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学习戏剧导演路上的学徒工而言,我看过许多书,有导演方法论导演技术的书、有美学艺术哲学的书、有各种画册,最后还有各式各样的诗歌集,小说。然而每当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焦虑,有些问题我是无法想明白的,因为太难想不透。这些焦虑感大部分来自于,我面对那么多琳琅满目的书,有那么多书要看。自己的局限性还摆在了眼前,拙劣的导演技术,需要看书需要实践的时间;不够广泛的审美,需要看大量的画,用名画来创作,增强审美和舞台构图;需要看诗歌、小说,培养诗性的智慧,构建纯正与观众产生链接的能量。
随着对专业越来越深入之后,我需要具备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武装自己,需要让自己变得更有技术,面对各式各样的创作环境。然而当我在日常买书活动中,看到了《创作之道》并阅读了之后,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被击中了,一下子世界改变了。
作者:[英]约翰·伯格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戴行钺
出版年:2015/7
页数:240
定价:42.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理想国 约翰·伯格作品
ISBN:9787549558575
在技术之下暗藏了底层的基础架构,这层架构就是观念。在这其中,有着从事各式各样艺术实践工作的人:戏剧导演、摄影师、画师、电影制作人,雕塑艺人等。诸多类型的艺术实践工作者的作品,都需要观者,如果作品没有人去看,没有观者,那么还不会产生交流和作品的独特意义。
《观看之道》从四个部分按照时间线,从观看的诞生,到人际关系,到艺术作品从绘画发展到影像,再到广告的出现,阐述了“观看”这个观念的变化。让我在平时的创作中所产生的疑虑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图景,同样也解释了我之前的诸多疑惑。
看看我们做了什么观看先于言语。……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注视的结果是,将我们看到的事物纳入我们能及虽然未必是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而对话,常常是一种以言语呈现此一交互关系的尝试,试图解释,无论以隐喻还是直白的方式,你如何看事物的,并试图发现他如何看事物的。
“观看”和“言语”,哪个先存在,以及言语的定义和范围,在这里较为模糊,暂且不论。我们先由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非常认同。但观看有些不太准确,我觉得用发现更好一些。我们通过发现,才知道自己在哪,自己身处何地,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自我边界,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发现水平来达成的。我们、观众选择自己想知道的东西,选择自己想了解的东西,这种来自于我们注视的行为。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如果我们不能试图保持观众的注意力、注视行为,那么这件作品,又有什么必要让观众去解读的意义呢?当我们通过发现把事物容纳到自己的体系中国呢的时候,它就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至少是我们能理解,能接受未必伸手可及的范围内,之后达成共情的效果。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个问题会一直困惑创作者,如果创作者不想跨出自我的那一步,那么创作者将永远发现不了“伸手可及”的事物。
在这里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就如此。我感觉对话,不是交互关系的尝试。对话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还是可以通过眼神等其他方式。这种我称之为信息交流的本质,也是作品、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交流的方式,是一种解释,宣泄,引领或者是从低层次的发现到更高层次的发现。
重复的影像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每一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法。……摄影师的观看方法,反映在他对题材的选择上。画家的观看方法,可由他在画布或画纸上所涂抹的痕迹重新构成。……影像的力量,系于画作构图的整体性。
