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这句话,就不解释了,一年四季,我们都身有体会。但是《三字经》这本书在这里,就只是在这里告诉我们一年有四季吗?我看未必,这里至少还能看出三层含义——一个是时间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另一个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达程度,再有就是对“运不穷”的体会。
《三字经》这个部分,首先说的是用数字来表示这个宇宙,用今天的话说叫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三个“三”,分别说了最基础的能量、物质、社会关系。这个“四”其实是在说时间这个概念。“相对论”其实就是要解决时间与空间的坐标标定问题。而在《三字经》里,是用两个“四”来点题的。
时间是最可宝贵的,这个话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印在脑海里了,但是这个道理真正的理解,并能够约束自己切实的珍惜时间,是从领悟了孔老夫子这句话开始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人的生命流逝就像长河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变换,虽然你看着还是这条河,可是河里的每一滴水都已经换过了,本质上来说,此刻的大河与前一秒钟的大河已经不是同一条河流了,即便她还叫那个名字。人的生命也是一样,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我们的生命也是一秒一秒的在流逝,死亡绝不仅仅是那一纸文书,而是每一秒钟的逝去。人能做的,就是过好每一秒钟,尽可能的让每一秒对自己来说都有意义,都能有助于后一秒钟的那个自己。这也就是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的道理。这是针对每一个个体来讲的,时间的意义。就群体来讲。在历史长河中,其实是时间记录了人类的成长足迹。而四时的变化影响这整个族群的生活,具体到每一年,都要知道时间所带来的规律,要知道什么时间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个是重点。特别是对于中华民族这个以农立国的民族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了掌握时间的规律性,在伏羲的时代中华先民就开始系统的研究理发,而到夏代,中华民族的历法已经非常完善了,古人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的记历确定了下来。到了战国时代,一年的时长已经精确到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已经和现在的计算结果一样了,而且我们民族所使用的“阴阳合历”目前还在指导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发达的地方,也是我们能够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春、夏、秋、冬,最好的诠释就是我们现在还印在日历上的二十四节气,先回忆一下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其实节气就是我们人为确定下来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每到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就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这样才不至于事到临头的时候措手不及。惟如此谨慎,才能达到“运不穷”,永远生生不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形成的。我们现在习惯性的说阴历、阳历,其实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来制定历法,因此他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一年四季细分成二十四节气,能更准确的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这样的智慧永远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违农时”那句话表面上看已经不合时宜。但其中“行不违时”的根本道理,是不论何种身份、怎样地位的人都应该去实践的。
惟其如此,才能运之不穷,让自己的行动永远没有终点,不会结束,这已经是长生不老之法了。
切记、切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