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堂的木语声(四)7月10日

作者: 斧正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10:07 被阅读17次
斧正堂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我们把《颠覆者:周鸿祎的自传》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从事互联网事业成功者的个人成长案例来看,结合西方作者的《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自卑与超越》两本书共读,可以看出人的童年教育与人的成长,长大后在社会中再成长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是有教育规律呈现出来。

《颠覆者:周鸿祎的自传》

2.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从心理学上对人性“自卑”情结提供了,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与心理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依据。

《自卑与超越》

金伯莉•布雷恩在《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她在与团队长期实践与调查促进活动方面,围绕早期儿童心理健康学给我们提供了快乐学习的“方法论”。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周鸿祎在他的自传里,叙述了自已童年少年青年的成长经历故事,一直到后来看似人尽皆知的一代人互联网创业过程中,他把他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亲历过程记录,提供了代表中国70后一大批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的教育成长实践案例。

3.一个人,要如何才能做到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呢?这个问题的一并问题是,怎样让一个人,能够让他做到终身学与独立思考呢?《教育哲学》的第93页里有一句话这样写着,走向兴发教学:智育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哲学》的93页到106页,共13页的文字从如下的三个方面内容,为上述的两个问题提供了规律性的答案。

一是情感教学:尊德性对道问学的兴发效应。

二是整体学习或探究学习:思对学的兴发效应。(1整体叙事,听中学。2整体操作,做中学。3整体静观,悟中学。)

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学:知行合一及其相互兴发。


2018年7月15日 斧正堂

相关文章

  • 斧正堂的木语声(四)7月10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我们把《颠覆者:周鸿祎的自传》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从事互联网事业成功者的个人成长案例来看...

  • 斧正堂的木语声(九)7月16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故事的开头,就有一个图案,就是一幅画。 故事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不断变化的图案,就是一...

  • 斧正堂的木语声(十一)7月19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佛,有先验的佛,经验的佛。真正的佛,可能不在先验中,也不在经验里。 《故道白云》是一...

  • 斧正堂的木语声(八)7月15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9世初考察研究发现并命名的。英国的...

  • 斧正堂的木语声(三)7月9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把稻盛和夫的《干法》与《活法》,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全》三本书放在一起,我们发现了日...

  • 斧正堂的木语声(五)7月11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把人称“霍夫曼船长”的美国史蒂文•霍夫曼一书《让大象飞》,结合彼得•蒂尔和他的学生布...

  • 斧正堂的木语声(七)7月14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未来简史》《人类简史》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年仅40岁的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

  • 斧正堂的木语声(十)7月17、18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20世纪初,西方的医学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心理学的巨大突破,有意思的是,那些研究医学...

  • 斧正堂的木语声(十二)7日20、21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快乐的乐感觉是快的。身处苦中,心却可以作乐的;知道够了,也能获得乐感;一家团聚儿孙绕...

  • 斧正堂的木语声(六)7月12、13日

    【斧正堂】记录日常的木语 1.13岁的重度自闭症患者东田直树出生在日本,他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说出一句“正常人”的完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斧正堂的木语声(四)7月10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tp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