我觉得这里应该是,不同艺术体现不同的观看方法,比如摄影师的观看方法,反映在他对题材的选择上。电影工作者的观看方法,反映在他对镜头语言(故事)的叙述方式上(也许,这是我自己写的)。画家的观看方法,是一种痕迹的重新构成。雕塑家的观看方法,也许是其他的,因为我不了解,所以不知道。但是这段话给我的感觉就十分强而有力,让我明白了我自己会有错误的地方。用一个观看方法去看所有艺术种类,而没有很清晰的区分开。当我作为一名摄影师的时候,我应该有摄影师的视角,当我作为一名编剧的时候,我应该有编剧的观看方法。虽然我知道导演、编剧、摄影师是有不同的观看世界的方法,但往往不能很好的切换,容易混淆一团。如何分清楚,这个其实就是艺术从业者专业度的问题,
当我在做戏剧导演的时候,我被教导需要用名画来创作,在某些戏剧画面上,用画作来成为戏剧的参考。我也有从希腊导演帕帕约安努的采访中得知这个创作方式,但一直没有想明白里面的关节。你看,作为戏剧导演,工作量也是很大的,还需要再去看很多的画作……想到家里一堆的画册,还没有看完,DK的艺术百科全书都没有看完,实在让我焦虑,明明路就在前面,但好像一时半刻走不完一样。
什么时候去看,都会不同时间流逝的观念同视觉经验是不可分割的,你见到什么,取决于你在何时何地,映入眼帘的一切,还同你所处的时空颇有关系。
这句话让我想到《赫拉克利特残篇》,这部作品里面出现过类似的,“人类不能跨入同一条河流”的概述。换而言之,我们能体验感受到什么,取决于自己的时空关系。作为导演,营造一个时空流逝感,是必要去做的任务,也是导演的指责所在。有的人说导演是造梦师,准确来说,导演营造了一个时空的流逝感,连同视觉经验,让观众在所处的时空内,体验到导演所要表述的一切。有的人说导演在讲故事,那么其实现在我更近一步理解,导演并不是讲故事的人,而是让观众体验到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是编剧,导演是用时空流逝和视觉体验让观众明白自己“见到”(发现)了什么。
照相机可以留存照相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观看事物的方法,他们眼中的事物有了新的含义,这立刻反映在绘画上,对印象派画家而言,可见物的自我展示并不是为了让人观看。相反,在不断的流动变化中,它成了难以捉摸的东西。对立体派画家而言,可见物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眼睛原来的对象,而是绘画对象周围各处潜在景观的总和。……利用一个形象为许多不同的目的服务。
有的时候,实在无法明白印象派、立体派的画,为什么画成这样。再加之本书中提到的“神秘化”,实际上就更难理解了。但是这本书的观念说的很清楚了。因为照相机的发明,人类观看事物的方法、角度改变了。所以映射在其他艺术体验上,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方式,通俗点说是一种观念上的进化。比如人们的眼神可以穿透画布,比如从透视法到整体性的概念化,比如作品不在是给人观看而是让画里的人去看观者。等等。
观念的进化配合技法,加之不同的变革和具体落地的实施。这些手段让艺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也使同样的一个东西,因为呈现媒介的不同(或者是艺术形式不同),可以服务不同的对象,但它们是一个东西。这种手段的变化,不可不谓艺术哲学范畴。
裸露1裸露并非她自己情感的表达,只是标志着她屈从于主人的情感或要求。……画中的女性用以满足他人的欲望,而她们则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摄影师解决这个问题的容易办法是,把模特转化为裸像,再将看画人及所见概括化,这样裸像就变欲念为幻想了。
对我而言,书中后面的章节,不如第一章来的震撼。然而在谈到女性的观念时,又让我对影像,画作有了新的认知。当我自己在约拍的时候,会发现拍的不是很好,因为感觉摄影机里的人没有灵气,或者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拍好裸像。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那些你看起来很厉害的作品,其实都包含了两层意义,一层来自于模特屈从了摄影师的要求,另一层她在克制自己的情感表达,因为有两层,甚至两层以上的表达,所以作品质感非常强烈,让人流连忘返,可以从作品里得到很多启示。然而,当你的模特,和作为摄影师本身,没有任何观念、情感的表达,那么这作品就显得单薄,空洞,或者它就是商业化的一个形式作品。
裸露2本文的翻译确实有很多前后不顺畅的地方,包括语言上的不精确,有人提示BiliBili上面有同名视频,找来配合视频重新看了一次,之前看书不太懂的地方,搭配视觉影像,更容易理解和领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