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的《元日》,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信念景象。在爆竹的响声中送走了一年,饮着屠苏酒感受到暖暖的春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年在除夕的晚上会出来祸害百姓。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就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由于竹腔内受热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
而如今,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开始禁放烟花爆竹。说起来也是巧合,烟花爆竹禁止了三年,疫情也过了三年。
以前的过年全国人民在爆竹的声中,一家人看着春晚,吃着饺子,过着热热闹闹的新年。
腊八腊八,过了腊八就是年了。每次临近过年,孩子们都会给家长要几块钱,到超市买点炮,男孩子们都是走到哪放到哪,那时总是时不时听到炮声,这也意味着年就要来了。
很小的时候,放烟花是正月十五,那时都不流行打工,家家户户都很热闹。过年放的都是鞭炮,大年三十下饺子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每次父亲放鞭炮都会让我们捂着耳朵,张开嘴巴,来抵挡震耳欲聋的声音。
有钱的人家买的鞭炮特别长,能放上十来分钟,大部分听到的都是几分钟。吃了饺子,看热热闹闹的春晚,在临睡前还会放上关门炮,初一早上放开门炮。
有的人不睡觉,晚上守岁,感觉一晚上都能听到鞭炮声,噼里啪啦,很是热闹。早上开门,每家每户院子里都是一片红色,鞭炮的颜色。有的孩子喜欢在燃放鞭炮以后,去里面捡炮,把这些收集在口袋里,这是他所有快乐的来源。
有人喜欢爆竹带来的喧阗,也有人喜欢烟花升空后绽放的瞬间。
记得那时村里正月十五会在学校的大桥上燃放烟花,村里大队负责人会挨家挨户地让其捐款,二十,五十一百不等,有钱的会多兑些,没钱的就意思一下。
有一年听说兑了不少钱,十五晚上大桥上围了很多人,随着轰隆的一声,天空升起一阵五颜六色的烟花。
有盛开的白莲,洁白无瑕;有含苞待放的玫瑰,娇艳欲滴;有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再仔细一看,还有一颗颗流星,光彩夺目,还有一种紫色的满天星,在开过以后刺啦一下便消失了。
不过记忆最深的是看到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烟花,特别好看,有的烟花把天空印的如同七彩的梦幻世界,也有的烟花可以一瞬间像白天一样光明。
小时候一直不懂,总觉得花钱买烟花很不值,瞬间就没了。而现在才知道,燃放烟花是一种情怀。
说起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场景、增添过节浓浓的气氛、鼓舞人们欢乐的情绪、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
弊端是容易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污染空气和城市环境、声音容易扰民等。但是话说回来,中国几千年来不是一样度过了吗?
没有了烟花爆竹,加上近年的疫情,年已经没有了年味,希望国家开放鼓励全国人民燃放烟花,回到儿时那个热闹,满城烟花,热闹非凡的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