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峥嵘过后不见虎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7-25 08:30 被阅读0次

    峥嵘过后不见虎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漫游黄山仙境》诗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我的感觉并非如此,2007年我曾去过一次黄山,其间的奇松、怪石、云海的确美不胜收,但自己还是认为它不如泰山雄伟壮观。在山东工作时,我每年都要去爬泰山,并且大多是一路步行直至极顶,所以对沿经的景点十分熟悉,便在熟门熟路中对巍巍东岳添了几分亲切感,这是其它名山大川无法比拟的,然而真正令我魂牵梦绕的却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

    它就是我的老家保定满城的陵山,距我家仅有一千多米,它虽归属于太行山系,但没有和连绵不断的山脉相连,而是孤零零地矗立在平原之上,尽管海拔不到200米,但突兀中还是显得十分挺拔俊秀。陵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曾显赫一时,原因是在山上发掘出中山靖王刘胜和他妻子窦绾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比如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满城汉墓”也被列为“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座石头山,更是一种印记与无限启迪。

    我对陵山上的一石一树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打猪草时便经常上去溜一圈,那时刘胜墓中的宝贝都已搬到博物馆,徒留黑魆魆的山洞,后来当地搞旅游开发,重修了墓区并布展上许多仿制的文物。我每次回老家时,都会登山远眺,望着纤细如蚂蚁般的车辆在山脚蜗移,眼见街衢上高大巍峨的楼宇化作儿童积木,不禁感叹自己肉身之渺小,丝毫没有“山高人为峰”的豪气,徒留石破天惊我为尘的喟叹,空间便在大山小我中变得空洞,时间又在东逝水的飘忽间换作空灵。

    审视着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我想象着古代帝王希冀尸骨万年不腐的可笑,古人认为玉器具有防腐功效,所以达官贵人死后要穿玉衣,嘴里咬玉含,手中攥玉握,七窍填玉塞,但谁会想到千年之后刘胜的棺椁被打开时,只有一地的玉器,他的骨骸荡然无存,所谓的不朽不过是个滑稽的幽默。时光不会令人万古长青,只会使妄想者沦为笑柄,我们何必对身后事百般纠结,一切的功过是非都会在斗转星移里归于沉寂,遑论什么亘古不变,奢谈什么海枯石烂。

    汉墓最让我震惊的还是它的发现过程,1968年5月22日,工程兵战士在陵山上开凿岩洞时,意外地炸开了墓穴的侧洞。如果没有当时我国面临外敌突然袭击的紧张局势,没有毛泽东主席确立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大政方针,或许刘胜墓仍然是个千古之谜,这大概是歪打正着的偶然,也兴许是浩浩汤汤历史的必然。汉墓的发掘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仍有无限的宝藏深埋地下,正如当前强敌环伺战争的脚步临近,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哪怕是信誓旦旦的盟友,也会随着利益的取舍左右摇摆,唯有深挖洞,广积粮,方能自救自强。

    徐霞客赞美黄山是源于有感而发,我钟爱泰山是出于无比的亲近感,而对陵山情有独钟则是由于割舍不断的情愫,并在不计其数的攀爬中收获了很多感悟,似是可归结为:因为熟悉所以亲切,因为登高所以小己,因为览古所以释今,因为无定所以必定。就像眼下扑朔迷离的国际局势,不自高自大,不妄自菲薄,坚定信心眼睛向内,深挖广积利民,便一定能戳破一切虚张声势的纸老虎,可谓是:黄山归来不看岳,峥嵘过后不见虎。

          2020.7.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岩磊/峥嵘过后不见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cplktx.html