里的预估番茄数很难,我当时心里冒出一个问题预估番茄很难,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以预估为基础做计划呢?我思考了下,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使得我们每日待办清单里事情真实可行。每日清单必须当天完成,如果长期完不成那番茄法对你何用?二是调动我们做事的积极性。想想今天只要三件事...还有二件,只有一件,OK,今天真高的效率啊,开森。三是心中有数,不慌不乱,稳定有效的做事。同样的,我又思考了一下不预估直接番茄搞事会怎么样呢?我想我大概率会放弃番茄工作法。想象一下,假如处理一个复杂的事吃了8个番茄后还是没搞定的时候,你是怎样的状态。

考虑完了为什么要去做预估?那么接下来想想预估难的问题。所谓预估很难其实是说预估很容易失败,不管你的预估能力多准,都有概率失败。况且我们才刚刚开始用这个方法,更加容易失败。而我所选的拆页讲的就是预估失败了我们该怎么做?

①高估行动:如果番茄钟到一半你就完成了行动,那么意味着你高估了这个行动。但是不要终止番茄钟,番茄钟具有不可分割性。你要做的事情是和以前在学校考试提前写好了试卷,老师让你检查一遍而不是提前交卷一样。检查一遍看看你做的行动是不是达标,能不能做的更好,直到番茄钟结束为止。

②低估行动:如果行动完成之前,预估的番茄钟已经用完了,那么你低估了这个行动,你会换成其他活动么?不要轻易更换,你要做的事情是判断一下这个活动还需几个番茄钟完成,即做个二次预估。没错,预估失败了并不意味着番茄时间失败,我们继续预估就可以了。同样再次失败了你可以再来一次即三次预估。如果同一个坑跌倒三次,大侠请你反省下,是不是分析好了这件事情。

(预防异议):当然有个问题需要告诉大家,如果一个行动你明知道完成它不需要1个番茄钟,那你可以积累几个相同难度的放在一个番茄钟去完成;如果一个行动你预估完成它需要7-8个番茄钟,那么你要做的不是急忙的去做它,而是分析它是否太复杂,是否分解出几个行动出来,分步完成它。

【A1:激活经验】

前天晚上我本来预估2个番茄钟把这个文章写好,但是2个番茄时间过去了,而我只是写出一个大纲,当下我就停下手中的笔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等到昨天晚上来写的时候发现大纲逻辑有问题,又删删改改2个番茄钟,这个行动无疑是非常低效且盲目的。

【A1+:再现场景】

如果我再次回到前天晚上,在大纲写完后,我会去洗个澡,重新预估下这篇文章需要的番茄数量,如果太多,说明这个文章对我来说难度蛮大,我需要把文章分解比如R部分用1个番茄钟,I部分用2个番茄钟,A部分用1个番茄钟。这样有的放矢,每天完成一步,时间会给自己答复。

【A2:规划应用】

由于新来公司,有一大堆东西需要适应,我的岗位偏技术口,因此从技术开始我的规划。指导手册有1500页,如果要一天看完,哪怕是番茄钟,未免有些不切实际,所以必须分解。因此我打算每天用3个番茄时间去看这本书150页。如果高估这件事,在剩余的番茄时间内做一点复盘笔记之类的;如果低估了这件事,那么我要重新预估这件事情(包括每天有没有更多番茄时间去读,写;或者适当减少每天阅读的页数。)找到合适自己的番茄数并完成这项活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4-02-《番茄工作法》-T2-预估失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tt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